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之道:大起底-讓藏而不露的不再雪藏

中國商之道:大起底-讓藏而不露的不再雪藏

《中國商之道》內容簡介:經商需要哪些素質?如何提高賺錢的能力?發財的秘密是什麼?人人都想發財致富,但秘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中國商之道》教你如何將財富追求和成功人生融合為一的方法。經商包含著無盡的秘密,只要肯探索就一定會有新發現,而學習借鑑他人的成果,無疑是進步的一條捷徑。 前有古人,後有來者,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為巨人。

內容簡介

《中國商之道》:大起底——讓藏而不露的不再雪藏!
中國最著名的商人——利傾九州的徽商,貨通天下的晉商,縱橫四海的浙商。誰是下一個?
中國最有價值的商道——商略、商德、商譽,一個都不能少。
閱讀《中國商之道》,領悟中華頂尖經商智慧,成為一個優秀的商人。
一本好書改變無數人的命運。
你想經商嗎?你想創業嗎?
你想知道經商的秘密嗎?
一起來跟徽商、晉商、浙商學經營,找出賺錢的方便之門。
告訴你少數人掌握的財富秘密

圖書目錄

第一輯徽商之道
一、賈儒相濟,運籌帷幄
1.改變觀念改變命運
2.靠儒道稱雄商界
3.靠文化提升商業素養
4.重視智力投資
二、官賈儒三位一體
1.以儒商風度交結達官顯貴
2.以儒商風範獲得社會認同
三、見利思義,信守契約
1.財自道生,利緣義取
2.以信接物,童叟無欺
3.貨真價實,信譽至上
4.信守契約,知法守法
5.擇人任勢,用人之長
四、用商譽塑造品牌,打造百年老店
1.正道取財,必能贏取商譽
2.質量過硬,品牌自然生輝
五、勇於開拓,不辭勞苦
1.不甘貧窮,外出艱苦創業
2.獨立自強,承擔大任
3.忍辱負重,不屈不撓
4.小本起家,逐步發展壯大
六、不作內耗,團結協作
1.以眾幫眾,相互提攜
2.和氣生財,同行不妒
七、審時度勢、趨利逐時、先發制勝
1.見端知末,預測生財
2.時賤而買,時貴而賣
3.知地取勝,擇地生財
4.與其待時,不如乘勢
5.抓住機遇,投機漁利
6.當機立斷,先人一步
八、蒐集商業情報,利用信息發財
1.掌控住信息,經營就有了保障
2.收集市場信息,靈活經營
九、藉助政治優勢立足商界
1.找靠山借力經營
2.做官商保護自己
3.現代企業必須學會政府公關
十、盞斷經營獲取厚利
1.取得官方許可實行壟斷經營
2.商牙結合壟斷市場
十一、經營項目廣泛,涉足各行各業
1.想賺錢去賣鹽
2.要想富開典鋪
3.要發財販木材
4.做茶發財如去河灘拾卵石
5.糧業棉布製造巨富
6.墨店藥店大有錢賺
十二、經商方式多樣。資本運用靈活
1.長途販運獲利豐厚
2.儲饒以待乏,囤積以居奇
3.資本運作方式靈活多樣化
第二輯晉商之道
一、以商致財,用財興業
1.好男兒當立志為商
2.做官入閣不如為商入市
3.晉商“重商立業”的借鑑
二、學而優則商。商而優則仕
1.商學互補,重商不輕學
2.儒賈相通,商而優則仕
3.晉商“商而優則仕”的借鑑
三、艱苦創業,矢志不渝,敬業執著
1.忍受常人不堪忍受之苦
2.敬業忠誠負責任
3.晉商艱苦創業的借鑑
四、忍耐克己,富而不驕,儉約自律
1.克勤克儉,厭惡奢侈
2.晉商“克勤克儉”的借鑑
五、視信義為商人處世立業之本
1.做人的最高準則在於誠信忠義
2.身入財利之場,堅守義利之念
3.晉商“信義經營”的借鑑
六、人格修養和商業信譽是盈利的命根
1.做生意就是做人,人品最重要
2.珍惜聲譽猶如珍惜生命
3.晉商重視信用和商譽的借鑑
七、天下量商是一家的群體精神
1.用會館團聚同鄉
2.東家同心,夥友協力
3.聯號經營,匯通天下
4.晉商頂身股制度的借鑑
八、休戚與共,痛癢相關,互周互濟
1.鼎力相助,忍耐相讓
2.團結一致,結幫挺進
……
第三輯 浙商之道

