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始農業
正文
中國遠古時代,在種植業和畜牧業發生後到進入階級社會前,人類為謀取食物和其他生活資料而進行的經濟活動。這種經濟活動使人類從攫取經濟轉變為生產經濟,開創了人類積極干預自然過程的歷史。原始農業作為農業的第一個歷史形態,它的特點是:生產工具以石質和木質為主,廣泛使用砍伐工具,刀耕火種,實行撂荒耕作制,種植業、畜牧業與採集漁獵並存。據現有資料,中國原始農業早在距今8000年以前已在某些地區發生。在中原地區,它大體結束於距今4000年左右夏王朝建立之時,基本上與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相始終,後期已進入銅石並用時代。特徵 中國是世界上農業發生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主要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許多重要的作物如稻、粟、黍、大豆、大麻、經濟林木和茶、漆等,都是中國首先栽培的。中國在原始時代畜牧業已有發展,已馴養了豬、狗、羊、牛、馬、雞等六畜,它們的野生祖先在中國絕大多數可以找到。中國是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
各地原始農業遺址發現了不少石斧、石錛,表明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實行過“砍倒燒光”的耕作方法和撂荒耕作制;但以木、石、骨、蚌為質材的鋤、鏟、耒、耜、等翻土工具出現相當早,尤以使用耒耜為特色,表明中國較早由遷徙的刀耕農業轉為定居的鋤耕農業。這與中國在平坦疏鬆而森林較少的黃土地區和江河兩岸的沖積平原發展農業有關。但無論是較早的洞穴遺址、山前遺址或稍後的江河兩岸階地和台地遺址,都不屬於在大河泛濫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灌溉農業。 中國大多數地區的原始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南方多種稻,北方多種粟黍;家畜飼養處於次要的輔助地位,一般以養豬為主;採集和漁獵仍是獲取生活資料的重要手段,形成農牧採獵相結合的格局。北部和西部以牧養馬牛羊為主的遊牧部落形成較晚。這種情況以及古史傳說都表明:中國是從採集經濟直接進入農業經濟,其間沒有經歷畜牧業經濟階段。
各地區的原始農業 黃河流域 這一地區已知的最早的農業文化是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河南裴李崗文化和河北磁山文化,都位於黃土高原與黃河下游平原交接的山麓地帶,擁有種類齊全的農具,已進入鋤耕農業階段。距今七千到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時期的農業遺址遍布黃河流域,其中有幾萬以至幾十萬平方米的定居農業村落。距今五千到四千年的龍山文化表明,定居的鋤耕農業又有了進一步發展。黃土地區春旱多風、降雨集中於秋季,因而發展了以粟黍為主的旱地農業在磁山遺址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粟和家雞遺骨。甘肅大地灣和西安半坡遺址則發現了中國最早的蔬菜種籽。裴李崗、磁山文化已飼養豬、狗、雞,仰韶文化有欄圈等設施,可能已飼牛。龍山文化又增加了山羊、綿羊等家畜。
在山東和江蘇北部,與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年代相當或稍晚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是與周圍地區有密切聯繫,並具有相對獨立起源的發達的定居農業文化。
黃河上游的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在中原地區原始農業影響下出現的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也是以種植業為主的文化。齊家文化的畜牧業比中原地區還要發達,形成了適於放牧的羊群。齊家文化以後的火燒溝文化逐步過渡到以畜牧為主,成為該地區後來出現的遊牧文化的先驅。
長城以北和甘肅、青海以西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雖然多數或多或少包含了細石器,但經濟類型卻很不相同。其中一部分是以種植業為主,農牧採獵相結合。如以後成為東胡和匈奴活動中心的遼河上游西喇木倫河、老哈河流域和河套地區,這一時期都呈現定居農業文化面貌。另一部分以漁獵經濟為主。只有典型的沙漠草原區的某些遺存,出土物中細石器占絕大多數,可能是屬於遊牧經濟的。中國迄今最早的栽培麥遺存是在距今3800年左右的新疆古墓溝墓葬中發現的。
長江流域 同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國農業文化的搖籃。與高溫多雨、河湖密布的自然條件相適應,這裡較早發展了以稻為主的水田農業。距今將近70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和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了世界上迄今最早的栽培稻遺存。河姆渡遺址還出土大量骨耜(見彩圖),表明當時已進入耜耕農業階段;薏苡和葫蘆的出土則提早了這兩種作物為人們所知的栽培歷史。繼河姆渡文化以後,經過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距今5300~4250年),出現了新的農業工具種類,水田耕作技術有了重大進步。該地區除飼養豬、狗、羊等外,還比較普遍飼養水牛。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出土了以家蠶絲為原料的織物──絹片、絲帶和絲線,在中國和世界上都是最早的記錄。在長江中游的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也有比較發達的稻作農業。 南方地區 廣東、廣西、福建、江西等省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一般發現於洞穴中,並往往疊壓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層之上。距今九千年以上的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出土了磨光石斧、石錛和短杵形石杵等農業工具和迄今國內外最早的家豬遺骨,陶器亦已出現,可作為早期原始農業遺址的代表。在這以後的發展中,形成了河流兩岸台地(崗地)和沿江沿海貝丘遺址這兩種主要類型的農業文化,前者經濟面貌與長江流域大體相似,後者農業雖已發生,但捕撈業在很長時期內是主要的生產部門。
此外,在雲南、貴州、西藏、台灣,都發現了距今三四千年以前的原始農業遺址。
關於原始農業的傳說 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緊接著“作結繩而為罟,以田以魚”的庖犧氏之後,是所謂“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神農氏(《周易·繫辭下》)。神農氏的主要功績是在“嘗百草”過程中發明了穀物的種植,使人們開始擺脫“采樹木之實,食嬴之肉”的生活(《淮南子·修務訓》),又發明了制陶、紡織、醫藥等等。這是原始農業發生和確立的反映。
又傳說烈山氏的兒子柱當了農神稷,能“殖百穀百蔬”,“舜勤民事而野死”(《國語·魯語》)。這是中原地區先民曾從事刀耕火種所留下的史影。
在有關黃帝的傳說中提到,當時人們不但"藝五種",“時播百穀草木”,而且“淳化鳥獸蟲蛾”(《史記·五帝本紀》)。這是古史傳說中關於馴養動物的最早記載,其中蟲蛾當系指蠶一類經濟昆蟲。當時人們已“服牛乘馬,引重致遠”(《周易·繫辭下》),把大牲畜用於駕挽騎乘了。
黃帝時代“破增藪,焚沛澤”(《管子·揆度》),進一步開發低洼沼澤地,防洪排撈問題遂日益突出。活動在黃土高原與華北大平原交接地區的共工氏,是古史傳說中最早用築堤堵截的方法同洪水作鬥爭的部首領,其子句龍被祀為“社”──土地神。至堯舜時代,洪水為患更嚴重,鯀繼續用堵塞法治水失敗,其子禹改用疏導法治水成功,此時人們致力田間溝洫的建設,農業獲得巨大發展。
農業的出現,導致曆法的產生。少皋氏以諸鳥氏司“分、至、啟、閉”的傳說(《左傳·昭公十七年》),是上古時代實行物侯歷留下的痕跡。繼物侯歷以後,又曾“以火紀時”(《左傳·襄公九年》)。觀察日月運行推算曆法據說始於黃帝和堯舜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