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學家

中國歷史學家

中國歷史學家,是法國出版集團“Livres Groupe”於2010年7月29日發行出版的有關中國歷史學家的傳記。內收司馬遷、司馬光、陳壽、董仲舒褚遂良、華核、范曄、馬端臨、黃宗羲、顧炎武、黃現璠等一批中國古今史學家。書中主要介紹這些人物的生平及其貢獻。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中國歷史學家》是法國出版集團“Livres Groupe”於2010年7月29日發行出版的有關中國歷史學家的傳記。內收司馬遷、司馬光、陳壽、董仲舒褚遂良、華核、范曄馬端臨黃宗羲顧炎武黃現璠等一批中國古今史學家。書中主要介紹這些人物的生平及其貢獻。

相關人物介紹

顧炎武

顧炎武顧炎武

顧炎武 (1613~1682),字忠清,初名絳。明朝滅廣後改字為寧人,號亭林。江蘇崑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少年時參加復杜,反宦官權貴鬥爭。

清兵南下,曾在崑山、嘉定一帶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遍游華北,致力於邊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並聯絡同道,以圖恢復明朝。

顧炎武的學問淵博,對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的訓詁之學皆有研究。他反對理學,主張“經世致用”反對脫離實際的空談“心、理、性、命”,注重廣求證據,開清朝樸學風氣。他提出”博學於文”、“行已有恥”的古訓,他還特別重視廉恥,認為“土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在政治上,他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要求君主分權而治。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亭林詩文集》、《肇域志》等。1682年2月15日(清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病逝。

陳壽

陳壽 (233~298),巴郡宕渠縣(今廣安區)人。1987年在廣安區城區文廟溝出土“陳壽故里”碑,現存廣安區文管所。陳壽入晉後,歷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最有影響的著作是《三國志》。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斷代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

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便尊魏為正統。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記劉備則為《先主傳》,記孫權則稱《吳主傳》。這是編史書為政治服務的一個例子,也是《三國志》的一個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