文摘

三、見利思義,信守契約
1.財自道生,利緣義取
徽商源自深山僻壤,卻聲名遠播。徽商為何能在天南地北落地生根,站穩商埠,久久立於不敗之地?徽商之所以能在眾商幫中稱雄,重要的還在於他們的商業道德和經營理念。徽商把見利思義、誠實守信作為立商之基。
徽商的商業道德主要表現在:以誠待人,以信服人;薄利競爭,甘為廉賈;寧可失利,不可失義;注重質量,提高信譽。徽商之所以形成這種商業道德,得益於他們的“賈而好儒”,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自覺地用儒道經商。徽商注重商業道德,主張義中取利,因義而用財。這種義利觀提高了徽商的信譽,有利於競爭;鞏固了商幫的團結,有利於發展。
清朝年間的徽商舒遵剛,精算計,善權衡。經商之暇喜讀《四書》、《五經》,把書中的義理運用於經商之中。他曾說:“錢,泉也,如流泉然。”他還說:“對人言,生財有大道,以義為利,不以利為利,國且如此,況身家乎。”徽州商人李大皓告誡他的繼承者說:“財自道生,利緣義取。以此嚴於律己,做到視不義富貴若浮雲。”
徽商之所以被稱作“儒商”,貴在其講求義利之道,講利重義,從不取不義之財。以義取利,德興財昌;舍義取利,喪失了義也得不到利,為商者應深以誡之。如果一個經營者有長期的理性和智慧,他必不會用惡劣、卑鄙之手段去獲利,用惡劣的手段去做任何生意,最終將會失去已獲的利潤。徽商在商業交往或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從仁義道德出發,追求正當的商業利潤,尤其是不趁人之危,欺詐顧客。
為了一個“誠”字,徽屯老街“同德仁”這家制售中藥材的百年老店,在炮製特色名藥“百補全鹿丸”時,該店每臨秋末冬初都要舉行“虔修仙鹿”儀式:即在抬鹿披彩遊街之後,讓眾人現場監督鹿丸製作的全過程。
為了一個“信”字,清末胡開文墨店老闆發現有批墨錠不符質量要求,立即令所屬各店停止制售此墨,並將流向市場的部分高價收回,倒人池塘銷毀。
為了一個“義”字,休寧商人劉淮在嘉湖一帶購囤糧谷,一年大災,有人勸他“乘時獲得”,他卻說,能讓百姓度過災荒,才是大利。於是,他將囤聚之糧減價售出,還設粥棚“以食饑民”,贏得了一方百姓的讚譽和信任,生意自然也日漸興隆。
發財不忘鄉鄰,惠及故里,奉獻社會,也是“義”的表現。清初歙縣大鹽商江演致富後捐銀數萬兩,開通績溪鎮頭到孔靈約30里路,又捐巨資疏浚揚州河。一朝事業有成,就要實現造福社會的目標,這是儒家思想倡導的最高境界。
徽商巨富胡貫三經商數十年,畢生最講究的就是商德和修養。他主張“以誠待人”、“以信處事”、“以義取利”的商德;他遵守“以善為本”、“以和為貴”、“以德為基”的十二字箴言。由於胡貫三“賈而好儒”,生意越做越大,門路越來越廣,利潤也越來越厚。上至武漢、九江,下至蕪湖、南京,中到蘇州、杭州都開設了當鋪、錢莊、布店、作坊、土特產貨店……經過數十年的辛苦經營,胡貫三的家當已擁有“七條半街”、“三十六典”,成為“江南六大首富之一”。
胡貫三繼承祖先遺訓,崇文尚義,仁恤可風,恤災扶困,修橋補路,修建書院,造福桑梓。他曾捐重資修造黟、歙、休、祁4縣大路9處160餘里,重建歙縣河西橋、休寧齊雲山登封橋和黟縣漁亭永濟橋;捐銀15,000兩興建碧陽書院。胡貫三樂善好施的故事流傳數百年,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
徽商胡雪岩經商也是以“義”為根本。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是清末轟動全國的四大奇案之一,100多年來,被競相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小說、曲藝。孰不知,胡雪岩與伸雪這場曠世奇冤有著重大的關係。
為了爭取京官們對楊乃武一案的同情,喚起他們扶正祛邪的良知,胡雪岩專門拜訪了回杭州老家辦理喪事的翰林院編修夏同善(曾任兵部右侍郎、江蘇學政)。向他訴說楊乃武、小白菜的冤情,要求他回京後尋找適當的機會向同僚進言,幫助重審此案。
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發生之時,胡雪岩已有道員兼布政使銜,並擔任上海轉運局委員,有財有勢。這樣一位人物的介入使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有了轉機。
同治十三年(1874年)農曆九月,楊菊貞陪同楊乃武之妻詹彩鳳、楊乃武之子榮緒與姚賢瑞,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再次來到北京。她們首先拜見了夏同善,送上其弟夏縉川的書信及控訴狀。經夏同善介紹,又遍訪了在京的浙江籍大小官員30餘人,接著又向步軍統領衙門、刑部、都察院投訴。
夏同善不忘胡雪岩之託,多次訪問大學士、戶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翁同和(龢),懇求他去刑部查閱浙江審理該案的全部卷宗。後在翁同和(龢)與刑部分管浙江司刑獄的林文忠(林則徐第五子)的共同努力下,慈禧、慈安兩宮皇太后親下諭旨,重理此案。
由於辦案人員一拖再拖,案子懸而未決。慈禧太后指派正在浙江選才的浙江學政胡瑞瀾,以欽差大臣的身份赴杭複審。科班出身,不懂刑獄的胡瑞瀾濫施酷刑,楊乃武、畢秀姑被屈打成招。

