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中國和海外:20世紀漢語文學史論》,思考對象廣闊,過去我也曾以“華文文學”統稱之。但當“世界華文文學”作為一門學科開始形成時,“華文”這一源自海外的詞語已經約定俗成的指稱中國大陸境外的中文寫作了,而我近年來的思考一直在理所當然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20世紀中華民族新文學的歷史整合,加上研究的側重點的考慮,於是就以“20世紀漢語文學”指稱自己的思考對象(在談及海外華人社會的中文寫作時,我仍以“華文文學”稱之)。但在我看來,世界華文文學學科的意義仍在於溝通中國大陸、台港澳地區、海外華人社會這幾個空間存在的漢語文學的血脈聯繫,留攝下民族新文學的完整歷史面影。也許再過數百年,人們來“接受”這段歷史,真的不再強調作家各自創作的居住地身份,他們看到的是“五四”後民族新文學的整體面貌。
作者簡介
黃萬華,浙江上虞人,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1年以來,多次評為省、市、校優秀教師、勞動模範,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3年評為山東大學“十大教學名師”。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海外華文文學、海外傳播理論教學和研究,承擔完成三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七項省部級課題。在中國內地31種中文核心期刊和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300餘篇論文,出版有《中國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新馬百年華文小說史》、《文化轉換中的世界華文文學》、《美國華文文學論》、《中國和海外:20世紀漢語文學史論》等學術獨著6種、合著11種,主編辭典、大系、論著、教材6種,著述400餘萬字。其所著獲高校教學優秀成果省一、二等獎各一項,省社科優秀成果一、二等獎各二項。曾赴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講學。
目錄
緒論1:生命整體意識和“天、地、人”觀念
緒論2:“邊緣”:文學史的活力所在
第一編“五四”前後文學研究
源頭開掘上的分流:從梁啓超、王國維到魯迅
新舊並存中的本土資源開掘——“五四”前後的俗文學
文化過熟形態中的突圍:海外火種引發的新文學分流
價值預設和實踐偏離:“五四”新文學的矛盾運動
台港和海外:“五四”新文學的應合和背反
大眾傳媒和“五四”時期文學:文化身份、文學建制和文學形態
第二編 戰時八年文學研究
從呼應到融合:世界戰爭文化格局中的中國文學
戰時文學開放性體系的形成:從大陸、台港到海外
斑雜中的圓潤:戰時中國文學的藝術探尋
異族、“他者”:戰時中國文學的一種尋求
本色創作:戰時紅色經典構建的起點
血脈的溝通:從社會心理到習俗、語言——戰時台灣文學的抵抗意識
戰時香港文學:“中原”心態和本地化進程的糾結
後殖民語境中的抗戰時期日占區文學及其研究
《詩領土》社和淪陷區戰時現代派詩歌
戰時中國:現代中國形象完整呈現的開端
家國同構的變異——從“家”的形象看戰時中國文學
第三編 戰後20年文學研究
戰後20年文學初探
“預演”:1945-1949年的香港文學
潛性互動:五十年代後大陸、台灣、香港、海外漢語文學的關係
……
第四編 20世紀後30年文學研究
附錄1:文學史上的王鼎鈞
附錄2:潮汕籍新馬作家的歷史意識
附錄3:學術雙壁:《文學台灣》和《小說香港》
結束語:中國現代文學史“擴展”至20世紀漢語文學史的可行性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