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
中和鎮前身為水龍區(後為中和區),20世紀60年代三都縣的5個老區之一,原來區公所駐地在水龍(水龍鄉),70年代初,區公所(後為中和區)搬遷到中和,下轄水龍鄉、地祥鄉、安塘鄉、塘州鄉、中和鄉等五個鄉。1991年實行“撤、並、建”(撤區並鄉建鎮)後,中和鄉(含原屬水龍鄉的西洋村)並建為中和鎮。由於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馬尾繡刺繡技藝基礎,中和鎮於1995年被 黔南州命名為“水族馬尾繡藝術品之鄉”、2010年3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族馬尾繡技藝》傳承基地” 。
特色產業
中和鎮金鳳凰馬尾繡工藝坊
為開發利用好水族馬尾繡工藝這一寶貴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精髓,打造“民族文化旅遊城鎮”,提高“中國水族馬尾繡藝術品之鄉”的品味。8月8日,在中和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鎮第一家集“產、展、銷”一體的金鳳凰馬尾繡工藝坊隆重開業。
該工藝坊分為兩樓一底共200平方米。其中,一樓為銷售展廳;二樓為材料倉庫;三樓為作坊車間。主要經營包、鞋、領帶、繡片、皮包、衣服等馬尾繡工藝品。該作坊已投入30萬元,共有12台裁剪機及20名技術人員,設施完備,規模龐大。主要進行來料加工及訂做各種馬尾繡工藝品。
中和鎮馬尾繡
中和鎮馬尾繡為進一步搶救、保護、挖掘、傳承和弘揚馬尾繡這一水族特有的民族精美刺繡工藝,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中和鎮於2010年8月及時啟動了馬尾繡傳承、保護與開發項目,該項目正實施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該項目分三年實施,總投資61.22萬元,其中:申請國家資金60萬元,鎮政府自籌1.22萬元。主要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及人員培訓兩方面進行,一是建設馬尾繡加工房,購置產品深加工設備。投入資金16萬元建設成了200平方米加工房,併購置了2台平縫機、1台繡花機及裝裱設備等,圍繞市場需求,結合該鎮“民俗文化旅遊城鎮”建設需要,有針對性地開發旅遊產品。二是開展馬尾繡技能及行銷培訓。組織廣大馬尾繡愛好者學習馬尾繡精品製作和銷售,2011年以來,共舉辦了製作技能、行銷等培訓班2期,每期100人,每期時間7天。重點對馬尾繡圖案設計、圖案繪畫、色彩搭配、圖案剪貼技術和馬尾繡服飾、荷包、飾品製作等進行了培訓。
該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帶動該鎮旅遊業的發展,增加民眾收入,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社會、生態、經濟效益顯著。一是社會效益。傳承、保護和開發馬尾繡這種具有鮮明的水族特色和廣泛深厚的民眾基礎的古老的製作技藝,對於展示水族人民民眾的創造力,研究水族民族文化發展史,促進民族團結,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均有著特殊的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二是生態效益。對“水族馬尾繡”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傳統原生態藝術的傳承,將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進程,喚起少數民族民眾對傳統文化保護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徹底解決文化生態保護與經濟成長的協調發展和良性循環。三是經濟效益。該項目的建成,將有力帶動該鎮旅遊業的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加民眾收入,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
該項目的實施,耗資大,建設期長,由於國家補助資金及該鎮財力有限,實施起來還比較困難。為保證項目後期開展效果,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堅持邊實施、邊籌資的原則,力保項目順利實施。
當地特產
水族“魚包韭菜”
