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由來
中國與印度兩國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3段。西段約600公里,中段約450公里,東段約650公里。
中印自古相鄰,習慣邊界是喜馬拉雅山南麓,基本沒有爭議。但自從英國占領印度後,英印政府試圖將西藏從中國領土中分裂出去,為後來的中印爭端留下隱患。
1914年,由英國政府代表亨利·麥克馬洪與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換文的方式制定了“線”,即著名的“麥克馬洪線”。
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後,尼赫魯便開始實施他的“大印度聯邦”狂想,並在西藏問題上做了不少手腳。
1947年3月,當時的印度臨時政府曾慫恿尼赫魯在會場上懸掛的巨幅亞洲地圖竟將西藏置於中國的版圖之外,後經國民政府代表鄭彥的強烈抗議,尼赫魯才給予更正。1947年5月,印度臨時政府還向西藏葛廈提出“繼承並保持英國在西藏的特權和利益”備忘錄。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施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的外交戰略,於是,在“團結一切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的口號中暫時擱置問題。但印度總理尼赫魯卻對中國的這一外交策略不買帳,沉醉於“大印度聯邦”的戰略構想。尼赫魯政府阻止西藏當局上北京商談和平解放問題。當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時,印度駐華使館竟在向中國政府的照會中說:“中國軍隊之侵入西藏不得不認為是可悲的。”此外,印度還向西藏地方武裝提供軍火,阻止解放軍進藏。
1951年2月2日,印度軍隊乘中國在朝鮮激戰無暇西顧,派兵占領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達旺地區。此後,中國政府經過多方交涉表明態度,印方明目張胆的軍事活動才有所收斂。然而印度政府不僅不肯退出占領的中國土地,反而加緊了蠶食的進程。
1954年10月,尼赫魯訪華回歸,一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竟立即出現在印度官方地圖上,以此迫使中國接受這一事實。
1958年12月14日尼赫魯給周恩來的親筆信中還寫道:“印度的這些大片土地(中國地圖表明屬於中國)只能是屬於印度的,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對這些土地不存在爭端。”此後,印度政府還支持西藏反動農奴主叛亂,公開否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尼赫魯甚至指責中國“沒有遵守西藏同中國關於自治區的協定和對印度提出的保證。”
西藏叛亂的失敗,使尼赫魯劃西藏為印度戰略緩衝區的妄想成為泡影,但“大印度聯邦”構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靜。他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劃歸印度,中印關係隨即惡化。尼赫魯完全阻絕了中國政府防止邊界衝突的各項建議,一意孤行地執行“前進政策”,繼續侵占中國領土。
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邊界戰爭。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官員級談判已舉行了15輪,專家小組會議召開12次。但兩國政府從未放棄努力,2003年6月瓦傑帕伊總理成功訪華,第1次問題特別代表會晤也於2003年10月23日至24日在新德里舉行。
爭議範圍
東段邊界
中印東段邊界問題源自英治印度時期。1914年,西姆拉會議上英國和西藏地方政府,雙方同意劃定“麥克馬洪線”將喜馬拉雅山麓以南地區劃入印度,但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拒絕承認。這個地域,中方稱之為藏南。在印度獨立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雙方就這個地區的主權誰屬未能達到共識。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更爆發中印戰爭。有關地區在1972年被編為印度的“東北邊境特區”,後來又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1986年,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恰爾邦。
錫金邊界
中國和印度在錫金邦的金手指地區存在領土爭議。
中段邊界
在中段,印度實際控制巨哇,曲惹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烏熱、然沖、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區,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
西段邊界
中國實際控制位於克什米爾以東的阿里地區(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闐縣),印度控制巴里加斯的部分地區約450平方公里。
另外,根據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二國政府達成的《中巴關於中國新疆和由巴實際控制其防務的各個地區相接壤的邊界的協定》,巴方承認在中方劃歸新疆、巴方劃歸北部地區部分區域(喀喇崑崙走廊)屬於中國。