序言

中國人經商的歷史源遠流長,商業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商業活動中,逐漸培育出中國商之道。這些商道至今仍閃耀著光芒,對今天的我們搞好經營很有啟發和借鑑意義。
周武王滅商後,商朝的遺民為了維持生計,東奔西跑地做買賣,日子一長,便形成一個固定的職業。周人就稱他們為“商人”,稱他們的職業為“商業”。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今天。
中國商人出現在周朝。周人很懂理財,白圭就是其中的高手。《史記》里說他很懂得觀察時勢:“人棄我取,入取我與,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工作的時候和僮僕同苦樂,要行動的時候“若猛獸鵝鳥之發”。白圭對他自己的本領,有以下的描述: “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正經營上所施展的,不下於姜太公他們建國,孫子用兵,以及商鞅變法之道。因此智慧不足以權衡利害的,魄力不足以當機立斷的,待人之心不足以判斷分寸的,光知進而不知守的,想要學我的本領,也不會告訴他們。”真乃千古名言。
孔子的弟子裡有個大商人,就是子貢,姓端木,名賜。他是孔子的六大弟子之一,博學多才,洞察時勢,能言善辯,很會做生意,從商之後,家累千金,被公認為儒商鼻祖。子貢的經營理念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內儒外商,為富當仁。以仁為本,以和為貴。與時逐而不責於人。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君子愛才,取之有道。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子貢列在了中國歷代富翁排行榜的第二位,緊隨范蠡之後,是當時周旋於權力巔峰的布衣商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