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
他們把來自各方的意見、建議認真梳理後,進行了總結歸類,對初步樣品進行了改進,精簡壓縮了部分品種,重新設定了服裝號型,調整了戰術技術指標,完成了保暖量測試。
新型空勤被服裝具採用新材料、新工藝,在顏色選擇、樣式結構設計、材料套用、製作工藝等方面,注重生活習慣、生理衛生,充分考慮戰場環境、飛行技術動作對服裝的要求。設定了夏服、春秋服、冬服、裝具4個子系列,增加了飛行棉衣、飛行腰帶、遠航褲衩、夏飛行襪等5個品種。其中,飛行棉衣、飛行腰帶、遠航褲衩為新研製品種,飛行棉衣主要是減少冬飛行服厚度,增加一個保暖量調節層次,便於不同季節、不同氣候區域轉場飛行保暖量調節;飛行腰帶主要是與飛行服配套使用,用於懸掛救生物品以及在穿著抗荷服、代償服時對飛行服起保護作用;遠航褲衩滿足新機遠航時飛行員排尿需要。
特點
針對飛行作戰、訓練的需要,新型服裝的設計特點是:外層突出以耐磨、抗撕刮、抗氣流吹襲、阻燃、定型、美觀為主;中間層突出以質輕、保暖、抗靜電等性能為主;內層突出以柔軟舒適、吸汗透濕、無刺激等性能為主。
2001年12月,總後勤部批示同意組織部隊飛行員進行試穿試驗。
二次試穿定乾坤
2002年春,他們將600套新一代空勤被服裝具送到新機部隊試穿。長達一年的試穿,一些在設計室里發現不了的問題漸漸浮出水面:冬、春、秋飛行服布料由於採用光面綿羊革,撕裂強度低,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皮面刮傷現象,肩膀上方的部位位在彈射試驗中,也出現被氣流撕破的情況;飛行毛襯衣褲洗滌後產生異味,飛行毛衣褲出現鬆弛和起毛起球等問題。
第一輪試穿結束後,在總後勤部有關部門的組織下,他們專門召開了技術認定會,請來自各行業的12名專家從不同角度對樣品提出意見和改進建議,結合實際對樣品進行進一步調整和改進。
經過改進後的空勤被服裝具系列形成了一個由外衣、內衣、手套、裝具組成的完整配套體系,做到內衣、外衣形成系列,服裝、鞋靴形成系列,服裝、裝具形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