目前印度對這兩片中國控制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但中國政府聲稱對西段不存在領土爭端。
邊境戰爭
戰爭背景
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中國與印度在西藏南部邊境地區爆發了一場短暫的戰爭。中國方面通常將這場戰爭稱為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其戰爭指導上突出了軍事鬥爭與國際政治鬥爭、外交鬥爭的緊密配合,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毛澤東曾稱這一仗是“打了一個軍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軍事仗”。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實施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的外交戰略,於是,在“團結一切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的口號中暫時擱置問題。但印度總理尼赫魯卻對中國的這一外交策略不買帳,沉醉於“大印度聯邦”的戰略構想。
對於印度軍隊在邊境的挑釁,毛澤東也並非毫不在乎。
1951年,印度乘中國抗美援朝,無暇西顧之機,搶占了中印邊境東段"麥克馬洪線"以南的9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接著又占領了邊境中段部分中國領土。從中印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和根本利益出發,毛澤東和中國政府對印度的尋釁滋事一直保持克制和忍讓的態度。
1954年10月,毛澤東就對來華訪問的印度總理尼赫魯表示:"朋友之間有時也有分歧,有時也吵架,甚至吵到面紅耳赤,但是這種吵架與我們同杜勒斯的吵架,是有性質上的不同的。"
1959年前,毛澤東多次向印度政府誠懇提出,中印兩國是朋友,中印之間即使吵架,也是朋友之間的吵架,中國不會將印度作為敵人。
1959年3月10日,西藏少數人士策動在拉薩聚眾鬧事,中央得報後指示中央駐西藏工作委員會加強戒備。毛澤東當時建議在西藏軍事上採取守勢,政治上採取攻勢,分化上層,教育下層,做好爆發叛亂的心理準備,並請中央考慮對達賴可能出走採取的應對措施。幾天后,達賴到印度尋求政治避難,尼赫魯表示歡迎。
1959年4月中旬,尼赫魯發表演說,隨後,毛澤東下令《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反擊,文章援引《印度快報》的評論稱尼赫魯“在送鮮花方面非常慷慨,右手向西藏大扔鮮花,左手向中國大扔鮮花”。
1959年4月25日晚,毛澤東又召開常委會議,討論反擊印度反華言行問題。毛澤東說:“我們反擊印度的反華活動,著重同尼赫魯大辯論。現在我們對尼赫魯,要尖銳地批評他,不怕刺激他,不怕跟他鬧翻,要鬥爭到底。其實也不會完全鬧翻。我們的方針是以鬥爭求團結。現在形勢對我們有利,叛亂已迅速平定,他再鬧也鬧不到哪裡去,他對西藏局勢無能為力。這次鬥爭只是筆戰、舌戰,但對澄清是非極為必要,對內對外都是如此,大辯論有極大好處。”毛澤東還認為,反擊的文章“不要把話說絕”,要“有利於維護中印友好關係和爭取尼赫魯同我們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但尼赫魯對毛澤東的忍讓拒不接受,反而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加劇了在中印邊境進行的武裝挑釁。
1959年5月13日,毛澤東又在中國外交部關於印度外交部外事秘書談話的答覆稿上親筆加寫了一大段話。他推心置腹地說:"中國人民的敵人是在東方,美帝國主義在台灣、在南韓、在日本、在菲律賓,都有很多的軍事基地,都是針對中國的。中國的主要注意力和鬥爭方針是在東方,在西太平洋地區,在兇惡的侵略的美帝國主義,而不在印度,不在東南亞及南亞的一切國家。......中國不會這樣蠢,東方樹敵於美國,西方又樹敵於印度。西藏叛亂的平定和進行民主改革,絲毫也不會威脅印度。......我們不能有兩個重點,我們不能把友人當敵人,這是我們的國策。"毛澤東親筆寫下的這段話,通過中國駐印大使潘自力轉達給了印度方面,堅定、坦率而又友好地向印度表明了中國的立場。毛澤東公開將中國的"底"告訴了印度,可惜的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印度當局對這些好言相勸置若罔聞,我行我素,在邊境上一段暫時沉寂後,又變本加厲地開始了新一輪蠶食中國領土的行動。
針對印度對中國邊境的不斷蠶食行為,毛澤東向中國邊防部隊提出了"決不退讓,避免流血;武裝共處,犬牙交錯"的十六字鬥爭方針。
印度尼赫魯政府妄圖利用我國的暫時困難,乘台灣蔣介石集團在東南沿海不斷進行軍事騷擾之機,推行擴張主義政策,將其單方面劃定的邊界線強加給中國。其辦法就是後來印度政府宣揚的"前進政策"。這一政策的目標是,印軍儘可能多地在中國控制的地區建立哨所,以此來逐步改變軍事力量對比,並且在中國哨所之間建立印度哨所和巡邏隊,遏制中國的補給線,在達到足夠優勢後趕走中國軍隊。尼赫魯認為,"前進政策"是非常穩妥和有效的,它既可避免冒直接發動戰爭的危險,又可為"發展邊遠地區"提供最佳途徑。在"前進政策"指導下,印軍開始了對中國邊境的一系列蠶食行動。
1959年8月25日,在東段的朗久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武裝衝突。10月,印度又在西段挑起了空喀山口衝突。面對印度方面的不斷尋釁滋事,毛澤東主張"先禮後兵","退避三舍"。提出了一系列邊境鬥爭原則。