關於“魚包韭菜”水族民眾有這樣優美動人的傳說:水族的祖先原來是居住在江河湖海邊上,一日三餐由魚蝦,後來由於洪水成災和戰亂,疾病像陰雲一樣籠罩著水鄉大地,他們被迫向黔桂邊界遷徙。臨走前先祖們採集了九種草藥和魚一起製成了一種能治各種疾病的良藥並作為路上的食品。後來他們定居在雲貴高原南坡的都柳江和龍江上游,隨著歲月的流逝,水族人民用九種草藥和魚製成能治各種疾病的藥方失傳了。水族人民為了表達對祖先的懷念,就用韭菜代替失傳的九種草藥,製成了佳肴“魚包韭菜”來祭祖、待客,並一直相傳至今。
端節是水族人民最隆重而盛大的年節。每年水歷十二月(即陰曆的八月)至次年的二月上旬(即陰曆的十月上旬)水鄉各地秋收過後,每逢亥日各地區水族同胞分批“過端”。在戌日的晚上和亥日的早上,每家每戶都要舉行莊嚴、隆重的祭祖活動。“過端”祭祖時“魚包韭菜”是必備的供品,所以水族人民有“無魚不成年”的習俗。但在“過端”祭祖時是要忌葷的,但忌葷不忌魚蝦。水族人民這種“忌葷不忌魚”的習俗在其他民族中是很少見的。
烹製方法
烹製“魚包韭菜”是選用鮮活的1—2斤重的鯉魚或草魚,去鱗、去鰓後,沿背部剖開,但腹部相連,除去內雜後清洗乾淨,酒上醇香的九阡酒,拌上葷蔥、大蒜、生薑、糟辣,加上少量食鹽,然後再將洗淨的寬葉韭菜、廣菜充填在魚腹內,將兩半魚合攏,用糯米稻草扎牢,放入大鍋內清燉或大甑子中清蒸,約幾個小時後取出即成。“魚包韭菜”味道酸辣鮮美,魚肉細膩柔嫩,魚骨酥脆清香,爛而不糜,香而不濁,即使在大熱天擱置三五日也不會變味。
醫用價值
“魚包韭菜”也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因為韭菜是水族人民用來治療外傷的常用藥物之一。在三都水族自治縣的九阡、水龍等地、水族民眾就常用韭菜配上其他藥物治療骨折、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有的用細葉韭菜和螃蟹一起搗爛取汁塗患處,來治療生漆過敏。有的用野生韭菜切碎蒸雞蛋,用來驅除蛔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韭,生則辛而散血”。看來用韭菜治療外傷諸症是有一定道理的。韭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礦物質鈣、磷、鐵以及大量的纖維素,能調節和營養、刺激腸胃、增進食慾,加上魚本身的營養價值,所以“魚包韭菜”當然有保健、食療的作用。“魚包韭菜”包涵著豐富的水族人民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內容,又有著獨特的烹製工藝、特殊的風味和食療功能,因此,說“魚包韭菜”是水族的第一名菜式當之無愧的。
聚居在以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為中心及其鄰近地區的水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喜食糯米食品、喜食魚、喜吃酸辣、喜喝酒的飲食特點。其中魚則是水族人民祭祀祖先、過端、待客的席上不可缺少的必備佳肴。而用獨特方法烹製的“魚包韭菜”則是水族的第一名菜,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奇特的文化內涵。
民族文化
水書--中和鎮的水書文化水書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她記載了水族先民遺留下來的曆法、天文、地理、原、民俗、哲學等信息的文化典籍。中和鎮的諸事離不開水書,除喪葬、始嫁、起造外,兒童入學、出行、生產、吃新米等都要擇吉避凶。據調查,中和鎮有十幾位知名水書先生。這些水書先生分別是 楊勝帆 、石占坤、石海數、石國章、陸志、 陸光挺等。常幫助民眾擇日用事。水書先生石吳還掌握了一套“布經”,誦讀,為當地民眾服務。這些水書先生德高望重,頗有名氣,在村寨中享有威望。
水族端節
簡介
水族端節端節,水語稱為“借端”。“端”,意為“歲首”或“新年”;“借”,意為“吃”。因此,端節亦可直譯為“吃年”,意為“過年”。又因水族的這個年節的日期以水歷為準,水歷把九月作歲首,歲首要過年,端節就定在九月初九日,通稱“水年”。分散居住的彝胞,為方便互相走訪,也有按地域約定時日過端節的。
端節(水年)是水族人民辭舊迎新、祭祀祖先、慶賀豐收和預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滿的傳統節日。節日前夕,水族人民舂新米,釀新酒,縫新裝,籌備各色食品、果品,以備祭祖待客之用。除夕夜,人們將銅鼓或大皮鼓懸於庭中,盡情敲擊,以示辭舊迎新。初一凌晨,各家設素席,祭品有魚(水族把魚看作素菜)、新糯粑、新米飯、新米酒、豆腐、筍乾、南瓜、花生、水果、糖、青菜等。其中尤以清蒸或清燉“魚煲韭菜”和“炕(烤)魚”為必不可少的祭品。水族民間有“無魚不成年”的說法。初一早上,家家戶戶殺雞宰鴨,準備豐盛的酒菜迎候登門拜年的客人。節間,各村寨還舉行“趕端坡”的娛樂交際活動。“端坡”會上,人們盡情賽馬、鬥牛、斗鳥進行各種歌舞活動。在廣西的南丹、環江、河池、宜州、融水等地居住的水族過“端節”民俗甚濃。
