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青岡縣中和鎮位於青岡縣西北部,距縣城三十五公里處。地處 明沈公路與青中公路的中心區域是周邊4個鄉(鎮)的和商貿中心和物資集散地。自1977年以來,先後被列為全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畜牧業在全縣列於首位,特色農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是全縣的瓜菜制和生產基地。
中和鎮,中華民國初期,因“卜魁老道”、“安拜新道”均通過此地,相繼出現了車店、飯館和店鋪。在劃定街基時,請人從《中庸》一書中選出“中和”二字,取其“吉祥人和”之意,定名“中和街”。1927年將中和街改稱中和鎮,隸屬第三區。東北淪陷後期,1939年設中和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隸屬第五區管轄。1955年5月,改稱中和區。
1956年3月,並村劃鄉,設定中和鎮。1958年10月,成立中和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銷中和公社,設定中和鎮。
經濟概況
全鎮面積139平方公里,轄個行政村,78個自然屯,4個居民委,60多個企事國單位。全鎮總戶數4780戶,人口25938人。 2000年該鎮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十好”文明鄉鎮,該鎮已連續三件被子評為縣級“十好”文明鄉鎮標兵。截止在2003年底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實現3.5億元,財政收入750萬元,人均收入2600元。特色種植、特色養殖、林業、財政、黨群、城建等多項工作榮獲縣級以上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中和鎮的經濟在新一屆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一定會蒸蒸日上、繁榮富強的。
建設基本
本鎮建設基本與縣城同步。1946年叫五區,後因區政府設在中和鎮(中和鎮由潘萬安建於1921年,取名“中和街”。“中和”意為吉祥人和。當時,因潘外號潘秧子,所以人們又習慣將“中和街”叫做“潘秧子街基”. 1927年改中和鎮),故於1955年改叫中和區;1956年小鄉制時將中和區劃分成中和鎮和慶豐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叫中和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建立鄉政權時,上級批准中和公社為建制鎮(原為農村自然集鎮),體制為鎮管村。
自然條件
本鎮地處平原,土質肥沃,全年無霜期125天左右。適宜種植玉米、高粱、穀子、小麥、大豆等農作物。有耕地13.3萬畝,林地1.3萬畝,大部分為護宅林、護路林和農防林;草牧地3.5萬畝,分布在境內南、西北端。 農業:本鎮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在10萬畝左右,糧食畝產達到380公斤。葵花、瓜菜制種及普通瓜菜等經濟作物也有較大發展。其中全鎮瓜菜制種面積達3萬畝,有的種子銷往國外。 該鎮牧業發達,現有奶肉牛5000頭、生豬4.5萬頭、白鵝6萬隻,草原笨雞10萬隻,已建成養殖專業村3個,專業屯15個。該鎮養羊業居全縣之首,現有優質改良肉羊3萬多隻,有“龍江綠色肉羊第一鎮”之稱。 本鎮積極壯大鎮村財力,特別是注意強村建設。所屬四排六村有磚廠、木材加工廠、養殖場等企業,村集體積累近500萬元,有存款近300萬元;農戶都住上磚瓦房,是青岡首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