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感覺派

1930年代他主編的《現代》雜誌,引進現代主義思潮,推崇現代意識的文學創作,在當時影響廣泛。 自1930年9月施蟄存、劉吶鷗等創辦《新文藝》至1932年,是它的發展期。 1932年5月由施蟄存主編的大型文學期刊《現代》創刊,為新感覺派小說提供了最重要的發展的發表陣地。

簡介

二十年代末期和三十年代初期,中國文壇出現了一個以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葉靈鳳為代表的新的小說流派,由於他們直接受到日本的“新感覺派”的影響,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新感覺派”小說家。這是中國第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
新感覺派小說家大都是由上海洋場社會塑造出來的作家,所以其小說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大都市氣息。新感覺派注重都市的體驗與感受,注重對都市風景炫奇式的展覽。他們創作了真正的都市文本形式,從而把都市風景線的外在景觀和對都市的心理體驗落實到了小說形式層面,或者說,他們獲得了把體驗到的都市內容與文本形式相對應的詩學途徑。
附:
施蟄存
1929年施蟄存在中國第一次運用心理分析創作小說《鳩摩羅什》、《將軍的頭》而成為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之一。1930年代他主編的《現代》雜誌,引進現代主義思潮,推崇現代意識的文學創作,在當時影響廣泛。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曾先後執教於雲南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光華大學。1952年以後他任教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施蟄存因早年與魯迅有過論戰,因而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受到迫害,他也因此告別文學創作和翻譯工作,轉而從事古典文學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20世紀80年代,由於現代主義思潮的重新湧入中國,他的文學創作才又重新開始受到重視。
施蟄存一生的工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1937年以前,除進行編輯工作外,主要創作短篇小說、詩歌及翻譯外國文學;抗日戰爭期間進行散文創作;1950年—1958年期間,翻譯了200萬字的外國文學作品;1958年以後,致力於古典文學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相比之下,施蟄存的小說創作則高於劉吶鷗和穆時英。施蟄存的病態小說,題材更為廣闊,內容也更為豐富。他不僅以上海為主要場景反映大都市的病態生活,而且還對上海市郊小城鎮的生活作了形象的掃描。他筆下的人物多是生活在都市底層的小人物,如舞女、小商人、小職員之類。作者對他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以酣暢淋漓的筆觸來抒寫他們受生活擠壓的慘苦情狀。如《薄暮的舞女》的主人公素雯非常厭倦終日陪伴男人們尋歡作樂的舞女生涯,把脫離苦海的希望寄托在她的情人身上,並因此中止了與舞廳老闆簽訂的契約,也拒絕陪客人跳舞。恰在此時,她的情人破了產。她的希望成了泡影,她又只好低三下四地給舞客打電話,陪笑臉,表示不再拒絕對方的邀請。素雯的前後變化,決不是她個人的品行不端,而是由於生活的折磨,她不得不去食自己泡製的苦果。
施先生的小說注重心理分析,著重描寫人物的意識流動,成為中國“新感覺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穆時英(1912~1940)
現代小說家。筆名伐揚、匿名子。浙江慈谿人。父親是銀行家,自幼隨父到上海求學。讀中學時愛好文學。畢業於光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讀大學時潛心研究外國新文學流派。1929年開始小說創作。翌年在《新文藝》上發表第一篇小說《咱們的世界》及《黑鏇風》,又有《南北極》經施蟄存推薦到《小說月報》發表,引起文壇注視,自此成名。1932年在《現代》雜誌創刊號上發表小說《公墓》,為創刊首篇作品,成為現代派健將,以其年少多產而風格獨特,被人稱為“鬼才”作家。同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南北極》,反映上流社會和下層社會的兩極對立。1933年出版的第二本小說集《公墓》,轉而描寫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技巧上也顯示出作者著意學習和運用日本新感覺派橫光利一等人的現代派手法,還嘗試過寫作弗羅伊德式的心理小說,迥然有別於《南北極》。自此與劉吶鷗、施蟄存等形成中國文壇上的新感覺派。此後又出版了小說集《白金的女體塑像》、《聖處女的感情》、《夜總會裡的五個人》、《上海的狐步舞》,這正是這一現代派的代表性作品。這些小說也流露出明顯的頹廢感傷氣息,但穆時英筆調卻風靡一時。隨著政治思想的激變,於1933年前後參加國民黨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後參加編輯《文藝畫報》。抗日戰爭爆發後赴香港。1939年回滬,主辦汪精衛偽政權的《中華日報》副刊《文藝周刊》和《華風》,並主編《國民新聞》。後被國民黨特工人員暗殺。