1959年以後,印度不斷對中國邊界進行武裝挑釁。1959年11月7日,周恩來根據中央確定的避免邊界衝突的隔離政策代表中國政府致函尼赫魯,建議兩國武裝部隊立即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20公里,脫離武裝接觸,同時建議兩國總理儘快舉行會談。這份建議被尼赫魯拒絕後,毛澤東作出了一個令人不解的決定:中國部隊單方面從中印邊境後撤20公里。中國政府單方面命令軍隊後撤20公里後的兩年內,印度軍隊不僅沒有絲毫放鬆,反而向中國境內進攻,使得毛澤東“忍無可忍”。
1960年5月10日,總參謀部在《西南地區邊防守則》的幾點說明中,傳達了毛澤東確定的方針:"就是要把我國西南邊境地區迅速安定下來,既要使內部安定下來,又要使外部安定下來,使西南邊境成為和平穩定的邊境。"《守則》還具體規定:"不主動惹事,不挑起爭端,不越出國境","鄰國武裝人員向我進行或大或小的越境挑釁,在未超過我國三十公里時我概不開槍","停止邊防部隊在邊界線附近巡邏"。在印度的挑釁面前,為緩和邊境緊張局勢,中國邊防部隊還單方面作了後撤,並規定在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30公里以內不開槍,不巡邏,不平叛,不打獵;在20公里以內不打靶,不演習,不爆破。這些克制和忍讓,卻被尼赫魯視為中國軟弱可欺,蠶食的膽子越來越大。他們錯誤地認為,中國的退讓是為了避免戰略上兩面作戰,他們定下的步步向中國境內推進的決心已經經受住了"考驗",中國軍隊絕不會與印軍直接對抗。印度輿論則大肆吹噓,說印軍已"在2500平方英里的廣闊戰線上全面推進",尼赫魯取得了"拿破崙式的大膽的規劃所取得的獨一無二的勝利"。
1961年,中國政府多次向尼赫魯提出和談建議,並實行隔離政策,均被一一拒絕。
從1961年特別是1962年,局勢越發緊張起來。1962年4月起,印度當局在中印邊境推行更大規模的"前進政策",步步向中國縱深進逼。在邊境竟然出現了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印軍有的前哨據點甚至設在了中國邊防哨所之間和側後,從三面或四面威脅中國哨所,同中國哨所形成了犬牙交錯的態勢。印軍還不斷攔截、襲擊中國巡邏隊、運輸隊,挑起一次又一次的流血事件。當印度軍隊不斷侵占中國領土,頻繁挑起邊界糾紛的時候,毛澤東及時地指示邊防部隊,要提高警惕,加強邊防,防範印度軍隊的進攻。當印度軍隊大肆占地設點,步步向前推進時,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又適時制定了新的反蠶食鬥爭方針。
1962年6月,印度軍隊加快了武裝入侵中國的速度,東段已越過“麥克馬洪線”,進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區。截至1962年8月底,印軍在中國境內建立了一百多個據點。這些據點最近的距中國哨所幾十米甚至幾米遠,形成“面對面”的對峙,有的楔入中國哨所之間,有的還插到了中國邊防哨所背後來了。尼赫魯甚至宣稱要將中國人邊境地區趕出去。這也使得中國不得不放棄“忍讓”,準備軍事對抗,理由是“自衛反擊”。
1962年7月,印度軍隊西段悍然侵入新疆加勒萬河谷,設立新的軍事據點,切斷中國邊防哨所的後路,並向中國巡邏隊進行武裝挑釁,製造了加勒萬河谷事件。7月中旬,劉少奇、周恩來在書記處會議上匯報了西段反蠶食鬥爭情況後,提出了對加勒萬河谷入侵印軍進行處置的兩個方案:一是將印軍新設的據點拔掉,以武力驅逐被中國邊防部隊反包圍的印軍;二是不使用武力想辦法逼退印軍。毛澤東聽了匯報後說:印度在我境內設點,我們完全有理由打。但現在還要克制,不能急於打,為什麼呢?第一,要進一步暴露尼赫魯的真面目,現在尼赫魯得意忘形,認為他的賴皮戰術很有辦法,前幾天印度報紙有個訊息說,尼赫魯、梅農的戰術是拿破崙戰術;第二,爭取國際上正確認識中印邊境鬥爭的是非問題,爭取大多數同情和支持我們,特別是要爭取中間派;國際上有些國家對問題看得不十分清楚,弄不清誰是誰非,同時我們和印度的鬥爭,是複雜的國際問題;不僅僅是印度的問題,美帝國主義、蘇聯等都在支持印度,他們想利用我們存在暫時困難的機會,推我們上陣,整我們一下,但是我們不上他們的圈套。我們現在堅持不打第一槍,我們的方針是八個字:"決不退讓,避免流血。"隨後,毛澤東又在八字方針的基礎上補充了"武裝共處,犬牙交錯"兩句,形成"十六字方針"。
1962年7月20日,總參謀部在毛澤東確定的"十六字方針"的基礎上,對反蠶食鬥爭作了完整的表述:"絕不退讓,力爭避免流血;犬牙交錯,長期武裝共處。"形成了對印鬥爭的"二十字方針"。所謂"決不退讓",就是:你不打,我不打;你逼近,我逼近(你從這一處向中國哨卡逼近,我可視情況從另一處向印軍據點逼近);你包圍我,我包圍你;你切斷我,我切斷你。所謂"避免流血",就是:不先開第一槍;保持距離;留有餘地;對逃跑入侵之印軍,網開一面。基本形式是頂、逼、圍、堵。這個"二十字方針"的核心是武裝共處,絕不退讓。周恩來後來在解釋這個思想時說,揭露反動民族主義,實行軍事共處、長期鬥爭,這是主席提出來的。我們的辦法,就是軍事共處,長期鬥爭,又鬥爭,又團結,又開火,又談判。外交部長陳毅也說:如果印度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可以達成協定;如果它不想解決,我們就同它拖,形成長期武裝和平共處的局面。
武裝共處是在敵對勢力進行軍事挑釁而又尚未發展到戰爭時,毛澤東提出的以軍事鬥爭配合政治外交鬥爭的方針。這種方針要求我方既不惹事,又不示弱,堅持有理有利有節,遏止和避免擴大衝突。
當利令智昏的印度當局悍然要把中國軍隊從其所謂"東北邊境特區""清除掉",完全堵死和平解決的可能時,毛澤東果斷下令發起反擊。
尼赫魯政府從"前進政策"中嘗到了甜頭,覺得中國除了"虛聲恫嚇"外,不會有更大的反應,氣焰更加囂張,竟然命令印軍把中國軍隊從其所謂"東北邊境特區""清除掉"。10月20日,印軍兩萬餘人在東、西兩段,同時向中國發動大規模進攻,完全堵死了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道路。
