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用人智慧》由華夏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柯美成,北京文史學者,高級經濟師。曾在全國性報刊發表經濟類文章30餘篇,獲省部級優秀論文獎3項。編著、主編的書籍主要有《中國古代經濟名作註譯》、《文白對照群書治要》《理財通鑑——歷代食貨志全譯》、《荀子解說》,以及《林彪與毛澤東》等。
胡抗美,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胡抗美書學論稿》、《胡抗美詩詞集》、《胡抗美書法集》等。
圖書目錄
再版弁言/1
第一輯 名君詔令
漢高祖 求賢詔/3
漢文帝 策賢良文學士詔/6
漢景帝 令二千石修職詔/10
漢武帝 舉茂才異等詔/l2
漢光武帝 封功臣詔/15
魏武帝 求賢馭人七令/l7
魏孝文帝 定考績明黜陟二詔/23
唐太宗 任賢求諫二詔/26
武則天 以八科取士詔/3l
唐玄宗 重守令四詔/35
周世宗 求諫詔/41
宋太祖 澄清吏治防患未然三詔/45
金世宗 責尚書省除授止限資級二諭/48
明太祖 戒諭公侯外官二敕/51
清聖祖 愛惜人才澄清吏治三諭/60
清世宗 為政以得人為要諭/63
清高宗 著大學士等薦舉言官諭/65
第二輯 名臣奏議
李斯 諫逐客書/69
董仲舒 舉賢良對策(節選)/73
諸葛亮 出師表/79
劉毅 請罷中正除九品疏/83
魏徵 論御臣之術疏/91
張柬之 對賢良方正策(節選)/97
張九齡 重守令疏/l01
陸贄 駕幸梁州論進瓜果人擬官狀/105
論朝官闕員及刺史等改轉倫序狀/106
李吉甫 請汰冗吏疏/121
范仲淹 答手詔條陳十事(節選)/123
包拯 乞不用贓吏疏/137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疏/l39
張浚 論內重外輕之害有八疏/166
許衡 論時務五事疏(節選)/169
張居正 陳六事疏(節選)/180
陳廷敬 請嚴督撫之責成疏/l 88
張之洞劉坤一變通政治人才為先折/l93
……
第三輯 名家論說
附錄用人掌故
序言
《中國古代用人智慧》即將再版,衷心感謝華夏出版社領導以及我的朋友倪友葵編審、責任編輯韓平女士的關愛和賞識。此乃本書之幸、編著者之幸,或亦讀者之幸也。
本書初版原有他序及柯跋各一篇,現撤下。但將原跋主要內容略作修改並移作“弁言”,現就本書編著中有關問題做簡要說明。
一、自古王者多以史作為治之具。《易》云:“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歷代明智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我們黨的幾代領導人,無不十分重視歷史的鑑戒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更明確提出了“鏡鑒歷史”的命題。早在2009年和2011年,習近平就指出:歷史是前人的實踐和智慧之書。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秀文化典籍蘊涵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大道理。領導幹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上,都應該讀點歷史。要學習和借鑑中國歷史上治國理政的豐富經驗。在習近平同志的一再倡導下,各級領導幹部學習歷史、鏡鑒歷史,開始蔚為一代新風。
用人問題自古以來就是治國理政的核心問題。華夏先哲們很早就認識到人才對於國計民生的重要性。從堯放丹朱而禪位於舜,舜殺鯀而舉其子禹,到漢高祖任用三傑而平定天下,唐太宗任用房杜魏馬而致貞觀治世,再到明太祖深情讚美“賢才,國之寶也”,清聖祖反覆告誡“舉賢退不肖”;從管仲對桓公“賢者關乎霸業”,李斯諫阻秦王“逐客”,到魏徵論“御臣之術”,包拯“乞不用贓吏”,再到陳廷敬“請嚴督撫之責成”,張之洞、劉坤一上言“變通政治人才為先”;……愛惜人才、選賢任能、禮賢下士、任賢勿貳、用人之長不責其短、勤於教養百年樹人,以及求言納諫、三考黜陟、懲驕肅貪、澄清吏治、防患未然等等優秀思想,就像一條紅線,貫穿於歷代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的實踐和著述之中,從而形成了華夏文明關於用人的優良傳統。宋代名臣胡瑗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道出了這一優良傳統世代傳承的奧妙。編著《中國古代用人智慧》一書,目的就是要從浩若煙海的古代典籍中,發掘、整理先哲們關於用人的嘉言懿行、名篇名典,弘揚中華民族用人的優良傳統,使讀者從中汲取歷史的智慧,以史為鑑,古為今用,從而把我們今天和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
二、本書以論治求治為經,以人物為緯,著眼於思想、制度、政策、實踐四方面,薈萃了古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關於用人的若干代表作,選輯了歷代關於用人的掌故。全書由四部分組成:第一輯,名君詔令。凡選文為帝王之詔、諭、敕、令等,即通常所說的“聖旨”,收入本輯。其中魏武帝曹操雖並未做過皇帝,但援《三國志》成例,其令亦歸入本輯;第二輯,名臣奏議。凡選文為臣下上奏帝王之表、章、疏、折、狀、書、對策、封事等,收入本輯;第三輯,名家論說。先秦諸子、後世名家之文,及兼為名臣名家而其文非上奏文的,收入本輯;附錄,乃用人掌故。以上各部分選文務求精當,從整體上能真實地體現古代用人的優良傳統,體現古代用人思想與藝術的精華。
三、本書選文一律採用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人民出版社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權威出版社的版本。選文篇目部分採用文章出處原有標題,部分由編著者據文意擬定。屬於節選文並沿用原標題的,第一、第二輯括注“節選”字樣,第三輯和附錄則不加括注。
四、本書初版對選文的介紹採取以下形式:正編三緝各篇選文均由作者簡介、閱讀提示、原文、注釋、譯文五個層次組成,附錄則僅有原文和譯文。其中,閱讀提示儘可能將選文置於特定歷史時期(一個或若干個朝代)的大背景下進行審視,從巨觀和微觀兩個層面,提綱挈領地揭示選文的歷史意義及其學習借鑑價值,力求有利於讀者深刻理解文意,並通過對全書閱讀提示和原文的貫通理解,窺見中國古代用人思想史、制度史和實踐史的大致軌跡。
五、本書初版有“注釋”一項,再版時考慮全書篇幅過大,增加了購書者的經濟負擔,於是撤下。原注釋在一般情況下採取先注字、再注詞的順序;但對屬於引經據典的詞條,則首先註明出典,然後注字、詞。由於本書涉及歷史人物、職官、典章制度較多,注釋中對同一詞條(同一人名、官名、典故等)根據其在文中的重要性不迴避重複,但一般會結合理解文意的需要或時代的變遷,使釋文有所側重、詳略或差別。
六、本書關於數字的用法。對各朝代歷史紀年,同一年號於每篇選文首見處用阿拉伯數字括注公曆,但省略“公元”和“年”字樣,如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唐太宗貞觀二年(728);其後重複出現的相同年號則不再括注。對歷史人物括注公曆生卒年,如漢高祖(前256或247~前195)、諸葛亮(181~234)。書中其他數字一律用漢體寫法。
七、本書譯文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力求儘可能準確轉述原文文意,行文流暢,具有可讀性。歸類輯錄整理古籍,茲事體大,我雖多年樂此不疲,亦時感力有不逮。古文今譯從來批評、讚譽紛紜,本書諒難盡如人意。故特藉此致意廣大讀者:衷心感謝諸君購買和閱讀本書,凡書中錯訛、不當、疏漏之處,敬請不吝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