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作者:何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8-1。

基本信息

簡介

作者是我國抗戰史研究的著名學者。本書吸收了近年來抗戰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突破了以往僵化的思想觀念和政治禁區,突出了抗日戰爭最本質的特點是它的人民戰爭的性質,反覆論證了中國抗戰的進步性,正義性和人民性,正確解說了國共關係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和實踐,全面評介了正面場和敵後戰場的關係及其在全國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完整地構築了全民族反侵略戰爭的整體框架。尤其是作者有關社會歷史“慣性”的論述,對我們今天認識中日關係等國際問題,有很重要的參考作用。

目錄

序 言

第一編 日本侵占中國東北與中國抗日救亡

一、日本大陸政策及其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1.日本大陸政策的歷史淵源

2.明治大陸政策與第一次中日戰爭

3.東方會議與昭和大陸政策

4.“田中奏摺”出籠風波及其以後

二、九一八事變與中國局部抗戰

1.日本侵占東北及其殖民政策

2.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

3.一二八事變與十九路軍上海抗戰

4.長城抗戰和華北事變

三、20世紀30年代中國政局演變

1.民主抗日運動的蓬勃發展

2.國民黨內部分化與反蔣抗日勢力的興起

3.西安事變和國內和平之初定

四、國際形勢與外交政策

1.單邊獨走的日本外交與遠東國際關係

2.歐美對日政策的變化

3.國民政府的外交

五、國共合作局面的初步形成

1.中國共產黨政策的轉變

2.國共兩黨關於合作抗日的談判

3.國民政府的抗戰準備

六、日本法西斯體制及全面侵華戰爭的準備

1.日本法西斯國家體制的確立

2.1935年以來中日關係的“調整”及其失敗

3.全面侵華戰爭的準備與發動

第二編 舉國抗戰與全國抗戰局面的確立

一、全國抗戰局面的確立

1.盧溝橋事變與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2.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成立

3.抗戰戰略方針及基本戰略格局的形成

二、抗戰初期戰略防禦作戰

1.華北戰場

2.東南戰場

3.徐州戰役和武漢戰役

4.抗戰戰略防禦作戰的意義和經驗教訓

三、中國共產黨的軍事戰略方針與持久戰理論

1.洛川會議和《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2.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戰略原則

3.毛澤東的持久戰理論

四、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地民眾抗日鬥爭

2.八路軍在華北的戰略展開和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3.發展華北平原游擊戰爭

4.華中抗日游擊戰爭與新四軍的戰略展開

第三編 戰略相持和兩個戰場的戰略關係

一、轉入戰略相持階段的中國戰局

1.《抗戰建國綱領》的制定與國民參政會的召開

2.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對發展全面抗戰的部署

3.武漢失守前後日本侵華政策的演變

4.國民黨內的“和平”傾向及汪精衛集團叛國投敵

5.兩個戰場的形成和持久抗戰戰略格局的奠定

二、遠東國際關係與中國的外交方略

1.西方各國對日本的二重外交

2.歐戰爆發後的國際關係變化

3.日汪條約與日蔣秘密媾和談判

4.國民政府的抗戰外交與爭取外援

5.中國共產黨的對外政策主張

三、正面戰場的戰略方針及主要戰役

1.國民政府的戰略方針及戰區調整

2.正面戰場主要戰役

四、敵後戰場的擴大和人民抗臼游擊戰爭的發展

1.陝甘寧邊區的鞏固和建設

2.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發展

3.交通破襲戰與八路軍“百團大戰”

4.新四軍及華中抗日根據地的發展

5.華南抗日游擊戰爭的發展

6.東北抗日聯軍游擊戰爭的堅持

五、國共關係中的磨擦與調整

1.國民黨限共政策及各地反共磨擦

2.中國共產黨的反磨擦鬥爭

3.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與實現華北分區抗戰

4.皖南事變和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

5.1941年以後的國共關係

六、日本南進戰略和1941年的中國戰場

1.日本的外交困境及蘇美對日綏靖政策的破產

2.日本的戰略調整和對華長期作戰方針

3.1941年的中國正面戰場

第四編 中國參加同盟作戰與敵後軍民的艱苦奮鬥

一、太平洋戰爭爆發與中國參加同盟國家作戰

1.日關開戰後的國際戰略格局

2.中國戰區的建立及其作戰方針

3.中國軍隊對盟軍的戰略配合及其主要戰役

二、日本對華新政策及其戰略困境加劇

1.盟軍轉入戰略反攻和日本對華政策、戰略的再失敗

2.日本對華戰略的改變

三、中國大舊地位與同盟外交

1.關於廢除美、英對華不平等條約

2.謀求大國地位的中國外交

四、敵後軍民的艱苦奮鬥和人民游擊戰爭的深入

1.抗日根據地嚴重困難和中共堅持敵後持久抗戰的方針

2.八路軍和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反“掃蕩”、反“蠶食”鬥爭

3.新四軍和華中抗日軍民的反“掃蕩”、反“清鄉”鬥爭

4.華南敵後抗日游擊戰爭的堅持和發展

5.人民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

五、1943年以後的正面戰場

1.日軍對正面戰場的牽制性進攻

2.豫湘桂戰役

第五編抗日戰爭與中國社會復興

一、中國共產黨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理論

1.關於三民主義與新民主主義問題

2.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

二、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及社會改革

1.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

2.減租減息,發展生產,加強根據地經濟建設

3.精兵簡政,加強人民武裝建設

4.共產黨的整風運動及統一領導

三、國民黨的戰時經濟政策及大後方的社會危機

1.國民政府的戰時經濟政策及大後方經濟的凋敝

2.國民黨統治的腐敗和政治危機

四、中國民主運動與民主黨派的發展

1.民主憲政運動與中國民主黨派“

2.大後方民主運動的發展

五、民主聯合政府與兩種中國之命運

1.抗日戰爭後期的國共關係

2.1944年的國共談判及民主聯合政府的提出

3.美國介入中國政治及其扶蔣反共政策

4.兩個中國之命運的宣言書:中共七大與國民黨六大

第六編 抗日戰爭的勝利

一、窮途末路的日本軍國主義

1.“絕對國防圈”的破產

2.日本社會經濟的全面崩潰

3.東條內閣倒台

二、緬北、滇西反攻與正面戰場作戰

1.緬北、滇西反攻作戰

2.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收縮和敗退

三、敵後戰場的局部反攻

1.抗日根據地軍民的攻勢作戰

2.加強部隊整訓,提高戰鬥力

3.“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

4.開闢新戰略區,爭取大反攻戰略先機

四、雅爾達會議與波茨坦公告

1.日本帝國“大廈將傾”

2.雅爾達會議關於遠東問題的決定

3.聯合國大會的召開

4.波茨坦會議及其公告的發表

五、日本投降與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

1.美國核子彈轟擊和蘇聯出兵中國東北

2.敵後抗日軍民大反攻

3.日本無條件投降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第七編 善後戰爭:審判戰犯與簽訂和約

一、審判日本戰爭犯罪

1.東京審判

2.國民政府南京審判

3.中國政府1956年瀋陽、太原審判

二、舊金山會議及對日本的單獨媾和

1.美國占領初期的對日政策

2.美國單獨對日媾和方針

3.舊金山和約的簽訂

4.“日台條約”的出籠

三、中日兩國關係正常化與和平友好條約簽訂

1.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2.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

後記

參考書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