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性審美觀研究

內容介紹

《中國古代性審美觀研究:華夏之魅》是四川雀教育廳人文社科熏點研究基地——四川性社會學與性教育研究中心立項課題《中國古代性審美觀研究》(2006年,XXYJB0619)的主要研究成果。作為審美的一種,性審美是對人類精神的提升,它更多地通過文藝作品傳達出來,為此,《中國古代性審美觀研究:華夏之魅》將對中國古代大量文學作品中存在著的性審美觀予以全面的歷史觀照,發微和考察中國古代性審美觀發展嬗變的歷程,從而追溯和袒露被歷史話語所重重遮蔽的中國古代人類的生命之真、性靈之美,探索和宣示歷代人們在生活之流掩蓋下的愛欲與沉淪、悲苦和歡欣,為建構新時代和諶、融洽、詩意化的兩性關係提供一定的歷史參證。

作者介紹

宋先梅,女,漢族,1971年生,中國語言文學副教授,文藝學碩士,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古典文學、文藝美學研究及當代文學評論。

作品目錄

引論一“性別”緯度在美學研究中的價值和地位第一節眾妙之門——原始思維下的性審美第二節“性”的隱語——性審美的歷史文化內涵引論二中國古代性審美發生的社會背景第一節天壤之夢——地理環境對性審美觀念的滋養第二節麥田守望——農業社會經濟條件下的性審美觀 上篇華夏之魅(總論)第一章兩性視角下中國古代男性審美透視第一節“力量”與“雄健”——中國古代男性審美觀之一第二節“德性”與“才能”——中國古代男性審美觀之二第三節“容色”與“神韻”——中國古代男性審美觀之三第四節“閒逸”與“優雅”——中國古代男性審美觀之四第二章兩性視角下中國古代女性審美透視第一節“秀雅”與“媚態”——中國古代女性審美觀之一第二節“欲望”與“香艷”——中國古代女性審美觀之二第三節“性靈”與“魅惑”——中國古代女性審美觀之三第四節“絕色”與“幻影”——中國古代女性審美觀之四第三章兩性視角下中國古代女性精神的自我書寫第一節一天飛絮東風惡,滿路桃花春水香一女性精神的存在方式第二節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女性精神的投映第三節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女性關於兩性情感的記憶第四節添得隋懷轉蕭索,始知伶俐不如痴——女性人生命運的反思第四章兩性視角下中國古代性審美的價值審視第一節穿越層層的黑暗——女性性別身份的失落與回歸第二節“男子而作閨音”——兩性視角下女性價值認定的錯位第三節關於“意淫”——男性世界對女性價值的重新體認下篇中國古代女性審美觀的嬗變第一章先秦時期第一節原始社會:生命的孕育與母性的光輝第二節春秋戰國:率真自然與妖冶魅惑第三節審美嬗變:生命的力量與性審美的發生第二章漢魏六朝時期第一節漢:“事事四五通”與繁文縟節的修飾美第二節魏晉:“詠絮才”與“林下風”第三節南北朝:麗姬與妖嬙,共拂可憐妝第四節審美嬗變:文化的浸淫與人性之美的閃光第三章唐宋元時期第一節唐:遞葉葉之花箋第二節宋:春著花枝百態生第三節元:春到人間花弄色第四節審美嬗變:對女性命運的關注與男性精神世界的營構第四章明清時期第一節明:險惡處境中生長的“惡之花”第二節清: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第三節審美嬗變:對女性潛意識性心理的揭示和女性美的升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