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弗郎克澤林(FrankSieren)是原德國《經濟周刊》駐京記者,自1994年至今居住在北京。現為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時代周報》等報刊特約撰稿人,被譽為“德國最具權威性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倫敦時報》)。
他在《中國密碼》一書中,沿循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脈絡,從清朝的衰落到辛亥革命的成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大躍進的慘痛教訓,再到近年來的經濟飛速發展,通過對中國在汽車工業、金融、能源等領域的經濟戰略的分析,依據大量的史料和翔實的數據,得出如下結論:中國崛起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從歷史失敗的經歷中總結經驗教訓,及時把握住全球化的機會,不斷進行自我調整,並靈活運用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將西方人甩在了身後,成為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
他指出,德國如要避免在競爭中被中國超過,首先必須破譯“中國密碼”,因為“德國未來的命運和走向,更多決定於遙遠的中國”。
該書在德國首次出版,便持續雄踞行國經濟類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它是一部令中國人為之自豪和振奮的著作。
內容簡介
本書是西方近年來論述中國問題的影響最為廣泛的著作之一。自2005年出版後,居德國經濟類暢銷書榜首達半年之久,此後多次再版,至今仍暢銷不衰。在書中,作者弗郎克·澤林(Frank sieren)以中國近代史為主線,詳細解讀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體系,從而探尋中國崛起的深層次原因。本書內涵豐富、條理清晰、視野宏大、剖析深刻,是以西方人的視角解讀中國的一部難得之作。
作者簡介
弗郎克·澤林,生於1967年,原德國《經濟周刊》駐京記者,自1994年至今居住在北京,現為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時代周報》等報刊特約撰稿人,紀錄片製片人,德國最具權威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
目錄
第一章 “黃色威脅”
第二章 “我群”危機
第三章 國家權力的瓦解
第四章 無“中”之國
第五章 大躍進式經濟
第六章 改革的腳步
第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
第八章 後宮經濟
第九章 駕馭世界
第十章 全球化陷阱
第十一章 中國密碼
譯後記
大事年表
媒體評論
弗郎克·澤林擔任《經濟周刊》駐京記者已十餘年。他的這部傾力之作具有令德國警醒的力量。如果德國不願接受慘遭淘汰的命運,則必須破解“中國密碼”。下至學校,上至大公司及政府部門的高層人士均須如此。從聯邦勞工局的統計數字中,任何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因素的作用,大大小小的企業正在一天天地將就業崗位轉移到中國。本書內容翔實,考據縝密,是每一位希望了解應當如何對德國經濟作出調整的人必讀的一本書。 ——德國《商報》 一部富有獨特大膽見解的激情之作。 ——德國《金融時報》 通過對經濟問題的種種思考,澤林得出結論:與德國目前爭論不休的諸多問題相比,中國的崛起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法蘭克福匯報》 這是每個關心德國前途的人都應該讀的一本書。 ——彼得·紹拉圖(德國著名評論家)
書摘插圖
第一章 “黃色威脅”
劃時代的變革具有一種令人不快的特性:在它來臨之初,人們通常並不情願立刻接受它。我們德國人更是如此。在有可能帶來深刻影響的變化面前,我們寧願閉上眼睛。我們總是希望,根本性的變革最好來得遲一些,緩一些。當然,這種想法並非全無道理。既然是涉及未來幾代人命運的問題,我們何必要倉促行事呢?然而中國的崛起證明,即使變化發生在世界的另一端,如果不能對其予以足夠重視,並作出及時恰當的反應,很可能會吃大虧。這些變化仿佛遙遠天際轟鳴的隱約雷聲,那些正在郊外野餐的人們尚不及享用完盤中的雞腿,冰雹已瞬間從天而降。
