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中拒絕旅行:華人新生代和新華僑華人作家的比較研究

(一)新生代:久遠傳統、歷史中的“出逃” (二)新移民:時代斷裂、文化夾縫中的“出逃” (二)視角越界:跨文化的敘事身份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9月1日)
平裝: 27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0471592
條形碼: 9787500471592
尺寸: 20.4 x 14.4 x 1.8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黃萬華,浙江上虞人。現為山東大學教授、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1982年以來多次評為省、市、校優秀教師、勞動模範,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省一、二等獎,主持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教學之餘,主持承擔三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七項省部級課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120佘篇發表於《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史哲》《中國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53種中文核心期刊、31種CSSCI刊物,30餘篇轉載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出版有《中國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新馬百年華文小說史》《文化轉換中的世界華文文學》《中國和海外:20泄紀漢語文學史論》《史述與史論:戰時中國文學研究》《傳統在海外:海外華人文學與中華文化傳統》《中國現當代文學(五四-1960年代)》等專著8種,主編《美國華文文學論》等5種,參與主編《中國文藝社團流派辭典》等4種,參與撰寫《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中華文學通史》等11種,著述560餘萬字。所著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五項。曾赴美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短期講學。兼任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山東省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教學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內容簡介

《在旅行中拒絕旅行:華人新生代和新華僑華人作家的比較研究》是2004年國家課題“華人新生代和新華僑華人作家的比較研究”的最終成果,已通過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辦組織的5位專家的評審。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是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的整體比較,分6個部分展開。比較了他們在文化取向、原型群落、形象內質、審美情趣等方面的異同,分析了他們在傳統與現代、中心與邊緣、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族群性與人類性、多元化與跨文化等重要創作話題上的異同,不僅揭示新生代、新移民文學的生機、活力,也關注他們面臨的困境、陷阱,由此反映東西方華文文學跟中華文化承接的不同層面。下編是新生代、新移民作家的個案和專題研究。個案研究選擇了陳大為、鍾怡雯、黃錦樹、黎紫書、吳耀宗等有代表性的華人新生代作家和嚴歌苓、盧新華、章平、劉荒田、陳謙、林湄、少君等重要的新移民作家,對他們的創作進行了較全面的考察,凸現他們在多元對話、全球語境中的創作追求。

目錄

前言
上編 全球化語境中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的比較考察
一 “出逃”:身份焦慮中的精神探求
(一)新生代:久遠傳統、歷史中的“出逃”
(二)新移民:時代斷裂、文化夾縫中的“出逃”
二 中國性和中華性:多元文化形態中的身份認同
(一)“中國”身份的強調和對主流文化的進入
(二)“同時擁有”中的“中國性”的豐富性
(三)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矛盾衝突中的抉擇
(四)從“戒奶”到“斷奶”:母體性和超越性的衝突
三 故鄉和異鄉:祖土文化情感和現實生存策略間的矛盾衝突
(一)異鄉飄落和故鄉重建的心境
(二)“故土”和“新土”:現實家鄉和文化故鄉的對話
(三)“古典”意象:母體歸依和生命自審中的原鄉情結
(四)歷史敘事:心靈安置地的新構建
四 “邊緣”和“中心”:放逐中生命歸宿的一種尋找
(一)“邊緣”放逐中的創作心態
(二)新移民:在關注“邊緣”的現狀中構建與中心的對話
(三)新生代:從關注“邊緣”的歷史中開掘“邊緣”的力量
五 多元化和跨文化:傳承和接納中的文化融人
(一)跨文化意識、跨文化敏感和跨文化境界
(二)視角越界:跨文化的敘事身份
(三)跨文化意識中的“異”視野和“異”形態
六 語言原鄉:創作心靈棲息地的尋找
(一)歷史創傷和民族圖騰、南洋幻想的象徵
(二)失語之痛中的身份構建
(三)母語的回歸與交融互動中的身份尋求
下編 多元對話中的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創作論
陳大為:新生代意識的詮釋者
黃錦樹的小說敘事:青春原欲,文化招魂,政治狂想
鍾怡雯:山水兼得,情思雙棲
嚴歌苓:語言的舞者
黎紫書:用文字投射生命無明的角落
吳耀宗:讓小說慢跑的詩人
盧新華:從<傷痕》到《紫禁女
章平:從天涯行吟到追憶往事
劉荒田:世故中的奔走,詩意里的回眸
陳謙:尋找中的激情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