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

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

系列叢書,由《橫斷走廊:高原山地的生態與族群》、《嶺南走廊:帝國邊緣的地理和政治》、《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 》組成

內容簡介

揭開中原王朝所建構的“西部神話”帷幕,透視被漢字的權力書寫所遮蔽、所遺忘的河西走廊文化古層,從中尋覓夏、周、秦人所代表的華夏源流信息,再現“絲綢之路”之前“玉石之路”的深遠與輝煌;說明從《楚辭》、《山海經》和《穆天子傳》到《西遊記》,中國文學“西部想像”所發明的“西遊”範式及其轉化過程。考證“河西”、“隴右”等漢語地名的命名規則與支配性空間觀。探考史前馬家窯文化彩陶蛙人形象的符號意義,揭示“齊家古國”六百年的興衰真相,辨析華夏文明自“玉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大變革中西北氐羌族群文化的特有貢獻,如冶金術、馬車和小麥等文化因素的東傳。

編寫歷程

2001年,借著四川大學“文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新設課題的名義,徐新建聯合歷史系的石碩教授等在四川大學發起主辦了“藏彝走廊人類學論壇”。用費孝通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提出的“走廊”概念為跨越西部諸省的一個特定文化區域命名。與此相關,人們曾提出過諸如“茶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等許多不同的名稱,也多次爭論,不斷折騰。即便使用“橫斷走廊”的稱謂,也還會遇到問題,但至少在族群地理和生態史觀的意義上,它能超越行省、突破中心,而且可以把文化與自然連線起來,從而對理解古往今來這個地區民族文化的複雜多樣有所助益。

在這期間,徐新建一直在“走廊”的各處行走,邊走邊記,也在一些研討會上提出過相關的看法。其中的部分文字曾被一些報刊選用。現在,雲南教育出版社的朋友喜歡這選題,希望擴展一下,把另外兩條民族走廊整合進來,編一套有關“三大走廊”的叢書。徐新建當然願意。多年前與之合作出版“西南研究書系”的愉快經驗記憶猶新。如今再做“走廊”,而且從北到南縱貫整個西部,有理由視為是對“西南研究書系”的順勢延伸。在內容取捨上,考慮到今後其他專題的關聯和延續,本書沒把本有的“鍋莊與弦子”、“朝聖與轉山”和“碉樓與空間”等部分包含進來,希望以後分別納入。

本叢書的另外幾位作者同樣是多年扎堆的老友。自從1996年在長春召開的中國比較文學年會上一同發起“文學人類學”的研討以來,無論在成都、銀川、西寧還是南寧、西雙版納,對於原始尋根與文化復歸、文化遺產與多民族史觀以及人類學與國學等多個話題,舒憲、兆榮和徐新建都一直協作共商,但就如各自的單位天南地北一樣,彼此的成果也難成一體。

分部概述

橫斷走廊:高原山地的生態與族群 “橫斷走廊”縱貫我國青藏、甘南、川滇廣大區域以及與之相毗連的東南亞北部地區。這裡生態多樣,地貌複雜,包含著古往今來的眾多族群交往,而且聯繫著中亞、南亞等若干跨境的文化板塊,是歷史上重要的民族文化通道和匯集地。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將使該走廊必然成為未來重要的關注點。

橫斷走廊:高原山地的生態與族群

本書以學人與行者的觀點記錄對走廊的尋訪和思考,通過文字與圖片呈現出它的一個側面,以期引起更多的話題和討論。

嶺南走廊:帝國邊緣的地理和政治 這裡說的走廊,是指文化地理上的空間類型,也可說是連線於不同文化間的特殊通道。

嶺南走廊:帝國邊緣的地理和政治

人類是行走者,自生到死,難以停息。個體的行走,意味著日常的基本運動;種群的行走,則體現為有選擇的空間遷移。其中既限於一定的界限又循著特有的路徑。古往今來,人這一物種逐漸廣布於世界各地,並因各自的血緣紐帶形成彼此相分的群團。通常情況下,人們只要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便不再費力地四處奔走,而是穩定於各自生息的特定範圍。偶爾,再越過界限來往於相互之間:尋求交流,擴展視野,或探險或商貿,或征戰或和親……久而久之,那些逐漸穩固並能促使彼此溝通的路徑,便形成了世人公認的跨區走廊。

在遊獵時代,行走意味著食物的捕獲與“逐水草而居”。那時,天當被地當床,四方流動,來去自由——居無定所,也就未出現明顯的走廊。進入定居農業,人們逐漸捆綁於土地,開始分為明晰的聚落。但在往昔漫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節奏里,雖然日常的空間縮小了,個體和部族的生活也還有村野的循環及婚嫁的流動,有“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自在半徑,以及人心敬畏、不輕易觸動的自然聖地。

本書討論的問題將以一個歷史事件為根據,這就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立即在他新的龐大帝國的邊陲做了兩件事,即所謂的“北堵南疏”。具體地說,秦始皇在帝國邊陲進行了兩個大工程——在北方修築長城;在南方修築“嶺南走廊”,打通內陸到海洋的通道。長城的重要性和標誌性早已無需贅言;然而,與北方這個浩大工程相比,在南方的這個工程歷來不被重視,其中的“謎結”迄今為止仍未徹底解開。本書將對這個斷斷續續的歷史工程的形貌進行一些考察,以期為揭開這個歷史之謎提供一些思路。

秦始皇誰計中國第一個帝國邊疆的理念是“北堵南疏”,它造就了兩個歷史工程,長城已經成為不朽的遺產,嶺南走廊卻在歷史的歲月中被淡忘。本書試圖通過對嶺南走廊這一工程的重新發現,來揭司帝國邊緣的政治和地理。作者以嶺南走廊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地段——瀟賀古道為例,實地考察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形貌,讀者可通過本書了解帝國邊緣政治和地理的歷史脈絡。