在問題上,中國可以說忍耐到家了。凡是能夠採取的退讓措施都採取了。中國古代的"退避三舍"、"先禮後兵"、"哀兵政策"、"不為天下先"等政治、外交方法都用了,印度仍然沒有住手,相反得寸進尺。中國發起自衛反擊完全是被迫的。談起這段歷史,毛澤東後來說:印度整了我們整整三年。從1959年開始,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有四個年頭了,我們才還手。又說:不打不行了,打就打嘛。你整了我們三年嘛。這裡,不僅確定了打狠打痛的方針,而且明確了反擊作戰的主要方向在東線,西線要配合東線作戰。
1962年10月6日,當總參謀部向參戰部隊傳達了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假如印軍向我進攻則要狠狠地打他一下,除東線西藏作準備外,西線也要配合。如他進攻,不僅要打退,還要打狠打痛。"三十六年前,在中國的西部邊疆曾一度狼煙四起,警報頻傳。印度政府置中印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於不顧,悍然對中國西部邊界發動大規模蠶食和全面進攻。中國人民在一再忍讓和警告無效的情況下,被迫進行了一場短促而有限的自衛反擊作戰,捍衛了祖國的西部邊疆,保持了幾十年的相對穩定。毛澤東是這場戰爭中中方的最高指導者,他在作戰結束後聽取匯報時曾興致勃勃地說:"這一次我就參加了。總理、少奇同志、小平同志、軍委的同志,我們都參加了,我們是在北京,沒有上前線就是了。"整個鬥爭,再次顯示了毛澤東嫻熟、高超的政治、外交和軍事藝術,在維護國家安全,打擊反動的民族主義和地區擴張主義的歷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當印度不斷在邊境挑起事端時,毛澤東坦誠告訴印方:中國人民的敵人在東方而不在印度,這是我們的國策,希望印度也不要將中國當作敵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一直把建立和發展與印度的友好合作關係作為睦鄰友好的重點。但就是中印關係最友好的年月里,印度政府也採取了許多很不友好的舉動。
1962年10月16日,中央軍委決定:為了打擊印軍瘋狂氣焰和侵略行動,決心在東線殲滅越過"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印軍,西線拔除紅山頭和加勒萬河谷印軍14個據點。17日,中央軍委下達了《殲滅入侵印軍的作戰命令》,對殲滅侵入中國境內的印軍作了具體部署。
據《紅牆見證錄》(尹家民著)記載:
1962年10月18日,由毛澤東召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在中南海頤年堂召開,他先要喬冠華(主管外交部日常工作)和總參作戰部副部長雷英夫報告中印邊境衝突的情況和各方面的反映。聽完匯報後,周恩來建議立即進行自衛反擊作戰,與會人士表示贊同。
毛澤東則說:“年以來我們採取了許多辦法想謀求問題的和平解決,印度都不乾,蓄意挑起武裝衝突,且越演越烈,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魯非打不可,那我們只有奉陪了。來而不往非禮也。俗話說,不打不成交,也許我們反擊一下,邊境才能安定下來,和平解決邊界問題才有希望實現。但我們的反擊僅僅是警告、懲罰性質,僅僅是告訴尼赫魯和印度政府,用軍事手段解決邊境問題是不行的。”毛澤東認為,這樣做有兩個理由:一是在政治上更有利於揭露印度;二是在軍事上,侵略者越深入,越便於我迂迴、包圍、聚殲--這也許就是毛澤東所說的“政治軍事仗”。
兩天后,中印邊境開戰。張國華提前兩天抵達西藏,他在傳達毛澤東的指示時說:“事關重大,影響深遠。我的決心是:準備傷亡1300人。根本不要考慮傷亡,1300也好,2300也好,打一個補一個,始終保持四個大團滿員。”就這樣,一場給印度帶來恥辱的邊境戰打響了。
戰爭經過
從1962年10月20日起,中國邊防部隊在東段、西段奮起自衛反擊。在西段,痛快淋漓地清除了印軍在中國境內設立的43個侵略據點;在東段,趕走了侵入克節朗、達旺等地的印軍。24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提出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但遭到印度政府的拒絕。11月中旬,印軍再次在中印邊境地區向中國發起新的軍事進攻。中國邊防部隊從11月16日至21日,先後擊退了侵入西山口、邦迪拉、瓦弄、班公洛、里米金地區的印軍,並挺進到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地區,將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印軍精銳打得一敗塗地。整個反擊作戰殲滅印軍8700餘人,其中生俘達爾維準將以下3900餘人。這一仗打得印度全國震驚,尼赫魯慌忙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
待尼赫魯擺開拚命的架勢時,中國政府則點到為止,鳴金收兵,在全線主動停火後撤,並將繳獲的人員、武器、裝備全部還給印方。這一招,大出印度和國際社會的意外,國際輿論普遍叫好。
毛澤東總結說,這次自衛反擊戰是一場軍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軍事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邊境十年穩定。
中印邊境之戰,毛澤東小試牛刀,就叫印度政府既輸了人,又輸了理。外國輿論稱中國這一仗,打得漂亮之極,又瀟灑之極。毛澤東在不同場合也對這次作戰給予充分肯定。
