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促進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主任委員:張景寧 主任委員:張景寧 主任委員:張景寧

機構簡介

中國民主促進會是從事教育、文化、出版,以及科技等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致力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是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一個參政黨,是中國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簡稱民進。
民進的主要創始人馬敘倫、王紹鏊、周建人、許廣平、林漢達、徐伯昕、趙朴初、雷潔瓊、鄭振鐸、柯靈等,大多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留居上海的文化教育界進步知識分子。他們在敵偽的統治下,與中國共產黨一起,堅持抗日救亡鬥爭;抗戰勝利後,又積極投入反對內戰、爭取和平、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愛國民主運動。根據當時鬥爭的需要,經過充分協商,決定成立一個“發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之實踐”為宗旨的政治組織,定名為中國民主促進會,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自1945年至2001年,馬敘倫、周建人、葉盛陶、雷潔瓊、許嘉璐相繼擔任民進中央主席。
中國民主促進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簡稱民進廣西區委會),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中央)領導的省一級地方組織。區委會機關設有組織部、宣傳部、議政調研部(研究室)、社會服務部和辦公室等職能部門。至2001年,有地級市組織7個,縣級組織1個,基層組織205個,會員2209人。會員中有全國人大代表2人,自治區人大代表9人,市級人大代表20人;全國政協委員3人,自治區政協委員26人,市級政協委員87人;自治區特邀監察員、檢察員各1人;擔任區、市級政府部門領導幹部5人。
1949年11月,民進港九分會會員,著名作家胡明樹,在南寧聯繫了一些文教界無黨派愛國人士。1951年春,民進廣州分會與中共廣西省委統戰部取得聯繫。同年8月11日,民進三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立新分會組織的決議》,把南寧列入了發展範圍。1952年1月29日,民進南寧小組宣布成立。胡明樹任組長。同年6月25日,接受中共廣西省委統戰部建議,改稱為民進廣西小組。1953年5月31日,民進廣西省委會籌備委員會成立。楊東蓴任主任委員。當時有會員33人。
1953年至1956年間,先後在桂林、南寧、柳州、梧州、玉林、貴縣、容縣、桂平、賀縣等成立地方和基層組織。
1958年10月16日,召開民進廣西區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中國民主促進會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屆委員會。當時有基層組織41個,會員517人,張景寧任主任委員。民進廣西區委會成立後,堅持和發揚“愛國、民主、團結、求實”的優良傳統,積極帶領會員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經歷了國內歷次重大運動的考驗,在困難和曲折中做了大量工作。
1962年1月17日至25日,召開民進廣西區第二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二屆委員會。當時有會員519人。張景寧任主任委員。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11年間 ,民進全區組織被迫中斷工作。粉碎江青集團後,在中共廣西區委會的直接幫助下,1977年11月3日成立民進廣西區委會臨時領導小組,張景寧任組長。當時有會員308人。此後,會務工作逐漸恢復,日趨正常。
1980年2月5日至9日,召開民進廣西區第三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三屆區委會。張景寧任主任委員。當時有基層組織64個,會員319人。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方針的指導下,民進廣西區委會大力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參政議政,為國家和廣西大政方針的制定和實施出謀獻策;開展各種社會調查;組織社會力量辦學,定點支郊支邊,扶貧救災。積極開創會務工作新局面。
1988年5月21日至25日,召開民進廣西區第五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五屆委員會,賀祥麟任主任委員。當時有基層組織139個,會員1331人。
1992年8月12日至15日,召開民進廣西區第六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六屆委員會。賀祥麟任主任委員。當時有基層組織127個,會員1807人。
自1954至2001年,全區會員中擔任全國歷屆人大代表5人;擔任全國歷屆政協委員3人;省(區)、市、縣歷屆人大代表204人,政協委員725人;在各級政府中擔任領導職務的9人;擔任省(區)和省(區)以下各級人大副主任13人,政協副主席41人;自治區特邀監察員和特邀檢察員3人,教育督導員1人。
1989年以來會員中各級人大代表提交的議案214件,政協委員提交的提案1391件。1998年7月成立議政調研部,2000年11月成立議政工作委員會。加強了議政調研工作,提高了參政議政水平。至2001年,共完成了專題調研29項並形成集體提案提交自治區政協各次大會,其中有4件被評為“優秀提案”。1999年被民進中央評為“議政調研全國先進單位”。
1980年至2001年,全自治區民進各級組織支郊支邊講學292次,支邊辦班74期(班),派出人員10101次,接受培訓的學員(聽眾)50170名;曾集社會力量主辦各類學校14所,畢業和結業學員41125人,現仍續辦民辦學校9所,在校生2620人。

歷屆領導人

南寧小組 (1952年1月29日至6月25日)
組 長: 胡明樹
廣西小組 (1952年6月25日至1953年5月31日)
組 長: 胡明樹
籌備委員會 (1953年5月31日—1958年10月16日)
主任委員: 楊東蓴、張景寧(1956年4月起)
副主任委員:陽太陽、胡明樹
第一屆委員會 (1958年10月16日—1962年1月17日)
主任委員: 張景寧
副主任委員:鄭建宣
秘書長: (缺)
副秘書長: 黃經柱、龍明勛(1959、05起)
第二屆委員會 (1962年1月25日—1980年2月5日)
主任委員: 張景寧
副主任委員:鄭建宣、張先辰
秘書長: 張先辰(兼)
副秘書長: 龍明勛
第三屆委員會 (1980年2月9日—1984年2月8日)
主任委員: 張景寧
副主任委員:鄭建宣、陽太陽、鄭顯通
秘書長: 陽太陽(兼)
副秘書長: 劉彥忠
第四屆委員會 (1984年2月15日—1988年5月21日)
主任委員: 張景寧
副主任委員:鄭建宣、陽太陽、賀祥麟、姚代亮(1987年7月增選)、余頌玲(1987年7月增選)
秘書長: 陽太陽(兼)
第五屆委員會(1988年5月25日—1992年8月12日)
主任委員: 賀祥麟
副主任委員:姚代亮、余頌玲、楊永安
秘書長: 吳程遠(1990年12月增選)
副秘書長: 陸瑞華
第六屆委員會 (1992年8月15日—1997年4月23日)
主任委員: 賀祥麟
副主任委員:楊永安、吳程遠、彭慶山
秘書長: 吳程遠(兼)(因病回柳州後,免去秘書長職務)
副秘書長: 陸瑞華(後任秘書長)
第七屆委員會 (1997年4月25日— )
主任委員: 俞曙霞
副主任委員:陸煜泰、彭慶山、陸瑞華、黃淑子
秘書長: 陸瑞華(兼)(因1998年7月調任自治區法制局副局長,免去秘書長職務)
副秘書長:陳建東(1998年7月增選)
中國民主促進會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