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緬孟經濟走廊

中印緬孟經濟走廊

中印緬孟地區經濟合作是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中國雲南學術界提出,並得到印緬孟回響的合作構想。四方於1999年在昆明舉行了第一次經濟合作大會。2013年5月,李克強訪印期間,中印共同倡議建設中印緬孟經濟走廊,推動中印兩個大市場緊密連線。

事件背景

中印緬孟地區經濟合作是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中國雲南學術界提出,並得到印緬孟回響的合作構想。四方於1999年在昆明舉行了第一次經濟合作大會,共同簽署《昆明倡議》,規定每年召開一次會議。

1999年後,中印緬孟地區經濟合作一直發展緩慢。

2013年5月,李克強訪印期間,中印共同倡議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推動中印兩個大市場更緊密連線。[1] 中印聯合聲明特別提出,兩國共同倡議建設中印緬孟經濟走廊,並將成立聯合工作組,加強該地區互聯互通。

歷史展望

中國和印度同為人口大國,市場潛力巨大。印度服務業發達而製造業缺口大,中國則急需打開製造業和基礎設施輸出市場,雙方在這些領域合作潛力很大;中印兩國在緬甸、孟加拉都長期經營,有一定經濟基礎,相爭則兩傷,相合則兩利。[1]

中印緬孟經濟走廊 中印緬孟經濟走廊

如果中印兩國積極合作,今後中印緬孟經濟合作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對推進向西南開放的雲南橋頭堡戰略也會有好處。雲南2013年將召開第一次“南博會”,要將自身打造成面向東南亞甚至印度洋的地區樞紐。中印緬孟經濟圈若興建起來,再加上雲南橋頭堡戰略的實施,中國“西進南下”的策略將順利推進。

不過,中印緬孟經濟圈屬於延邊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真正想要發展起來,尚需時日。[2]

輻射作用

中印緬孟經濟走廊輻射作用將帶動南亞、東南亞、東亞三大經濟板塊聯合發展。中國西南、印度東部、緬甸、孟加拉相對而言均不發達,此前邦省級別的合作動力有限。而將打造“經濟走廊”上升至國家層面,能夠通過四國延伸帶動亞洲經濟最重要三塊區域的聯動發展。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所所長鬍仕勝表示,如果中印兩國積極合作,今後中印緬孟經濟合作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中國“西進南下”的策略將順利推進。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新興經濟體研究室主任沈銘輝認為,經濟走廊把互聯互通推向了南亞地區,先建設好南亞地區的基礎設施,地區的發展和共同繁榮才具備現實的基礎,才能變得更加真實可靠。[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