1963年2月,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聽取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匯報時作了多次指示。在談到有的部隊參戰倉促時,毛澤東說:那個五十五師,從青海的西寧出發,用卡車送,就是在路上動員的,差不多一到就打。一三零師在四川是個生產部隊,放下鋤頭就上車,一到就打,就在汽車路上做動員工作,很倉促。毛澤東指著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說:就是你這個將軍也是臨時派去的嘛。匯報中毛澤東插話說:要注意軍事,只搞文,不搞武,那個危險。他提出:要練兵,每年要有八個月。當前方指揮員匯報到這一次打近仗多時,毛澤東插話說:要注意近戰、夜戰。對帝國主義,我不相信近戰、夜戰我搞你不贏。在朝鮮戰場上美國人怕近戰、怕手榴彈、怕拼刺刀、怕幾十公尺或者一百公尺這樣的射擊。聽到匯報說參戰部隊情緒高時,毛澤東插話說:最基本的原因是,我們是工人、農民的軍隊,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匯報到作戰中西藏人民表現很好時,毛澤東說:這是因為他們過去受壓迫,現在得解放了,因為他們不是很有錢的,而是窮人、無產者、牛無產者,因為我們對西藏勞動人民是用同志式的態度,不然他們會這樣幹嗎?在聽到印度軍隊最怕側後迂迴時,毛澤東笑著說:這不僅印度,從古以來,哪一個軍隊都最怕這一手。毛澤東評價中印邊境之戰說:打了一個軍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軍事仗。印度人說捉了我們的俘虜,結果交不出一個人來。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邊境十年的穩定。
戰爭影響
印度軍隊在戰爭中的徹底失敗,使尼赫魯亂了方寸。他不與任何人商量,獨自向美國總統甘迺迪求救,要求派轟炸機和軍隊與中國作戰。印度國民也從未經歷過如此失敗情緒的衝擊,全國陷入一片混亂。可就在這個時候,中國軍隊卻單方面宣布停火,並主動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實際控制線後20公里,希望以此推進談判,恢復中印兩國的友好關係。 而印度政府卻未能理解中國的善意。他們認為中國軍隊的"懲罰"大大傷害了印度的自尊和體面,並把中國主動釋放全部被俘人員、所繳武器和軍用物資也說成是陰謀。印度政府對中國的誠意根本不予理睬,並拒絕任何形式的談判,反而指使其軍隊重新占領被中國軍隊趕出去又後撤的全部12.5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中印戰爭後,印度政府在對外政策方面很大程度上放棄了"不結盟政策",並迅速向美國靠攏。
1970年英迪拉甘地政府與蘇聯簽定了為期20年的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雙邊條約。條約明確規定,雙方"保證不向與另一方發生武裝衝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在一方遭到進攻或進攻威脅時,應立即共同協商。"當時蘇聯外長葛羅米柯說,如印發動戰爭,蘇聯將在軍事、外交上全面支持印度,並牽制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與此同時,印度為了報邊界戰敗的一箭之仇,開始了全面的擴軍備戰,並專門組建了針對中國軍隊的“山地師”部隊。“中國威脅論”也從此籠罩印度大地,中印關係進入了冷凍期。 直到1969年元旦,英迪拉甘地政府迫於國內外局勢發展的需要,表示願與“中國進行有意義的會談,以尋求中印爭端的解決”。中國政府自然表示友好的回應。1970年“五一”節,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印度駐華臨時代辦米什拉時說:“我們總要友好的,不能老是這么吵下去么。”毛澤東當時還請米什拉代為問候印度總統和總理。
但此時印度國內的反華勢力卻依然活動猖獗。他們支持西藏叛亂分子在新德里舉行活動,還把“西藏問題”和“中國在西藏侵犯議案”提交聯合國大會。與此同時,英迪拉甘地政府又把侵占的東段9萬平方公里土地由“東北邊境特區”上升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此時,中印關係雖有解凍跡象,但印度並沒有誠意採取實質性的舉動。
直到1976年,印度才主動恢復向中國派駐大使。1979年2月12日,人民黨政府外長瓦傑帕伊訪華,中印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但問題仍然是兩國關係中最難解的死結。
1980年英迪拉甘地與勃列日涅夫會談時,指責中國“對邊界領土的要求或侵占而產生的領土糾紛,使中印關係進程緩慢”。雖然從1981年起,兩國商定輪流在北京和新德里舉行邊界問題談判,卻始終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中國曾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印度則要求分段解決。這期間,印度議會兩院又於1986年將“阿魯納查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印度第24個“邦”,企圖從法律上使占領合法化。中國政府為此提出嚴正抗議。
1962年中印戰爭後30餘年來,兩國在邊界問題上始終存在嚴重分歧,但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還是達成了一些共識。
1988年12月19日,拉吉夫甘地成功訪華,中印雙方同意通過和平方式協商解決邊界爭端。此外商定,在尋求辦法的同時,積極發展兩國間經貿與文化的交流合作,為合情合理解決問題創造氣氛與條件,建立關於邊界問題的聯合工作小組和經貿科技聯合小組。拉吉夫甘地之後的VP辛格、高達及拉奧總理也都表達了增進中印關係,和平解決問題的意願。
1998年5月,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為進行核試驗大肆叫嚷“中國威脅論”,使中印關係一度受挫。但不久後,瓦傑帕伊的人民黨聯合政府又重新認識到,中印關係對21世紀印度發展至關重要。
2002年兩國的邊界聯合工作小組在該地區核實實際控制線時也未能解決這一爭端。雖然印度在戰爭中遭到了軍事上的全面失敗,但實際上卻是既得利益者。它趁中國軍隊後撤之機非法占領了有爭議的中國領土,此後又千方百計使非法占領合法化,這便是數十年來爭端未能得到真正解決的癥結所在。
