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兵團隸屬於第四野戰軍建制,1948年12月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二兵團改編而成。第二兵團的前身是原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二前方指揮所。
1947年秋,東北夏季攻勢後,冀察熱遼軍區成立前方指揮。1948年4月,冀察熱遼軍區前方指揮所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二前方指揮所。同年9月初,第二前方指揮所改稱第二兵團,指揮冀察熱遼獨立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師及騎兵師和炮兵旅參加了遼瀋戰役。隨後由該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參謀長黃志勇率領第四、第十一縱隊及3個獨立師和騎兵師組成先遣兵團,奉命入關,參加平津戰役。1948年12月,第二兵團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政委肖華,第一副司令員李天佑,第二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彭明治,政治部主任劉道生。1949年3月,第四野戰軍整編後,第十三兵團轄第三十八、第四十七、第四十九軍。
第三十八軍 軍長李天佑(1949年6月後為梁興初),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梁必業,副軍長兼參謀長曹里懷(1949年5月後由賀東生繼任),轄第一一二、第一一三、第一一四、第一五一師。第三十八軍原是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一縱隊,下轄第一師(由原山東第一師編成)、第二師(由原山東第二師編成)、第三師(由第七縱隊第十九旅編成)。1948年1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
第四十七軍 軍長梁興初,政委周赤萍,參謀長黃偉華,政治部主任孔石泉,轄第一三九、第一四O、第一四一師,原系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縱隊。1947年9月,以東滿獨立師和民主聯軍直屬第一、第三師在東滿敦化正式編成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1948年1月,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縱隊。同年11月,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七軍,以後又增編第一六O師,共4個步兵師。
第四十九軍 原系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二縱隊。1948年3月,以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二、第四、第五師編成第十二縱隊,司令員鍾偉,政委袁昇平,副司令員熊伯濤,參謀長王亢,政治部主任陳志芳,轄第三十四、第三十五、第三十六3個師。9月,參加遼瀋戰役,11月,第十二縱隊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九軍,領導成員基本未變,轄第一四五、第一四六、第一四七和第一六二4個步兵師。
平津戰役後,起義的國民黨軍第四兵團部被編入第十三兵團。1949年7月,十三兵團參加宜沙戰役。8月,第三十九軍撥歸第十三兵團指揮。9月,參加衡寶戰役。l0月,參加廣西戰役。同年12月9月,廣西省軍區成立,第十三兵團部兼廣西軍區機關。
1950年4月,第十三兵團番號撤銷。
1950年7月13日,根據韓戰的形勢,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以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李聚奎為後勤司令員。
並決定重組十三兵團。以十五兵團領導機關為基礎重組十三兵團領導機關,以鄧華為司令員,賴傳珠為政治委員,解沛然(解方)為參謀長,杜平為政治部主任。第十三兵團下轄三十八、三十九、四十軍。
以第十三兵團(第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第四十二軍,炮兵第一師、二師、八師和一定數量的高射炮兵、工兵、戰車部隊組成東北邊防軍。
但由於粟裕病重請假不能到任,東北邊防軍的領帥機關並未組建。7月22日,周恩來、聶榮臻建議:由於“粟裕、蕭勁光、蕭華均一時難以到任,建議東北邊防軍"先歸東北軍區高崗司令員兼政委指揮",邊防軍司令部待"粟、蕭、蕭去後再成立";李聚奎到東北後即兼任軍區後勤部長,所帶之後勤機構即合併到東北軍區後勤部。這樣處理,部隊指揮既可免生脫節現象,供應也較容易解決。二十三日,毛澤東批:"同意"。
1950年10月8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彭德懷為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待命出征。
由於此前沒有建立東北邊防軍領帥機關,因此彭德懷決定,以十三兵團機關改做志願軍領帥機關,並建議中央軍委:任命十三兵團司令鄧華兼任志願軍副總司令、副政委,十三兵團副司令韓先楚、洪學智兼任志願軍副總司令,十三兵團參謀長解沛然(解方)兼任志願軍參謀長,十三兵團政治部主任杜平兼任志願軍政治部主任。
至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向朝鮮境內開進,志願軍增編第五十軍、第六十六軍。
後來,隨著戰事進行,第三兵團、第九兵團、第十九兵團、第二十兵團、第二十三兵團等兵團等先後改編為志願軍,陸續入朝參戰。1953年朝鮮停戰後,原第十三兵團主官鄧華、韓先楚、洪學智、解方、杜平等陸續調離志願軍並回國改任其他職務,但始終沒有再任命第十三兵團主官,直到1959年1月,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建制均被撤銷。第十三兵團領帥機關一直也沒有再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