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刻不容緩

信仰在哪裡? 經濟騰飛的中國人,你幸福了嗎? 第一章盛世憂思——我們的心靈怎么了/1

基本信息

作 者:童南茜 著
出 版 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編輯推薦

還敢吃什麼?還能愛什麼?還可信為什麼?又能做什麼?
此書告訴你,從現在開始,還有機會。
拯救道德,從我做起,和諧社會,春暖花開。
昨天,你在抱怨嗎?今天,你還在不安嗎?明天,你能安撫內心的焦慮嗎?
信仰在哪裡?底線在哪裡?幸福又在哪裡?
與其等待營救,不如積極自救。
一本書,告訴我們——拯救道德,回歸傳統,創不抱怨的世界,享快樂的人生。
經濟騰飛的中國人,你幸福了嗎?
當信仰=人民幣。
人民幣換來道德無底線
拿什麼才能撫慰焦躁的內心?
此書告訴你,國人根本在哪裡?
放緩快速前行的腳步,傳統的回歸,既是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內容簡介

小悅悅、躲貓貓、伏地挺身、樓脆脆、范跑跑、潛規則……當單個的突發性事件以爆發式狀態撞擊我們的視覺神經時,很多人都在摸著良心自問,幸福在哪裡?道德在哪裡?底線又在哪裡?
一邊自救,一邊圍觀;一邊譴責,一邊逃避;一邊堅守,一邊一再突破底線。是道德貶值了,還是我們墮落了?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五千年傳統道德文明走到今天,是徹底敗落,還是逆流而上?
本書聚焦當今時事熱點,從歷史角度盤點自清代以來中華民族文化遺失清單。通過解讀三百年來傳統民族文化與西方文明的艱難博弈,深度剖析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危機始末,辯證分析了中國傳統道德傳承瀕臨中斷的根本原因。並從原生態民族文化入手,重拾民族文化的精髓,構建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體系,指引當代人走出心靈困境。
不能只做圍觀者!
拿什麼拯救我們的道德,本書已經給了我們想要的答案。

作者簡介

童南茜,資深媒體人士、草根學者,畢業於湘潭大學。有著豐富的社會、人生閱歷,當過農民、做過商人、辦過私企、做過大型軍工企業高管、從事過近10年記者工作,發表深度新聞報導近百篇,目前專注於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近兩年以其新聞記者的敏銳洞察力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加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新解讀,嘔心瀝血成就《中國刻不容緩——拯救我們的道德》一書,為拯救道德吹響號角!

目錄

第一章盛世憂思——我們的心靈怎么了/1
第一節引言——盛世憂思錄/2
第二節概述——中國傳統道德正遭遇前所未有之挑戰/5
一、中國人道德走向危機之起源/6
二、冰山正向我們漂來/8
第三節商德底線:食品安全的背後是人性良知/12
一、基本價值觀的顛覆/13
二、食品安全背後的道德考量/14
三、“化學製造”關乎民族未來身體素質/21
四、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商業道德的血液/23
第四節醫德底線:直面的是人類普世價值觀/26
一、醫德是中西方共尊的普世價值觀/28
二、普世價值觀傷不起/30
三、“良心產業”背後的良心考量/34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盛 世 憂 思
——我們的心靈怎么了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文明歷史的民族。中華傳統文化影響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思維方式、民族心理和行為習慣。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的逐漸衰落以及西方文化的日益滲透,中國人的思維與行為模式發生了劇烈的變遷,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仔細觀察一些中國人的行為,我們驚奇地發現,中國人變了!陌生了!
“醜陋”是一種令人不快的鏡像,也就是人在鏡中自照時所獲得的負面感知。對於一個民族而言,這意味著一種自我反省、批判和改造的能力。當一個民族在某一面鏡子中反射出了令人不快的鏡像時,要選擇直面:“我們是怎么了?我們該怎么辦?”這也正是一個民族自我反省、批判和改造過程的開始。
中國人是不是已經到了要進行深刻的文化與道德反思的時候了?
第一節引言
——盛世憂思錄盛世,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詞,它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安定興盛的時代。它反映了中國人渴望社會穩定、安居樂業的一個理想。事實上,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也的確不乏這樣的盛世,其中著名的如大唐盛世等就一直為後世中國人所嚮往和津津樂道。
今天的中國,無論是國家的統一、政治的穩定、科技的發達、經濟的發展、軍事實力和國家綜合國力的增長,還是人口的激增以及對世界影響力的增強,等等,都足以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今天的中國人當然可以說是欣逢盛世。
但是,今天中國的盛世,在世風世俗尤其是人的價值觀等諸多方面與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盛世相比,似乎都正在發生著某種令人不安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中,最大的莫過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某些核心價值觀的消退和變異,這種變化是十分可怕的,也正是當今中國所遇到的所有問題和矛盾中最令人不安和憂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