由來
水族端節是以水書水歷推算出來的,從頭至尾長達49天,是世界上延時最長的節日,又叫“瓜節”,水語稱“借瓜”或“借端”。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水歷將一年也分為12個月和四季,但把農曆九月作歲首,農曆八月當歲末,以十二地支記日,水歷每年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每逢亥日,各地依傳統分批過節,要分7批(古代分9批)才能過完。端節保留著水族古代氏族部落慶谷熟、過新年的遺風。
重要性
水族的曆法和端節,準確詮釋了漢字“年”,“谷熟也”的本義。因谷熟而舉行的慶典,古代稱為過年。分析水族古文字"年",稻作文化無不滲透其間,上下彎拐橫畫表示收割的刀具,指摘刀、鐮刀;中豎,表示兩個收割期之間的間隔,指水稻生長的一個周期,即一年;中橫,表示均分一年為兩季的中點。而把一年分為冬夏兩季,這是古水歷的顯著特點。水歷年終12月,正是谷熟的秋收時段,端節也成為了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聚會親友的節日。
傳說
相傳,在很古的時候,水族人背著銅鼓,扛著鋤頭犁耙成群結隊地去逃荒,可是到廣東和廣西都沒有辦法安定下來,搬到哪裡都不合心。大伙兒正在發愁的時候,天上飛來了一群諾仙術(諾仙術是水語中的一種鳥名,估計是鳳凰)。大家想,諾仙術肯定是來給大家帶路的,就跟著它走了。諾仙術順著大河向上飛,水族人也就隨著它的影子往大河上流搬家,到了岔河口的地方,諾仙術不見了。走哪裡好呢?這裡人們又看見左邊一條河裡有條巨龍在游,人們說龍是吉祥的動物,就朝著左邊的河谷往上搬。大隊人馬走了,有些掉在後面的人來到岔河口,看見兩條河的沿岸都是山青壩子平,就沿右邊的河谷往上搬了。
大隊的人馬,不知道走多久,過了膽住(廣西的南丹一帶),來到三洞一帶。人們看見這裡沒人住,還有好壩子,就打算在這裡住下。因為怕地盤小,住不下那么多人,又分頭到方圓三四百里的地方去察看。看到這些地方都不錯,就分開在這一帶安家。人們有了落腳地,總還是懷念老家,於是來到三洞拱登(祖公)的地方,商量往後過日子的事。大家議定三年後的水歷年底,都到三洞地方團聚。
三年過去了,人們帶著各種各樣豐收的果實來到三洞團聚,這時候,突然開來了一隊穿著古怪的人馬,拿著梭鏢、弓箭、砍刀和長矛圍攏來,說這一帶是他們祖先開發的,還說到處都埋有金銀財寶,硬要水族全部搬走。水族人說,那你們把埋藏的寶貝挖出來對證吧。那群人哪裡挖得出來,於是,雙方爭過來吵過去,最後動起手來。這天不是水族人團聚的日子么?大家人多,又有煮好的飯菜,於是便和那隊人馬來了個車輪戰,結果保住了這片土地,可是自己也死了不少人。大家連夜把戰死者安埋,拿包韭菜的燉魚來祭奠,讓他們的魂靈品嘗老家的美味,好生在新的疆土上安息。
中和鎮民族特色建築這一夜,拱登做了個夢,夢見一個頭髮鬍子全白的老人對他說:“你們水族開闢這片土地,有人不服氣。他們打不贏,準備明天早飯後放瘟疫來毒害你們。早飯後,你們全部爬到那團怒姑端的山坡上去,傍晚回來就沒事了。”第二天,早飯過後,人們扶老攜幼爬上了那團怒姑端的山坡。到了坡上,大人們情緒還好,小孩則有的哭有的鬧,帶出來的馬也是有氣無力。於是大家就在一起在坡上賽馬,這大概就是端節賽馬的由來。太陽下了山,大家回到壩子上,見沒拉走的豬羊雞鴨都中瘟死了。
從此以後,每逢水歷年底,人們都從四面八方抬著果實來三洞地方團聚。大家懷念死去的戰死者,頭一晚和第二早,總要擺上祭品。一個家族擺一大攤祭品,大伙兒高興了,就你拉我來吃飯,我拉你過來喝酒。人太多了,轉都轉不開,只好從頭到二,一攤一攤的品嘗。大人們吃酒,小孩子吃一坨糯飯就飽了。大人們為了不讓小孩子掃興,就把供祭的各種糖片、瓜果散發給他們,還把銅鼓和木鼓吊起來讓他們打著玩。早飯後,怕有人又來下瘟疫,便上那團怒姑端的坡上去賽馬。久而久之,這些活動就成了水族端節的過節習俗。
這事兒還沒完,因為每年都抬著祭品往三洞跑很不方便,於是有人提議說年年都攏在一個地方團聚不好,應該讓大家輪流去各地看看,有人又提出把端節分開來過。最後,大家都同意分期分批來過端節。拱登抓了一簍活鯉魚屯在水裡,叫各支家族派一個人去抓魚,誰抓的魚最重,誰先過節。住在內外套地區的老大哥抓的魚最重,就過第一批,下邊抓到的魚重量不一致,就按魚的重量來排先後過節。這樣,拉佑、水東地方就過第二批,水婆、天星和水龍過第三批,三洞和中和過第四批端節。
