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習近平同志所說的,“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人民內部商量好怎么辦,不商量或者商量不夠,就想把事情辦成辦好是很難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協商民主的意義不言自明。在“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站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起點上,來自34個界別的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通過人民政協這一發揚民主、參與國是、團結合作的重要平台,不斷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為實現黨的總目標總任務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具體表現
團結民主
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求同存異、民主協商,“中國式商量”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貫穿大會始終。“要認真兌現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承諾,確保不讓每一名下崗職工因去產能而沒飯吃。”“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未徵求職工意見的決策不實施,未經職代會審議通過的事項不執行。”這是事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的關鍵環節,也是事關許多職工安置的重大問題,社會對此廣泛關注。2016年3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禮堂三樓會議廳。一場圍繞“積極穩妥做好去產能過程中的人員安置工作,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舉辦的提案辦理協商會在這裡舉行。
沒有主席台,沒有發言席,在一條條會議桌組成的“回”字形會場中,有關民主黨派中央、全國政協委員與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工信部、國資委等部門負責人圍桌而坐溝通交流,充分商量。委員們提出意見建議,並持續發問;部長們介紹政策、有問必答。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這樣的“中國式商量”場景不斷出現,有效發揮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協商民主建設,不斷加強和拓展協商議政平台,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不斷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特別是2015年,中央印發《關於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和《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有力推動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建設和實踐發展。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計畫報告、預算報告、“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兩高”報告、慈善法草案……根據大會安排,2000多位政協委員圍繞一系列報告、法律草案進行審議或討論,同黨和國家領導人一道共商國是。
“2015年,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發揮自身優勢,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落實精準扶貧、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等課題,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很大促進。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參加聯組會聽取大家意見和建議,並對大家積極協商議政、建言獻策表示肯定。
商以求同
12天的會期里,來自各族各界各階層各黨派團體的政協委員們,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在這個富有中國特色的協商平台上,釋放出“中國式商量”的獨特製度優勢。真誠務實,博採眾長,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扣“十三五規劃綱要,建諍言、謀良策、出實招。“聯組會後不久,我就接到了幾個部委的電話,稅務總局還專門派人來到駐地當面溝通解釋,效率很高。”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說。
在2016年3月8日的工商聯聯組會上,南存輝談到農村地區光伏發電徵稅的問題,引起了重視。“稅務總局的人還打算約財政部一起,到農村光伏發電的現場去調研,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更多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在委員們分組討論或審議時,中央國家機關部門負責同志列席聽取意見建議。2016年3月8日上午,90多個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集中參加了政協委員們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界別聯組會議。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商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厚重積澱,更是協商民主最生動的表現形式。
兩會上的“中國式商量”匯成“解決問題的中國方案”,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力量。從2016年3月10日至12日,連續3天、連續3次全體會議,有45位委員先後在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登台發言;在台下的“部長席”上,坐著來自中共中央、國務院40多個部門的負責人。認真聽會的部長們,有的在發言材料上勾勾畫畫,有的在本上做記錄。
部長列席政協大會是一種慣例。從1993年全國政協大會開始,會場中就專門設立“部長席”,現場聽取政協委員的建議。在2016年政協大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先後兩次坐在“部長席”聽取大會發言,並多次列席聯組會議。讓張軍擴印象最深的是,多位委員提到美麗鄉村建設問題,特別是農村固體垃圾和污水處理、公共服務延伸等問題。“很有針對性,也很受啟發。計畫結合這些建議,深化調查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他說。
民主的種子根植於協商的土壤,走中國道路離不開“中國式商量”
政協深化協商,增強議政實效。2015年,全國政協召開全體會議、5次常委會議、2次專題協商會、20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各種協商形式聯動配合,進一步形成寬領域、多層次、常態化的協商議政格局。除政協全體會議外,還開展了107項視察調研和40次協商活動。在“十三五”規劃制定伊始,人民政協就已著手調研議題。2015年集中3個月時間連續開展56次視察調研和協商議政活動。
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的這次政協大會,緊扣“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進行討論,廣開言路、博採眾長,在反覆溝通交流中尋求答案,在熱烈深入討論中形成共識,在不斷建言獻策中助力科學決策,“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蔚然成風。“人心就是力量,需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盡心履職,努力察實情,講實話,謀實策。發揮好界別的優勢,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的話,說出了很多委員的共同心聲。
一場場討論、一次次諍言、一條條建議“中國式商量”在剛剛過去的12天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委員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通過提案、大會發言、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反映社情民情、積極建言獻策。
本次大會共收到5375份提案、463篇大會發言,參與提案的委員達到1972名,已審查立案4248件,重點內容涉及“十三五”規劃編制與實施、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關係國家發展和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
凝聚共識
推進協商民主建設,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著力凝聚共識,積極傳遞正能量“2016年的兩會尤為引人注目”,《愛爾蘭獨立報》的文章如此評價中國的兩會,“這不僅因為201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還因為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兩會議題對世界正在產生深遠的影響。”大國方略,負重致遠。
中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既考驗擔當,也檢驗智慧。每位委員都是一個團結的因子,每個界別都是一條團結的渠道。全國有60多萬各級政協委員,他們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並通過他們廣泛團結和聯繫起更多民眾,最大程度上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傳遞信心、凝心聚力,團結一致、協力向前。
“每一個政協委員都有自己的光和熱,想民眾所想,急民眾所急,就會使民眾的呼聲得到更好的反映,使參政議政更有實效、更接地氣。”特邀列席此次政協大會的安徽省政協委員何宗文在大會發言時情真意切。一個敢於直面問題、善於破解問題的政協,讓人們感受到了責任擔當。2016年3月11日,本次政協大會專門安排半天討論各委員小組關注的熱點問題,這是回應委員提案建議、強化界別協商的一項工作創新。
僅半天時間,但會議高效——58個委員小組經過集體協商,確定了包括去產能中職工權益保護、農村“三留守”和農業現代化、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等在內的53個熱點問題。10位全國政協副主席、600多位委員圍繞各自關注的熱點問題積極建言,中央國家機關39個部門和單位的200多位負責同志到會聽取意見,與委員互動。會議期間,在一次次交鋒與碰撞中,“中國式商量”的智慧孕育出一個個推動工作的妙計良方。“要用好政黨協商這個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2016年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歡聚一堂、共迎佳節時提出明確要求。語重心長,言猶在耳。增進共識、增強團結是人民政協義不容辭的職責,求同存異、博採眾長是人民政協的政治優勢之所在。
政協委員們充分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凝聚人心、最大規模匯聚力量,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不斷把黨和國家事業推向前進。風帆高揚,征程再啟。風雨幾十載的協商民主,見證了人民政協歷史的榮耀更昭示著未來的遠大前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協商民主的步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道路上越走越堅實,“中國式商量”也將在這個春天裡再出發。
評價
“中國的協商民主建立了一種事先協商,然後對各種意見進行綜合考慮,最後作出決策的‘程式民主’。”
美國《僑報》評價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之路,“政協並不只是‘拍手’,還必須在政府‘揮手’之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