2003年6月23日,瓦傑帕伊總理訪華期間,印度政府首次公開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重申不允許西藏人在印度進行反華政治活動,為重開對話開創了新的起點。同時,雙方又約定各自任命特別代表,探討解決邊界問題的框架。
戰爭價值
每一場戰爭都有它自己的歷史價值與作用,評價一場戰爭要看其對其後十年、二十年、一百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影響。要把它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再順流而下看一看它到底激起了幾朵浪花。那么62年的中印之戰到底誰是勝利者?到底誰在享用這一戰的榮光與利益呢?
首先,戰前中國剛剛建國,相對於國內各種問題應接不暇。戰後,中國軍隊主動退回了實際控制線以南。那么從戰爭開始到結束,中國的實際控制線並沒有改變(至於那20里,只是中國表示誠意之舉)。從戰爭的目的看,這場戰爭本來是印度發起。是印度欲借這場戰爭達到它對領土的野心。而中國是被迫應戰,本沒有藉機達到對領土的占領的目的。那么是誰達到了目的也就不言自明了。
其次,每個人都不否認這場戰爭從開始到結束,印度軍隊基本是一擊既潰,根本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攻擊。雖然這場戰爭的規模很小,但是這一戰給印度人的心理打擊是巨大的。那些本來雄心勃勃想在這一戰中找回一點民族自尊感的印度人被重新淪為殖民地的恐懼擊倒。邊境的人們甚至開始準備逃離家園,銀行也焚燒了30萬現鈔。那么是誰在這場戰爭中獲得榮譽,是誰有資格說"我們勝利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中國不論是在戰前還是戰後,從沒有承認過麥克馬洪線的合法性。退回實際控制線不等於是把那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相送。那么有人不禁會問既然戰爭已經打勝了,為什麼不趁機奪回本屬於我們的領土?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政治考慮。我們不應該僅僅將目光停留在邊境線上。當時,國內正值三年自然災害,中國人正被飢餓折磨,正有人不斷死去。國力的羸弱可想而知。國際上西方大國正在將武器援助源源不斷的運到印度。而印度似乎也沒有想立即投降的打算。那么倘若戰爭繼續打下去,中國的負擔會更重,人民的生活會更糟。而最終的勝負仍然未知(沒有人能預測未來)。我個人認為,這一戰,中國領導人的判斷是正確的。不溫不火,避免了中國被拖入戰爭漩渦不能自拔的情況。同時亦將印度打怕打醒,讓他們明白中國不是他們隨便玩火的地方。保證了中印邊境幾十年的平靜。
最後,我們不應該對前輩們的要求過於苛刻。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他們去做。百年來,我們的先輩已經受了太多的苦了。我們有什麼權力要求他們忍飢挨餓,付出生命的代價去做承受不來的事情。我們有什麼權利要求前輩把百年的恥辱一洗而淨,再把中國的領土完完整整的交到我們的手上,讓我們坐享其成。我們既然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就應該承擔起這一時代的責任。麥克馬洪線沒有被承認,我們就可以隨時可以打回去。這取決於我們的決心、意志還有力量。中華的崛起是歷史的必然,我們注定要見證這一歷史過程。並為之付出我們的努力。
戰爭影響
歷史完全證明了毛澤東的預見。事實上,從1962年至今,三十多年過去了,中印邊境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局面。這個局面的取得與這一仗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這一仗,是難以維持這么長的和平穩定的。
歷史是一面鏡子。即使在印度將中國視作敵人的日子裡,中國也沒有將印度視作敵人。在世界進入和平與發展的今天,在國與國領土和主權爭端上,試圖以武力相威脅,或者訴諸武力解決爭端,都是注定要失敗的。
外媒評價
不久前,專欄作家特賈斯帕特爾(TejasPatel)在印度NDTV的網站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為什麼印度輸掉了1962年邊境戰爭》(Why India lost the 1962 border war?)的文章,他援引印度官方歷史指出,在1959年到1960年,東部司令部司令官托拉特將軍就已意識到中國對東段邊界的威脅並且採取了一些措施,然而陸軍司令部以及國防部長對此未予理會,這甚至也沒有引來尼赫魯的注意。尼赫魯沒有聽取反對意見,相反他任命了一些順從的軍官擔任高級職務,這些人執行了他的命令,最終導致了印度的恥辱,帕特爾認為陸軍最高司令部的政治化是造成印度失敗的一個原因。帕特爾還指出,除了決策失誤之外,更糟的是,領導人強硬和不負責任的聲明使得中國能夠以“自我防衛”為藉口向印度發動進攻。
對於毛澤東決定發動自衛反擊戰的理由,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是印度的政策激怒了中國,使得中國別無選擇唯有採取自衛措施。但帕特爾並不認同,他認為,中國只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而已。
他指出,在1962年最初的幾個月里,台海局勢比較緊張,然而到了6月份,局勢得到緩和,這使得中國可以將更多的軍隊調往中印邊境地區。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分析,他認為,中國在10月20日發動的進攻經過精心策劃,幾乎與將全球拖到毀滅邊緣的古巴飛彈危機同時發生。
