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和哲學家朱謙之先生研究中外關係史的專著。該書稿草創於1936年,告成於1938年,終於19.10年在商務印書館出版,原書名《中國思想對於歐洲文化之影響》。該書是在原版基礎上,用新的觀點、方法補充修改而成的。
該書分為前論和本論兩部分。前論共有兩編,談的是歐洲文藝復興與中國文明和十八世紀中歐文化的接觸,本論是關於中國哲學對西方的影響。在奉論中,共分為四編:耶穌會士對於宋儒理學之反響;中國哲學與啟家運動;中國哲學與法國革命;中國哲學與德國革命。 .
作齊在前論中,舉出我國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羅盤針對文藝復興的影響,能夠引用恩格斯《反杜林淪》關於火藥一段話來說明資產階級利用中國發明的火藥去攻破封建堡壘和消滅封建制度的作用。可見作者力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來研究問題。我國的四大發明傳入歐洲,不僅對歐洲文藝復興提供了物質基礎條件,而且為精神發展創造了必要的前提,從而促進了資本宅義的發生和發展。有關中國四大發明的著述不少,但考慮到它們的社會效果,迄今尚寥寥無幾,著者的觀點有一定深度,使人耳目一新。
著音從客觀的歷史事實出發,收集了豐富的資料,用新的觀點證明下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即西洋文化史上的。哲學時代”,也就是歐洲哲幸接受了中國理學影響的時代。啟蒙運動大師如伏爾泰、萊布尼茲、揆內及百科全書派等人,通過耶穌會士的介紹,認識了中國和孔子。在他們的著作中,表揚中國文化、稱道中國的“仁君”和“仁政”,以及儒家以德教人的倫理思想,主張歐洲以中國為榜樣,藉此來批判舊制度下的歐洲政府、教會相社會。事實證明,十八世紀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上,中國有許多方面是勝過歐洲的。該書在各章中已經把啟蒙大師關於中國的文明制度,特別是哲學思想的言論介紹出來,並略加評論,基本上是符合實際的。然而,書中關於中國哲學對法國大革命和德國革命的影響某些觀點,值得商榷,把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歸結為是受中國哲學思想的影響,似乎不夠全面。
總之,中國哲學對於歐洲的影響這一課題,要求高,難度大,著者能夠博及群書,掌握中西有關資料,在對哲學、歷史和中西文化有精湛研究的基礎上,經過反覆修改而成此書?。全書脈絡清晰,邏輯嚴密,資料豐富,理論性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出版信息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3l.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