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竺可楨用物候記錄和歷史文獻資料對中國自5kaBP以來(主要是全新貫晚期)氣候變化研究結果,劃分出麗 冷麵暖義替氣候變化序列,並指出與歐洲地區差異。總的來看,中國第四紀氣候變化具有多種形式,西部山地高原和東北山地以冰期、間冰期為主,東北平原冰緣用多次出現,同著寒冷氣保來臨較早,華北以乾(冷)、盈(暖)為主。
相關詞條
-
全新世
全新世(Holocene)是最年輕的地質年代,從11700年前開始。根據傳統的地質學觀點,全新世一直持續至今,但也有人提出工業革命後應該另分為人類世。其...
定義 時代劃分 氣候變化 消失物種 -
全新世氣候變化
全新世氣候變化,作者,王紹武,由氣象出版社於2011-10-01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晚第三紀
晚第三紀Neogene Period(距今2330萬年~距今164萬年),第三紀的晚期。又稱新第三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新近紀。地層可以反映晚第三紀地層的...
研究發展 統的劃分 階的劃分 生物界 地史特徵 -
晚更新世
晚更新世也稱上更新世,年代測定為126000年(±5000年)至10000年,是第四紀中更新世的最後階段,之後全新世開始。晚更新世大部分時期,冰川成為了...
定義 物種 物種滅絕原因 地理特點 氣候 -
黃土高原[中國地形區]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又稱鴉金高原。位於中國中部偏北。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北緯34°~40°,東經103°~114°。東西千餘千...
概述 特徵 形成 來源 地理環境 -
李世傑[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副院長]
李世傑,博士生導師、中科院南京分院副院長;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2000年,獲江蘇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獎。
個人簡介 科研成就 工作簡歷 研究方向 社會任職 -
中國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是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
新石器時代概述 亞洲新石器時代 中國新石器時代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 -
中新世
中新世(英語:Miocene,符號:MI)為地質年代新近紀的第一個時期,開始於2300萬年前到533萬年前,介於漸新世(Oligocene)與上新世(P...
簡介 相鄰地質時代 歷史事件 歷史發現 伸展作用 -
上新世
上新世(pliocene epoch)是地質時代中第三紀的最新的一個世,它從距今530萬年開始,距今258.8萬年結束。上新世是英國C·萊伊爾於1833...
命名 氣候 海洋 古地理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