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經過50年的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一所涵蓋理、工、農、文、經、法、管、教等八大學科門類,具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12萬多名各級各類人才。學校現分長沙、株洲兩校區。
學校現設27院5部3所3中心:資源與環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農業機械研究所、環境藝術設計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建築與力學學院、商學院、外國語學院、旅遊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基礎課部)、計算機科學學院、法學院、經濟學院、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體育學院(體育課部)、公共管理學院、音樂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留學生院、研究生教育學院(研究生部)、社會科學教學部、大學外語教學部、涉外學院、國際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企業管理幹部培訓中心、華天旅遊酒店管理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生物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流變力學與材料工程研究所、林業遙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林學、生物學、林業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林學、林業工程),1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生態學、森林培育、木材科學與技術、森林工程、林產化學加工工程、森林保護學、森林經理學、林木遺傳育種、植物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林業工程、林學),40個碩士點(植物學、林木遺傳育種、動物學、森林培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森林保護學、生態學、森林經理學、機械設計及理論、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計算機套用技術、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森林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學與技術、旅遊管理、林產化學加工工程、林業經濟管理、環境科學、林業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農業推廣、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套用化學、設計藝術學、發酵工程、生理學、環境工程、水生生物學、食品科學、微生物學、果樹學、神經生物學、企業管理、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學、生物物理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結構工程)。
學校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森林培育、木材科學與技術、生態學)、4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生態學、木材科學與技術、林產化學加工工程、森林保護學)、9個省重點學科(森林培育、生態學、森林經理學、木材科學與技術、森林保護學、森林工程、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環境科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現設59個本科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生物技術、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生態學、材料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木材科學與工程、工業設計、森林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套用物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林產化工、生物工程、城市規劃、交通運輸、汽車服務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自動化、測繪工程、物流工程、軟體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工程力學、園藝、林學、園林、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漢語言、英語、日語、法語、朝鮮語、俄語、廣告學、藝術設計、音樂表演、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法學、社會體育、會計學、旅遊管理、市場行銷、農林經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
有7個國家管理的專業點(林學、環境科學、森林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藝術設計、園林、旅遊管理),9個省重點專業(林學、工業設計、木材科學與工程、園林、林產化工、旅遊管理、農林經濟管理、生物技術、藝術設計)。
全日制在校學生達3.2萬人。教職工2375人,其中,教授154人,副教授533人。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3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8人,省部級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重點培養對象2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65人,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二梯隊,1人進入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1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3人獲“霍英東教育基金獎”。
擁有1個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實驗站,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森林植物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開放性實驗室,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學校占地面積1963畝,建築面積91.8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7.62億元,設備總值1.34億元,圖書館藏書238萬冊,辦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經濟林研究》、《家具與室內裝飾》等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
近三年,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61項,其中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48”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49項,省部級項目200餘項。年均科研經費2000多萬元。2001年以來,學校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2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675篇,出版專著80餘部。
學校具有招收港澳台學生和外國留學生資格。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擴大,學校與美國、英國、日本、法國、荷蘭、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挪威、瑞典、德國、奧地利、印度等20多個國家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