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品戒】
為大乘戒三種受戒之一。
介紹
諸佛菩薩入滅後,於千里之內擇其先受戒之菩薩,依之受戒而得相傳之正法戒,稱為中品戒。
歷史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二四·一○二○下):‘佛子!受戒有三種受。(中略)二者,諸佛菩薩滅度後,千里內有受戒菩薩者,請為法師,教授我戒,我先禮足,應如是語:“請大尊者為師,授與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
為大乘戒三種受戒之一。
諸佛菩薩入滅後,於千里之內擇其先受戒之菩薩,依之受戒而得相傳之正法戒,稱為中品戒。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二四·一○二○下):‘佛子!受戒有三種受。(中略)二者,諸佛菩薩滅度後,千里內有受戒菩薩者,請為法師,教授我戒,我先禮足,應如是語:“請大尊者為師,授與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
戒(sãla):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義,通常也指道德規範、好品質、良善的行為、佛教的行為準則等。戒有時也作為學處的別名,如在家學處包括五戒(...
戒(sila) 詳細釋義 基本字義 漢英互譯 典故三壇大戒為漢傳佛教出家僧人受戒儀式;依初壇、二壇與三壇正授,分別得到沙彌(尼)戒、具足戒、菩薩戒的戒體。
儀式簡介 相關內容佛經名,姚秦羅什最後譯出梵網經中之菩薩心地戒品第十,為二卷,題曰梵網經盧遮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
簡介 佛經全文‘戒體’指經由作禮乞戒等儀式所引發的內心持戒功能。也就是指受戒後所產生的防非止惡的力量;它是佛教所謂的一種拘束內心且持續存在的神密效力。
基本簡介 參考資料 文獻記載 各派學說 注釋燒戒疤,又稱燃頂。受戒時在頭頂上燃上九個或十二個香疤,因為是在受戒時燃的,故稱戒疤,是漢僧受戒的一種標記。燃頂燒香疤的作法,有大乘經論作為依據。關於其起...
簡介 引述 歷史起源 規定 誤解三聚淨戒是總括大乘菩薩一切戒律的三個分類,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三聚淨戒這個名稱最初見於陳、隋之際天台家等有關著述,但其內容早已見諸譯籍。
三聚淨戒簡介 發展 精神境界、中品纏,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上品纏犯,即名為舍。若諸...棄捨別解脫戒。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乙、四十三輕戒...
《瑜伽菩薩戒本》 甲、菩薩四重戒 乙、四十三輕戒 攝善法戒 攝眾生戒《梵網經菩薩戒》,大乘佛教菩薩戒律之一,於公元401年,由鳩摩羅什譯成中文,僧肇譽之為“萬法之玄宗,眾經之要旨,大聖開物之真模,行者階道之正路。”
戒本簡介 梵網經序 菩薩戒序 十條重戒 卌八輕戒比丘戒,梵語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語同。音譯鄔波三缽那。意譯近圓,有親近涅盤之義。又作近圓戒、近具戒、大戒。略稱具...
簡介 經書記載 第十一世 大戒 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