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炒鋼件
正文
炒鋼是將生鐵加熱到1150~1200℃以上時,在熔池中攪拌,使其中所含的碳氧化,氧化完全則成為熟鐵或低碳鋼;在脫碳不完全時終止炒煉而得到的是中碳鋼或高碳鋼,然後出爐鍛打成器。河南省鞏縣鐵生溝冶鐵遺址發現的煉爐 (爐9),上部已損毀。爐基建在堅硬的生土層上,爐體很小,在地下挖成缶形爐膛,內塗一層耐火泥,爐門向西,爐長0.37米,寬0.38米,殘高0.15米。爐壁被燒成黑色,爐內尚殘存一鐵塊。南陽瓦房莊冶鑄遺址發現類似的幾座煉爐,形制構築方法與鐵生溝者類似,爐底均有鐵塊。河南省方城縣漢代冶鐵遺址也發現了6座這樣的煉爐,均為炒鋼爐,說明這種工藝自西漢時發明後,到東漢時已相當普及。山東臨沂出土的三十湅環首鋼刀、洛陽西晉徐美人刀、南京漢鐵刀、北京順義東漢鐵塊、南陽東漢鐵刀、徐州東漢五十湅鋼劍、陝西後川西漢鐵劍以及鞏縣鐵生溝、鄭州古滎冶鐵遺址中等許多鐵器都已鑑定為炒鋼製品。唐代韓延所撰今本《夏侯陽算經》中記有兩道有關炒鋼的算題:一為計算用6281斤生鐵煉黃鐵(即熟鐵),每斤耗5兩(即損耗31%),計算結果是煉出黃鐵4318斤 3兩;另一道是用這些黃鐵再煉成鋼鐵3508斤8兩10銖5絲,損耗率12.5%。明代宋應星著《天工開物》(1637年成書)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煉鐵和炒鋼的工藝過程。中國漢代炒鋼技術的發明,是煉鋼史上的一次革命,比歐洲早18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