定完順序選日子。拱登說“我們能在這裡找個窩子,全托遠祖的洪福,遠祖過世的那天是狗場日(戌日),豬場天(亥日)安埋,就過豬場天,一輪一輪往下推。”剛排完,水潘家族來了,他們受了旱災,大家都很同情他們。水氣地方的寨老開玩笑地說:“水潘受災,我們幫不了忙,要是他們願過端,只要拿十二條白水牛來,我們就賣端節給他們過。‘水潘家聽了,悄悄派人回來湊了銀錢,買得十二條水牛來。水氣寨老一見,說話算話,還真把端節賣給了水潘。可是和水氣同一批過端節的水婆認為不吉利,就是不同意水潘和他們同過。於是,拱登就選祖太過世的午日來給水潘過端。這樣,在第三、四批端節間,就增加了水潘的端節,端節成了五批。
後來,因為水族人的不斷繁衍遷移,端節增為八批。就這樣,每年水歷十二月到新年正、二月,水族百姓都來往走親串寨,歡度端節。端節一代傳一代,一直傳到了現在。
主要活動
端節主要活動為祭祀和賽馬。節日期間,銅鼓聲此起彼伏,悠揚的歌聲和蘆笙調從早到晚迴蕩在翠竹掩映的竹樓里,水鄉山寨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祭祀
祭祖分別在除夕夜和大年清晨進行。除夕與初一相連的兩頓飯忌葷食素,惟獨魚不在禁用之列。水族祭祖的魚叫"魚包韭菜",是將韭菜、栗仁等塞滿魚腹後,燉煮或清蒸而成,祭祖之後便可食用。
賽馬
賽馬則是端節的最高潮,時間都在亥日(相當於漢族春節大年初一)午飯後進行。賽馬活動有固定的場所,叫“端坡”或“年坡”,人們吃過年酒後便成群結隊地從各村寨趕來這裡,端坡頓時人山人海。青年人趕端坡不但為了看賽馬,還把這盛大的聚會看成是物色情侶的好機會。
賽馬之前也要舉行一個簡便的祭典。寨老要在端坡上設一供席,上擺各種各樣的祭品,隆重祭祀開闢端坡的祖先。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主祭,長老佇立桌前神情肅穆,端著斟滿酒的酒杯,口中念念有詞,大多是對祖先的懷念和吉祥如意的話語,祈求保佑端坡賽馬活動平安無事,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祭典完畢寨老躍身上馬在跑道上遛上一圈,方宣告賽馬開始。水族的賽馬形式非常獨特,叫做“擠馬”。當指揮者一聲號令,騎手揚鞭策馬,在山谷互相衝闖,在抗爭中擠出山谷向坡頂衝去,誰先到遠坡頂,誰就是勝者。
端節堪稱是歷時最長、批次最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年節。登高賽馬活動是南方民族年節中獨有的現象。同時,端節是水族鬥牛舞、銅鼓舞、蘆笙舞、對歌等諸多民間藝術起源、傳承、發展的重要文化空間。
水族馬尾繡
馬尾繡背包馬尾繡,是水族最古老又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刺繡工藝。產地於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它是三都水族婦女獨特手工刺繡絕活,是三都縣的“三大寶”之一。2006年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她是中國刺繡的活化石。從古代發現馬尾巴的毛能把獸皮連成衣物,水族就一直沿用其進行繡作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馬尾繡的製作材料純為天然,有馬尾毛、絲線、棉線、植物纖維土布等。刺繡工具為針、底針、剪刀,她通過針法技巧和單線色彩相嵌錯進行繡作的一種手工平面造型藝術。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包括捻、扎、編、結、挑、填、繡等七種形式,巧妙地把股繡、盤繡、平繡、戳繡有機地結合起來。刺繡品為水族民間色彩淡雅的單面刺繡,繡品古香古色、華美精緻、結實耐用。圖案主要有圖藤、水書為背景,有古樸、典雅、抽象的特徵,具有珍藏和使用價值。馬尾繡的成品主要有背帶、鞋、繡片、衣褲、包、帽、裝飾品等,特別是馬尾繡背帶和童帽是水族婦女作為富貴吉祥的象徵,每一件繡品都寄託著水族人民對大自然的原始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人口總數
13918人 農業人口:13562人 非農業人口:356人
行政區面積
8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9281.0畝
主要民族成分
漢族,水族,布依族,瑤族,土族,哈尼族 發展口號:農業穩鎮、工業興鎮、小城鎮建設活鎮
所轄村
中和村,姑引村,務朝村,甲化村,廟良村,西洋村,龐寨村,松 寨村,姑坡村,拉旦村,姑勞村 生產總值:4623.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
名特產品:馬尾繡工藝品 辦公所在地: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中和村
自然條件
資源: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