帕特爾還引用印度官方的觀點,指出此時超級大國都在避免核大戰的發生,而中國似乎是故意選擇了這一時間發動反擊,這樣就無需顧慮第三方的干涉,而加勒比海的危機結束之後不久,中國就宣布了單方面停火。不管是何種原因,毛澤東親自部署了這場戰爭的策略,他在會議中問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聽說印度的軍隊還有些戰鬥力,我們打不打得贏呀?”張國華回答:“打得贏,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能打得贏。”
毛澤東又說:“也許我們打不贏,那也沒有辦法。打不贏時,也不怨天怨地,只怨我們自己沒有本事。最壞的結局無非是印度軍隊侵占了我國的領土西藏。但西藏是中國的神聖領土,這是世人皆知、天經地義、永遠不能改變的。總有一天,我們會奪回來。”
中印邊界談判
2010年11月29日至30日 ,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將在北京舉行第14次會晤;中國總理溫家寶上月在越南河內與印度總理辛格會面時表示,會在年底前訪問印度,以慶祝中印建交60周年。然而,印度軍方卻接連作出不利於兩國友好的舉動:除在中印邊境有爭議的“阿魯納恰爾邦”(即我國的藏南地區)組建一支5000人偵察兵部隊外,22日,印軍宣布再向中印邊境新增派兩個山地師,且公然宣稱這兩個師是為了“拱衛”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 。
中印邊界問題談判舉行在即11月2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主持記者會宣布,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將於11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第14次會晤。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梅農將出席會晤。
《印度時報》24日報導說,上一次中印邊界問題談判是2009年在新德里舉行的,雙方同意繼續推進對話的框架。中國與印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邊界問題談判;1993年和1996年分別簽署了維護中印兩國邊境安全與穩定的相關協定;2003年,兩國領導人指定邊界問題特別代表,進行中印邊界劃定工作的談判準備;2005年,中印兩國簽署了邊界劃定工作的政治指南。
印度報業托拉斯24日評論說,兩國領導人對邊界問題十分關注,在10月底越南河內舉行東協峰會期間,印度總理辛格與中國總理溫家寶會面時也討論了這個問題。雙方均表示,希望兩國能早日解決邊界問題,並且要求兩國特別代表在會晤時要有“緊迫感”。印度國家安全顧問梅農也表示:“兩國總理均表示,非常有必要進一步推進2005年雙方達成的共識,這給兩國特別代表和相關官員都指明了一個方向。”
2014年2月10日至11日,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十七次會晤在新德里舉行。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楊潔篪和印方特別代表、國家安全顧問梅農就中印邊界問題、中印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在會晤舉行前夕,楊潔篪題為《中國夢和印度夢息息相通》的署名文章在印度主流媒體上發表。楊潔篪這篇題為《中國夢和印度夢息息相通》的文章10日早在印度主流媒體印度快報上刊登,楊潔篪在文章中表示,2014年正值中印友好交流年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之際,雙方應該順應歷史潮流和國際大勢,堅持從全球和戰略視角審視中印關係,堅信世界有足夠空間供中印共同發展,世界也需要中印共同發展。
我國的未定國界很不符合實際!而國外的地圖上幾乎都把我國的領土劃得很小,凡是有爭議的領土都劃在國界外,最典型的就是"藏南". 而實際上的未定國界卻沒有標明,比如:我國與印度在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的9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之爭.整箇中印邊界全長1700公里,分東、中、西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領土。
①東段: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占領。
中印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印度地圖已經將其作為它的正式、合法邊界,並於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同時向該地區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多兩倍。
②中段,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占領。
③在西段,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國的阿克賽欽地區。其中印度占領巴里加斯一處,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
以上三段合計,印度共占領我9.2萬平方公里領土,相當於六個北京、一個浙江省、兩個半台灣省,比英阿爭奪的馬島大10倍,比日俄爭執的“北方四島”大20倍,為我國總領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這樣大面積的領土爭端,在現代國際社會中,是一個國家非法侵占別國領土的最大案例,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極大恥辱.