劉吶鷗(1900~1939)
原名劉燦波,筆名伐揚等。台灣台南人。從小生長在日本,入東京青山學院讀書,後畢業於慶應大學文科。精通日語、英語。回國後,又在上海震旦大學法文特別班攻讀法文。20年代末傾向進步,於1928年創辦第一線書店,被查封后,又經營水沫書店。出版過《馬克思主義文藝論叢》(後改名《科學的藝術論叢書》)等進步書刊,創辦《無軌列車》半月刊,發表文學作品。1929年,與施蟄存、徐霞村、戴望舒等在上海合編《新文藝》月刊,發表過一些進步作品,後被國民黨當局查封。其後,又創辦《現代電影》雜誌。一二八事變中水沫書店被毀,後又赴日本。抗戰爆發後回國,1939年奉汪偽政府命籌辦《文匯報》,任社長,報未出而於是年秋被暗殺。據傳是被國民黨特工暗殺的,但據施蟄存說,乃被黃金榮、杜月笙的幫會暗殺,原因是爭奪賭場與流氓有矛盾。著有短篇小說集《都市風景線》等。
劉吶鷗的小說適應都市上海快捷多變的速率,表現都市男女熱狂迷亂的感性慾望,客觀上暴露了有閒階級的墮落、空虛和人生煩悶,而主觀上作家對這一種瀰漫性的頹廢傾向又不無欣賞。他的作品在靈活運用現代派手法表達都市人現代情緒方面有所開拓,表現人物的感覺意識也新鮮、豐富。如《遊戲》寫一時髦女性結婚之際不是與未婚夫而是與舊日情人共度初夜,在所謂“都市的詼諧中勾勒都市女性視婚變為遊戲的人生態度”。《風景》與此同調,表現一有夫之婦在火車上與青年男子邂逅野合。《殘留》運用內心獨白的技巧嫻熟,《兩個時間的不感症者》以客觀物象來影射主觀感覺,繪景寫物都充滿了多樣化的新奇的主觀色彩。劉吶鷗的小說還側重從兩性關係入手,強調生命本能尤其是性慾對人的行為心理的驅動作用和金錢社會人倫盡失人慾橫流的都市畸態。他小說中的人物都是在性慾的苦悶中左衝右突,尋求滿足。
葉靈鳳(1905~1975),原名葉蘊璞,筆名葉林豐、L·F、臨風、亞靈、霜崖、秦靜聞、佐木華、雨品巫、柿堂、南村、任訶、任柯、風軒、燕樓等。江蘇南京人。青少年時代在九江、鎮江居住。畢業於上海美專。1925年加入創造社,主編過《洪水》半月刊。1926年與潘漢年合辦過《幻洲》。1928年《幻洲》被禁後改出《戈壁》,年底又被禁又改出《現代小說》,1929年創造社被封,一度被捕。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參加《救亡日報》工作,後隨《救亡日報》到廣州。1938年廣州失守後到香港。從此在香港定居,直到1975年病逝。三十多年中,太平洋戰爭前編過《立報》副刊《言林》、《星島日報》副刊《星座》,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日軍占領香港期間,一度被捕。其後編過雜誌,寫過甲申三百年祭和蘇武吞旃之類的文章,更配合國民黨的地下工作人員,做過蒐集抗戰所需的敵情材料的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仍編《星島日報》的《星座》副刊,直到晚年退休。長期為《大公報》、《新晚報》、《文藝世紀》、《海洋文藝》等報刊寫稿。其間應邀回北京觀禮、參加招待會及到各地旅行訪問數次。遺言以所弦善本清嘉慶《新安縣誌》獻與國家(生前曾拒外人收購)。死後家屬按照他的意願,送廣州中山圖書館,其餘藏書盡獻香港中文大學(他藏書甚豐,是香港有名的藏書家之一)。作品有:小說《菊子夫人》、《女媧氏的遺孽》、《鳩綠媚》、《處女的夢》、《紅的天使》、《我的生活》、《窮愁的自傳》、《時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未完成的懺悔錄》、《美的講座》等;散文、隨筆《天竹》、《白葉什記》、《忘憂草》、《讀書隨筆》、《文藝隨筆》、《晚晴什記》、《北窗讀書錄》、《花木蟲魚叢談》、《世界性俗什談》等;有關香港的著述《香港方物志》、《張保仔的傳說和真相》、《香港的失落》、《香島滄桑錄》、《香海浮現錄》等;翻譯《新俄羅斯小說集》、羅曼·羅蘭《白利與露西》、顯克·微支《蒙地加羅》以及《故事的花束》、《九月的玫瑰》和紀伯倫的散文等。
30年代新感覺派是在以橫光利一、片岡鐵兵等為代表的日本新感覺派和法國都市主義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所以又被稱為“都會主義小說”。從1928年9月劉吶鷗創辦《無軌列車》半月刊,至同年年底該刊被查禁,是新感覺派小說的萌芽期。自1930年9月施蟄存、劉吶鷗等創辦《新文藝》至1932年,是它的發展期。在這一時期,劉吶鷗以感覺主義創作的反映現代都市的8篇小說已結集為《都市風景線》出版;施蟄存放棄早期抒情小說的寫法開始自覺運用弗洛伊德學說來分析人物心理;穆時英則與劉吶鷗、施蟄存取得了聯繫,為他後來進入這個流派準備了條件。1932年5月由施蟄存主編的大型文學期刊《現代》創刊,為新感覺派小說提供了最重要的發展的發表陣地。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新感覺派作為一個小說流派已經形成,並開始步入成熟期。1935年初施蟄存因故辭去《現代》編輯一職,標誌著這一流派的解體。