對於死氣沉沉的世界經濟來說,中國是一個福音。30年來,這個大國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2004年,中國占世界製造業增量的比例居世界之首。中國努力憑藉自己的力量應對種種國內問題,並避免使其他國家受到連累。中國領導人冷靜沉著地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危機以及來自世界經濟的各種新挑戰。亞洲因為中國而變得更加穩定。2004年春,當中國出現因盲目投資導致的經濟過熱問題時,中國政府果斷採取了有效措施。中國政府並不試圖遮掩過失,而是坦誠自信地指出自身問題,以此為世界媒體的批評性報導定下基調。這些都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人們都能感受到中國給地球帶來的震動。中國正在悄然而堅定地打破世界的靜止狀態,釋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能量。13億中國人都在同一時間奮力向上,在過去的數十年中,這是他們不能做,也無法做到的。中國人雖然是被西方強行拖人了自由市場經濟的競爭,但是他們很快便掌握了市場經濟的運轉機制,並巧妙地利用了資本主義的力量。
“拿出勇氣來!”——就在不久前,德國人還在以這樣的口吻訓誡中國人。如今,已經沒有哪箇中國人願意聽到這種話。當你遇到一個在中國生活了十幾年並經常往返於兩地的德國人時,他很可能會說,實際上真正需要勇氣的是德國人自己。
中國——這個距離德國萬里之遙,正在重新崛起的大國,對年輕一代德國人的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很可能比德國國內爭論不休的諸多問題的影響更為深遠。德國未來的命運和走向,更多地決定於遙遠的中國。對大多數德國人來說,他們甚至從來沒有和中國人握過一次手,他們中間很少有人能夠說出某位當代中國名人的名字,更不用說中國的流行歌星或是作家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一些德國人終於知道了中國最著名運動員的名字,雖然他們並不能把名字正確拼寫出來。但是中國對德國來說,卻已近在咫尺。中國在有意無意之問,已經利用全球化編織起一張嚴密的網路,將我們籠罩在其中,使我們難以擺脫對它的依賴。中國正在為世界制訂標準,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工業大國也不得不遵守這些標準。奧地利作家約翰內斯·馬里奧·希默爾(Johannes Mario Simmel)在一本小說的開篇寫道:“親愛的吉蒂,我們德國人雖然可以創造經濟奇蹟,可是卻不會做沙拉,其實不必一切都盡善盡美。”現如今,我們製作土豆沙拉的水平是不是比我們的經濟狀況要略好一些呢?
“德國製造”在德國已經成為稀有品。我們每天購買的商品,從垃圾桶、襯衣、雷射唱機、筆記本電腦到貨櫃船,全部是從中國進口。中國不僅是世界最大的服裝鞋類生產國,同時也是山地腳踏車、微波爐、手機的最大產地。甚至高科技產品,如攜帶型電腦製造等領域,中國也已名列世界前茅。中國鋼鐵產量居世界首位,2008年上半年,中國鋼產量是美國的四倍以及印度和德國的十倍。2004年,中國的汽車產量甚至超過了德國,僅次於日本和美國。果有誰在2004年初宣稱,中國將會收購IBM電腦和英國羅孚轎車(MG ROVER)的話,肯定會被稱為天方夜譚。中國2004年對外貿易額突破萬億美元,將富裕的鄰國日本甩在了身後,緊隨美國、德國,居世界第三位。此外,2004年中國國民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五強。2008年,中國經濟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2003年至2006年短短三年中,中國對外貿易額便增長了一倍。除商品交流外,人員交流也日益頻繁。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監事會主席約爾根·韋伯(Jtirgen Weber)預測,到2010年,漢莎飛往北京和上海的航班將增至每13四班,客流量將超過北京至紐約的客運人數。如今,漢莎飛往中國的航班已增加到每日兩班。
