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璽的起源及其發展
中國古璽起源於勞動工具———印模。河南舞陽賈湖史前聚落遺址出土的“十”字形陶印(模)、河南澠池鄭窯第三期文化遺存所出的“田”字邊款圓窩紋陶印(模)是古璽的“雛形”,是我國璽印濫觴期的代表作,距今已8000餘年。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從西安半坡陶器片上的刻畫符號算起,已達六七千年的歷史;如從商代都城遺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說,也有3000多年的時間。中國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商的甲骨文,當時已有人能用刀在甲骨上熟練地契刻成篇的文辭。甲骨文以刀代筆,刻畫爽利,線條潔淨,字形生動,書法峻峭挺拔。到了商代中晚期以後,隨著社會對冶煉鑄造青銅器技術的熟練掌握和運用,人們又開始用“翻砂”和“撥蠟”法在青銅器皿上鑄印出文字。這種鑄造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後代稱之為“金文”。在商代就有了類似於後來印章的一種“印模”,這是當時鑄造青銅器時在上面鑄印圖案和徽記所用的“模子”。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稱之為“金石”,璽印即包括在“金石”里。
古璽是先秦印章的通稱。它的起始期,應在夏商周三代。山東濰坊“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草字雙印紅陶罍”頸部壓印的兩個同文印跡,證明夏代已有文字璽使用。三代以後,“印者,信也”,璽印已成為權力的象徵與憑信。《後漢書·祭祀志》記載:“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
古璽,是商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當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一種人與人往來的憑證和經濟交往的信物,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後來擴大為為表征當權者權力的法物,作為代表政權的標誌,統治人民的工具。那時,官員以佩璽來顯現自己的權力和身份;政權信函往來,則在封口的泥塊上用璽鈐印,以防人偷看。古璽印面文字風格奇特,章法多變。
20世紀30年代中期有三方青銅“商璽”出現,為北京尊古齋黃浚先生所得。當代著名文字學家於省吾先生在1940年出版的《雙劍誃古器物圖錄》中,收有這三方古璽的鈐本照片。相傳這三方古璽出土地為河南安陽殷墟。當代考古學者徐暢考證後認為,它們是商代武丁到祖庚朝諸侯的權力信物。三方古璽共同的特點是:形狀呈方形,都有框線,璽面都有文字,文字安排上重視對稱,富有裝飾性,顯現出粗獷樸素的文字美,凝聚了商代勞動人民的藝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