中國對麥克馬洪線的態度並不堅決。一方面,從歷史的角度強調“這條線”的非法和不合理性,另一方面,從現實的角度則還有“妥協”的餘地,希望通過承認麥克馬洪線來確認西段阿克賽欽地區屬於中國。這種“送東段保西段”的態度,從1960年的歷史中就可以看出來。
1959年8月至10月,在喜馬拉雅山和喀喇崑崙山上相繼爆發中印武裝部隊交火事件, 全長1700公里的中印邊界線全線緊張。 1960年4月,周恩來第三次訪問印度,在兩國總理會談中,周表達了中國的重要立場,要點如下∶
①中印邊界問題應該通過談判解決。 ②通過談判雙方締結新約,中國將不在談判中提出領土要求,新條約會肯定舊條約(所謂舊約既劃定麥克馬洪線的《西姆拉備忘錄》)中的邊境走向。但這是兩個平等國家協商的結果,可以消除舊的不平等條約的惡果。 ③中國謀求邊界問題的全面解決。 ④如果印度接受中國在西段的現控制線,中國就準備接受麥克馬洪線。雖然麥克馬洪線是英國殖民主義者與西藏地方政府非法劃定的,但中國仍然願以現實主義的態度對待它。
1960年,中國的態度是“送東段保西段”,實際上就是準備在印度放棄對西段阿克賽欽地區的領土要求後,正式承認“麥克馬洪線”。問題的焦點實際上是印度貪得無厭,企圖兩塊都要。結果未能簽署邊界條約,並在印度的野蠻侵略的情況下,爆發了邊界戰爭。
1960年,中方談判用語是這樣的: “儘管麥克馬洪線是非法的、不公正的,但考慮到中國和印度人民之間的友誼,中國政府仍然願意接受。”
達成協定
2014年4月29日,據新華社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9日表示,中方願和印方共同努力,加強兩國邊境事務磋商與合作,不斷豐富和完善維護兩國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的措施和辦法。
秦剛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說,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六次會議4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中印兩國外交部有關司局負責人主持了會議。目前會議還在進行中。
秦剛表示,中印雙方均高度重視維護兩國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這些年來,雙方根據中印關係的發展需要和邊境地區的實際情況,在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方面採取了積極步驟,達成許多重要共識,也取得一些積極成果,包括簽署《中印邊防合作協定》。這為促進中印雙方之間互信、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推動中印關係發展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經過友好協商,中印雙方就妥善解決日前發生的兩國邊防部隊在邊境個別地區相持情況達成一致。2014年9月30日,兩國邊防部隊按照雙方商定的步驟順利完成同時回撤,恢復了有關地區的和平與安寧。雙方將通過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繼續就保持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的有關事宜進行溝通。
中印雙方一致認為,中印友好合作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是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保障,雙方有決心、有智慧、有能力共同維護好邊境地區的和平穩定,為兩國關係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015年8月29日表示,中方願和印方共同努力,加強兩國邊境事務磋商與合作,不斷豐富和完善維護兩國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的措施和辦法。
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六次會議4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中印兩國外交部有關司局負責人主持了會議。目前會議還在進行中。
取得共識
2018年11月23日至24日,應中印邊界問題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邀請,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將於來華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二十一次會晤 。雙方就邊界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取得重要共識。
一、雙方回顧了特代會晤機製成立以來談判取得的重要成果,認為這些成果為雙方繼續推進談判進程奠定了重要基礎。
二、雙方表示,將遵照習近平主席同莫迪總理就妥善處理邊界問題、發展中印關係達成的重要共識,在兩國領導人政治引領下,從兩國關係大局和兩國人民福祉出發,不斷推進特代會晤談判進程,爭取早日達成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問題解決方案。在邊界問題最終解決之前,共同維護兩國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三、雙方就進一步加強邊境地區信任措施建設、妥善管控爭議和邊界問題解決框架進行了深入溝通,達成重要共識,並各自提出了一系列積極和建設性的建議。
四、雙方同意切實將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貫徹到雙方各個層級包括一線部隊,進一步完善邊境地區信任措施建設,繼續加強涉邊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
五、雙方同意逐步擴大邊境貿易和人員交往,提升兩國邊境地區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礎,為邊界談判和兩國關係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六、雙方同意授權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以上述共識和建議為基礎,啟動早期收穫的磋商,以儘快達成具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