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 《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揭開中原王朝所建構的“西部神話”帷幕,透視被漢字的權力書寫所遮蔽、所遺忘的河西走廊文化古層,從中尋覓夏、周、秦所代表的華夏源流信息,再現“絲綢之路”之前“玉石之路”的深遠與輝煌,探考“齊家古國”六百年的興衰跡象,辨析自“玉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大變革中氐羌族群文化對中華文明起源的特有貢獻。

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

圖書目錄

橫斷走廊:高原山地的生態與族群 上篇:歷史眼光——族群地理與生態史觀

橫斷走廊:高原山地的生態與族群

“橫斷走廊”的由來和意義

族群地理與生態史觀

對“行省史觀”的兼容和突破

對“族群地理”的使用和闡發

對“生態史學”的期待和探討

中篇:行者之路——在田野中行走和觀察

再去阿壩

行走“思古勒”

米易火把節

麗江故事

再走中旬

宜賓:兩江交匯

“西夏”去來

下篇:學者思緒——民族走廊與身份演變

“甲居藏寨”的個案描述

大熊貓棲息地:世界遺產與人類家園

尾聲:“橫斷走廊”的啟示象徵

後記

嶺南走廊:帝國邊緣的地理和政治 中華帝國的地理與政治構造

嶺南走廊:帝國邊緣的地理和政治

緒言

“華夏邊緣”討論的繼續

中華帝國的政治形貌

中華帝國的文化形貌

中華帝國的區劃形貌

中華帝國的地理形貌

嶺南走廊:一個重新發現的文化通道

“嶺南”考述

嶺南走廊的“發現”意義

嶺南走廊瀟賀段概貌

瀟賀地區的自然與人文概貌

嶺南走廊瀟賀段文化遺產總圖

嶺南走廊瀟賀段文化遺產的剖面及時空圖(地上/地下)

家園遺產的—個典型案例——秀水村

後記

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 一、河西走廊的文化鏡像

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源流

1.想像的邊關:鎖陽城的薛仁貴銅像

2.想像的西部:冥水與西天

3.想像的西部:瑤池、瑤母與玉門

4.美玉神話:絲綢之路以前的玉石之路

二、西部觀念:中原人的建構

1.“西遊”模式與想像的地理——從《楚辭》到《山海經》

2.食玉:中國式復樂園神話

3.從“玉英”到“玉精”——食玉神話的歷史實踐

三、“西遊”的文化範式及其置換——從《穆天子傳》到《西遊記》

1.《穆天子傳》:崑崙玉鄉朝聖史詩

2.《西遊記》對上古“西遊”範式的轉換

3.“西部”想像的譜系:絕、遠、荒、怪

四、“河西”、“隴右”考——中原建構西部觀念的語詞解析

1.符號、方位與支配性觀念

2.河西、河右,河隴——以黃河為坐標的命名規則

3.冀州與河嶽:“中國為冀”

4.龍頭、隴頭,《隴頭吟》——以隴山為坐標的西部命名

5.命名與遮蔽:“敦煌”別解

五、沉寂五千年。柳灣聞蛙聲——馬家窯蛙紋彩陶解讀

1.柳灣見證“唯陶為葬”

2.蛙人造型的奧秘

3.再釋“陰陽人”彩陶壺

六、蛙神信仰及神話源流

1.百變蛙神:從圖像敘事到文本敘事

2.辛店陶器“蛙人一太陽”圖式解

3.蛙神八千年

4.女神變形與性別象徵

5.蛙神信仰:蛙圖騰與蛤蟆創世

6.蛙文化傳播帶:從西北到西南

七、齊家文化與玉器時代

1.玉器時代的“齊家古國”

2.玉璧、玉琮:齊家文化與良渚文化的對應

3.夏文化尋源:冶金的東向傳播

4.農業考古的證據:小麥的東向傳播

5.尋找夏文化源:以玉禮器為新證據

6.齊家古國的覆滅

我的“西遊”經歷(代後記)

作者簡介

徐新建,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文化人類學和比較文學研究,兼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人類學學會理事、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有《醉與醒:中國酒文化研究》、《從文化到大學》、《西南研究論》、《苗疆考察記》、《生死之間——月亮山考察記》和《布依人家:三公的故事》等著述出版。

葉舒憲,生於京城,“文革”間隨家下放大西北,現為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兼西安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蘭州大學“萃英講席講授”。著有《中國神話學》、《熊圖騰》等專著30餘種,近年研究興趣在於探索被文學敘事所遮蔽和遺忘的古史和文化,斗膽倡導“四重證據法”。

彭兆榮,1956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兼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旅遊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類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藝術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比較文學理事,文化部非物質遺產專家組成員。曾到法國尼斯大學人類學系、法國國家科學院“華南及印支半島人類學研究中心”從事學習和研究。法國巴黎大學(十大)客座教授,巴黎大學(索邦)高級訪問學者,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人類學系高級訪問教授。

主持過國際及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教育部等各類科研項目十餘項。主持和參與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申報等工作。主編《文化人類學筆記叢書》、《人類與遺產叢書》、《旅遊人類學譯叢》等。代表著作有:《文學與儀式》、《旅遊人類學》、《人類學關鍵字》(合作)、《擺貝:一個西南邊陲的苗族村寨》、《邊際族群:遠離帝國庇佑的客人》、《寂靜與躁動》、《生存於漂泊之中》、《西南舅權論》、《文化特例》等。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二百餘篇。目前主要研究領域:遺產批評、族群理論、旅遊人類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