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梁曉聲
中華書局 2013年4月出版
開本:16開 (成品尺寸:165×235)
上架建議:暢銷·社科·隨筆
首印數量:20000冊
定價:36元
書號:ISBN 978-7-101-09258-5
作者簡介
梁曉聲,作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祖籍山東榮成,1949年生於哈爾濱,197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代表作品有《今夜有暴風雪》《一位紅衛兵的自白》《年輪》《浮城》《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創作了小說、散文、雜文等一千六百餘萬字。
內容簡介
自序 從“中華書局”想到的
I.公民的底線
( 陽光底下,農村人,城市人,應該是平等的。弱者有時對這平等反倒顯得誠惶誠恐似的,不是他們不配,而是因為這起碼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兒子·母親·公僕和水
貧富論
中國文化需要補課嗎
文明的尺度
百年文化的表情
中國檔案制度質疑
紙簍該由誰倒
看腳踏車的女人
關於“事實”的雜感
世無大國
給自己的頭腦幾分尊重
僅僅譴責是不夠的
問官問法
時間即上帝
巴金的啟示
Ⅱ. 人性的質地
(其實人文就在我們的尋常生活中,就在我們人和人的關係中,就在我們人性的質地中,就在我們心靈的細胞中……)
中國人文文化的現狀
少年初識悔滋味
皇帝文化“化”了什麼?
羞於說真話
關於良心之斷想
關於“跑官”
站直了,不容易
論敬畏
清名
關於張瀾
沉思魯迅
未死的沙威
老駝的喘息
Ⅲ.被撕裂的中國
(中國已經有必要有能力多少關懷一下窮人的生存狀況和命運了,再拖延下去就不是回子事了。此國家大理也,符合社會之仁性也。)
我看我們這一代
關於農民的“真理”
低消費,也瀟灑
嘆北方
萬千說法
醫生的位置
在西線的列車上
那年的北影電影製片廠
中國中產階級,注定艱難
副刊的面孔
城市化進程化什麼?
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嘯
培養一個貴族是容易的
當“交管”撞上“人文”
三份提案
附錄:
文化與和諧社會
——鳳凰衛視第220期《世紀大講堂》演講稿
內容概述
《中國人,你缺了什麼》收錄了梁曉聲1993到2013年二十年間的時評雜文,談及涉獵時評寫作的原因,他表示“傳統作家應該是針對社會問題寫作的”,這本文集正體現出他關心社會民生的一面。梁曉聲形容自己“手握兩支筆”,關注現實的虛構類文字給喜歡讀小說的人看,而非虛構類時評可以直接發表在報紙、網路等多個媒介上,能夠影響更多人。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文壇,梁曉聲是叱吒風雲的人物。1982年《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獲得全國最佳短篇小說獎,1984年《今夜有暴風雪》獲得全國最佳中篇小說獎。有人甚至喊出1984年是“梁曉聲年”。《雪城》、《年輪》同名電視劇風靡全國,讓他逐漸成為知青文學的標桿。知青文學雖只是他創作的一部分,卻足以讓他在中國當代文壇占有重要一席。而近期梁曉聲卻宣布封筆知青題材作品,引發眾多讀者關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對此做出了回應。
新華悅讀:您上月表示對知青題材的小說封筆,為什麼做這樣的決定?
梁曉聲:知青題材很多人都在寫,這很好,但是很多人寫的是回憶錄式的東西,主要表現的是個人命運。每個當過知青、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都認為自己的感受能代表所有知青的感受。我的作品是虛構的,這樣可以超越個人感受的思維模式,這種虛構的寫作方式能把知青與國家命運聯繫在一起,能把知青群體承載起來。到後來,我寫的已經不單是知青了。
人們經常會有認知誤區,會將作家筆下創作的人物和整個群體的形象聯繫起來,但個別人的形象並不能代表整個群體。我的目的是通過寫某些身份的人來反映人性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是什麼樣的,這是基本常識,但常常被忽略。我的作品並不完全反映實際,而是表現我認為好的人格,這是文學應該具有的意義。這時,知青是不是知青已經不重要了。有人說我的作品是知青題材,在我看來不是,他們就是一群曾經是知青的青年人,而並不是只局限於這種身份。
新華悅讀:《年輪》、《返程年代》等作品原本都是您專門創作的電視劇劇本,為何選擇專門創作劇本而不是根據小說作品改編?
梁曉聲:我個人想在電視劇方面多做些工作,即使不能寫了我也願意作為電視劇的顧問。因為電視劇客群更廣,如果寫的好,一家人都會看。我希望用一種有更廣客群的載體傳遞我秉持的文學理念。現在電視劇中太多權謀、鬥爭的元素,我希望我能在電視劇中傳遞更多的正面能量。
新華悅讀:近年您出版的作品《鬱悶的中國人》、《忐忑的中國人》、《中國人,你缺了什麼》將視角投向了中國人的生存狀態,尤其是國人的焦慮感。您認為這種焦慮感從何而來?
梁曉聲:我們中國人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的生存狀態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過去大家的生活基本是一樣的,生活、工作的流動性不大。這種關係決定了即使沒有宗教信仰和文化的影響,民間做人的原則約束了幾乎每個人。如果違背了,沒有地方逃。如果不表現好的一面,聲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在今天,鄰居、單位的關係被打破了。如果環境不合適,可以轉身離開,這種流動性讓人的關係變得疏鬆,每個人對自己的要求都變得比較低,結果就產生了更多違背道德的行為,但當事人不用因此承擔太多的責任,人文環境逐漸就變得比較差。
另外一個就是社會分配問題。原來我作為北影廠新的大學生被分到筒子樓里,我的房間只有10平米,但我父親覺得我很幸運,因為當時的左鄰右舍在一樣的樓里住了二十多年,全家的房子也比我的大不了多少。當時社會差距沒有現在這么大,當然,也不能說那樣的時代有多好。但現在我們身邊的人會發生很多突然的變化,有些變化是機遇,而有些是潛規則。當社會潛規則改變命運幾率太大的時候,肯定會讓人感覺到不愉快。最大的不愉快還是在於腐敗,包括被擴大的、言傳的例子太多了。這些負面信息直接抵消掉了讓我們生活質量提高的那部分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