“中國毫無疑問將成為世界製造業的基地”,德國化學工業巨頭巴斯夫公司(BASF)董事長賀斌傑(Jtirgen Hambrecht)十分肯定地說。他的觀點有事實為據。巴斯夫公司投資30億歐元,在南京建立了石油化工一體化基地“揚子石化一巴斯夫有限公司”,這是巴斯夫公司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一筆單項投資。2007年,巴斯夫公司在華營業額達到了44億歐元。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銷售市場以及世界增速最快的市場。因此,中國近年來吸引外資的數額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僅2007年,外來投資額便超過900億美元,占世界投資總量的l0%。通過許多大型國有企業的海外擴張計畫,中國對外投資急劇增長,很快便將把亞洲已開發國家甩在身後。雖然中國原材料進口增長迅猛,但2007年中國的貿易順差仍高達2600億美元,比2006年增加近50%。此外,與傳統工業國相比,中國廉價勞動力的優勢還可以繼續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從西方角度看,這裡似乎存在一個悖論:中國的工人和工程師雖然收入不高,但他們卻頗感滿足。無論工作條件如何艱苦,他們都默默承受,其原因在於,他們生活水平的改善超過了中國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這一切給德國帶來了深刻影響。德國勞動力價格不得不參照中國的工資水平重新衡定,因為我們面對著一個令人吃驚卻又無法迴避的現實:在全球化經濟中,人與人的勞動都變成了商品,供應量一旦增加,價格便會下降。德國人的自我認知以及德國經濟都已陷入一種尷尬境地,出路只有兩條,而兩條出路都一樣糟糕:第一條出路是縮減工資,這種辦法雖然可以提高德國產品的競爭力,但卻會損害德國就業者的利益,而德國人購買力的降低又會反過來影響經濟;第二條出路是,德國企業效仿法國、日本或者美國等競爭對手,將一部分生產轉移到中國,但這樣做又會導致本國就業崗位和國家稅收的減少。德國前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fider)一直期待德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能夠給兩國帶來“雙贏”的結果,從目前來看,情況暫時還算令人滿意,因為我們仍然可以向中國出口產品。但是形勢正在發生急劇變化,其速度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料,而中國先於我們意識到了這一點。在歐洲,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國家正是德國。為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德國目前是在中國投資最多的歐洲國家。據美國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公司(A.T.
Kearney)預測,在2015年之前,僅德國化工領域,面臨失業危險的人數就將達到l5萬至20萬。作為德國經濟支柱的中小企業的處境同樣不容樂觀。2003年,德國機械製造業裁員24000人,其中一個原因是,越來越多的機器製造已經轉移到中國。由於中國的原因,德國製造業的規模正在縮小。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估計,至2015年,德國產業工人數量將減少140萬。
為恢復德國經濟的競爭力,德國政府目前正在努力推行深層改革,而其財政能力的大小,則取決於中國上升為世界經濟強國的速度及其影響。德國目前仍在勉強維持的社會福利水平幾年之後將使我們不堪重負。德國稀有金屬技術公司賀利氏集團(Heraeus)——一家年營業額70億歐元的中小企業聯合體——監事會主席兼董事賀利氏(Jurgen Heraeus)認為:“對中國覺醒的速度,德國人仍然毫無覺察。”他的這番話絕不只是為了威嚇德國工會。自二戰結束以來,類似賀利氏集團的中小企業構成了德國經濟的中堅,這些企業的管理層對世界變化的反應遠比其他人更加敏感。在他們看來,德國面臨的並不是一場經濟危機,而是一場全球性變革的開端。聯邦德國前總理庫爾特·喬治·基辛格(Kurt—Georg Kiesinger,1967--1969在位)在其任期的最後一年,在聯邦議院發出警告:“我要說的只有一句:中國,中國,中國。”他在講這番話時一定不會想到,在他的眾多講話中,這句話是人們今天能夠記起的唯一一句。現在看來,他的警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現實意義。儘管目前德國各類報刊的經濟版早已充滿了對中國的讚譽之辭,然而中國的發展不過剛剛起步,其巨大的潛能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dv_ForFind')==null){document.write("
書摘與插圖
");}
書摘與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