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健身、護體、防敵、制勝的作用,被稱為中國四大國粹之一,為各族人民所喜聞樂見。
武術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原始人使用棍捧、石器等同野獸搏鬥。學會了一些基本的格鬥和搏殺技能。原始戰爭的出現,單人應戰技能得以完善。先秦時期,各國諸侯都非常重視培養和訓練將士們的搏擊技術,劍術得到發展。漢代,帶有搏擊性質的“角牴”已有廣泛的基礎,還發明了鐵兵器,出現了編排起來的攻防連續套路。到了晉代,練武活動已有“口決要術”,武術初見雛形。唐代,是中國武術的興盛時期,唐武則天開武舉,不少武術人才脫穎而出,天下聞名的少林武術的最早記載也起於唐朝初年。宋代,中國武術走向成熟。健身練武已成為志士仁人生活的重要內容。而且,在民間還組成了研習武藝的組織——“社”,開始出現武術的一些流派。元代出現了某些以傳授武藝為主要內容的武館。明清時期,民間習武更為廣泛,門派林立,出現了數百種武術套路,武術流派趨於定型。
中國武術具有獨特的風采。武術的主要內容由拳術和器械的套路組成。根據拳種和類別的不同,套路有長有短,有剛有柔,有單練,有對練,風格不同,表現各異。但共同的要求是動作連貫、往返多變、起伏轉折、快速敏捷、節奏鮮明。在武術的動作和練法中,都具有攻防的作用,如踢、打、摔、拿、擊、刺等動作,是組成武術套路運動的主要因素,它們都有著不同的演練特點和攻防規律。中國武術具有形神兼備、內外合一的神韻,由於武術動作是從格鬥攻防技術中提煉出來的,因此要求手到眼到,手疾眼快;手腳相隨,上下協調;意領身隨,以氣催力;意識、呼吸、動作必須和諧一致。在中國武術的長期發展中,逐漸演化出十八般武藝或十八般兵器。通常認為十八般兵器包括:“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中國古代的兵器遠不止這18種,平常所說的十八般兵器或武藝只不過是一種泛稱。
中國武術文化底蘊豐富,門類眾多。按流行地區分類,劃分為南拳、太極拳;按山脈、廟宇分類,可劃分為少林拳、武當拳、峨眉拳;按形象分類,可劃分為蛇拳、猴拳、螳螂拳等;按技術內容分類,劃分為拳術類、器械類、氣功類、摔跤類等。拳術類包括長拳、太極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臂拳等。器械類包括刀術、劍術、槍術、棍術四大主要形式。氣功類包括禪家、道家、儒家、醫家和拳家五大派別。摔跤起源於中國古代的角力和相撲,現稱為中國式摔跤。
在中國武術發展史上,最為著名的武術流派是少林派、武當派和峨眉派。
(1)少林武術。發源於河南嵩山少林寺。少林武術內容極為豐富,其中少林拳的精華被稱為“少林五拳”,系指龍拳、虎拳、豹拳、蛇拳和鶴拳,分為小洪拳、大洪拳、羅漢拳、梅花樁炮捶等幾十種少林拳法,還有刀、槍、劍、鏟、棒等器械的技擊法,並創造出少林易筋功、小武功、陰陽功、混元一氣功等氣功。少林拳在一千多年的發展中,逐漸分為北派少林拳和南派少林拳。
(2)武當武術。因發源於湖北均縣境內的武當山而得名。武當武術起源於元末明初,盛行於明末清初。武當拳的風格特點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短見長,以慢擊快,以意運空,以氣運身。武當派拳術有無極拳、鷂子長拳、猿猴伏地拳、六歲散手和五當太乙五行拳等。武當兵器有武當劍、白虹劍、六合槍、六合刀、松溪棍等。太權拳屬武當著名拳種,影響極大。太極拳在長期流傳中,演變出許多支派,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太極拳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和孫式太極拳。後經提煉整理,又出現簡化太極拳、四十八式太極拳、八十八式太極拳等套路。
(3)峨眉武術。發祥於四川峨眉山,形成於明代。峨眉拳集眾家之長,形成了獨特的技法與風格。它的主要技擊特點是動作小,變化大,以柔克剛,借力打力,以靜制動和以動制靜並用,攻防時多順勢前鑽,借力反擊,以快取勝。峨眉拳術有僧門、岳門、杜門、趙門四大家和洪門、化門、字門、慧門四小家,還分為黃林、點易、青城、鐵佛、青牛五大門派。
此外,氣功與摔跤也在中國武術中占有一席之地。
氣功是一種祛病健身、益壽延年的養生術和自我身心鍛鍊方法。氣功
在發展中,逐漸與各學說流派相結合。儒家養氣,旨在修身。武術拳家養氣,旨在積氣。醫家養氣,旨在治疾健身。佛家養氣,旨在排除雜念,達到禪定。氣功門派眾多,尤以道家氣功見長。
摔跤是兩人相角的一種武術體育運動,摔跤一般均按體重分級進行,能使對手的身體任何部位(兩腳除外)觸地為勝。摔跤也是中國部分少數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蒙古族、朝鮮族、哈薩克族和保全族等都喜愛摔跤。
中國武術自唐宋後,就逐漸傳向國外。日本、朝鮮、越南及東南亞國家習武者不少,並形成一些武術門派。在歐美國家,中國武術的影響也非常深遠,稱中國武術為“功夫”。很多西方人認識中國文化首先是從了解中國武術開始的。中國武術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
中國武術
中國武術,以中國文化為基礎的、停止(止)戰鬥(戈)的技術;是消停戰事、維護和平的技術;是物質文明的保障和導向,帶領修習者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
武術來源 武的認識 以武入喆 當代武術 比對特徵 -
中國武術職業聯賽
中國武術職業聯賽,英文簡稱WMA,英文全稱 WUSHU MASTERS ASSOCIATION,英文縮寫為:WMA。中文全稱為:中國武術職業聯賽。WMA...
誕生 國家聲音 央視支持 媒體呼喚 現場喜慶 -
中國武術散打
散打也叫散手,古時稱之為相搏、手搏、技擊等。簡單而言就是兩人徒手面對面地打鬥。散打是中國武術一個主要的表現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為主要進攻手段。...
歷史與發展 散打特色 散打規則 散打招數 技擊要訣 -
中國武術博物館
中國武術博物館於2005年11月20日在上海體育學院落成。中國武術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術歷史與文化的博物館,總面積約1680平方米,現有藏品...
機構簡介 館內構成 展覽與藏品 主要展品 開放時間地點 -
中國武術技術要義
《中國武術技術要義》是2009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崗。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中國武術史略
中國武術史略介紹中國武術古典史料,目的是通過介紹其內容和古藉作者生平,來看看從古到今的中國武術史。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
中國武術史
《中國武術史》介紹了武術的原始形態以及形成環境,說明了武術中的各種兵器,並按中國歷史朝代的順序敘述了武術的發展。以及武術的理論學說,在民間的傳播影響,武...
內容簡介 目錄 資料選編後記 -
《中國武術史》
《中國武術史》由周偉良著,內容為:中國武術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精深,呈現出濃艷的傳統文化特色。從發展的歷程看,它肇始於原始社會的狩獵和搏擊。進入階級社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相關評論 -
中國武術散打超級聯賽
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武術協會主辦,北京東方武聯體育文化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武術散打超級聯賽於2009年在北京啟動。參賽的六支隊伍為北京、山...
概況 選手名單 賽況信息 精彩截圖 視頻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