創作分析

一、創作題材

從題材上來看,新感覺派小說表現半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現象和事態人情,並側重展現都市生活的畸形與病態,從而提供了另一類型的都市文學。與矛盾、樓適夷等作家創作的站在先進階級的立場,從政治經濟角度理性地描寫燈紅酒綠的都市黃昏的都市文學不同,中國新感覺派小說家喜歡感性地描寫富於現代都市氣息金額特徵的人物:從舞女、水手、投機商、銀行職員到少爺、姨太太等;作家給這些任務活動安排的處所則是影戲院、賽馬場、夜總會、舞會、酒館等畸形繁榮的都市環境。在描寫處在這種畸形環境中的人物時,又突出他們病態的行為和畸形的心理:賣淫、亂倫、暗殺和性放縱心理、沒落瘋狂心理、二重分裂人格等。而對於那本身就象徵著繁華和墮落、聯結著社會上層和下層的舞女,新感覺派尤其擅長描寫,並由此造成了“海派文學”的甜俗之氣。新感覺派作家所創造的這種類型的都市文學,對30年代都市文學的崛起作出了一些貢獻,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半殖民的都市的真實畫面,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和對人性的戕害。

二、藝術特色

1、藝術表現上,引進了多種現代派手法,在小說結構、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創新。新感覺派“刻意捕捉那些新奇的感覺、印象”,並把主題感覺投諸客體,使感覺外化,創造出具有強烈主觀色彩的“新現實”。有時,還進行感覺的複合,因此“通感”現象在新感覺派小說里每每出現。新感覺派還借鑑西方意識流手法來結構作品。
2、人物刻畫上,新感覺派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注重開掘和表吸納潛意識和變態心理。在該派小說作者中,對人的“精神內涵”的開掘以施蟄存最為深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