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中俄管道項目都注定是一項非同尋常的工程。從最初的醞釀和談判開始,中俄管道在人們的視線中已經走過十幾年。對於雙方來說,這十幾年是一種期待和守望。
據俄海關統計,2008年俄羅斯石油產量和出口量分別占世界的12.6%和12.7%,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分別占世界的20.7%和22.5%。俄羅斯的油氣走向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點。
中國的戰略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是儘快實現國家振興。這為彼此接近和實現經濟互補提供了基本的條件,而這種互補性很快在能源合作方面找到共同語言。但是,上述優越的前提條件並不意味著兩國在石油資源領域的合作會一帆風順。專家指出,油氣合作首先是一個經濟問題,但又不單純是經濟問題——這也是中俄管道一談十幾年的內在因素。雖然道路曲折,但合作雙贏的大方向卻一直沒有轉變。在雙方政府的直接推動下,中俄管道項目終於摘掉面紗水落石出。事實上,在項目進行的每個階段,你都可以看到雙方國家領導人的身影。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中俄項目首先要解決這樣兩個問題:一是管道建設的技術問題,也就是管道建設必須滿足技術、工藝、安全和環保的要求。二是管道建設的商務問題,即管道運輸的油源必須有保證,有長期原油貿易協定作保證。為儘快推動解決技術問題,去年中國石油與俄管道公司共舉行四次工作會晤。雙方就中俄原油管道邊境交接計量系統的配置原則及遵循的標準、黑龍江穿越工程最終的設計檔案及邊境工程設計銜接等技術問題達成共識,管道工程設計去年11月獲俄政府技術監督總署審查通過,解決了制約管道建設決策的技術問題。
商務問題同樣不可小視。中國石油新成立的中俄項目部通過認真收集和分析俄原油出口信息,現場考察中國港口和煉廠的原油進口工作,詳細分析俄原油出口至中國和亞太市場的潛力和效益,並參與長期原油貿易談判,為最終解決影響管道建設的商務問題提供了決策支持。談到中俄管道的施工,就不能不提到黑龍江穿越工程。這是中俄原油管道建設工程中技術難度最大、施工組織最複雜的建設任務,也是在經過對各種穿越工藝方案比選後最終決定由中方負責建設的項目,可以說是中俄管道建設能力的比武場。由於採用定向鑽工藝,泥漿質量受施工環境溫度影響較大,一年中最佳的施工周期只有幾個月。
為保證黑龍江穿越施工的順利進行,集團公司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商落實建立專用通信及確定通信頻率的相關事宜,組織編制黑龍江穿越工程防洪評價報告。現場考察同樣涉及在邊境地區開展施工建設的黑龍江同江鐵路大橋的建設情況,積極與俄方和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協商設立用於管道施工建設的封閉建設區……在廣泛的期待目光中,中俄管道破題起飛。
一條中俄管道,為中俄在能源領域更深入和更廣泛的合作留下許多遐想,也為其他項目留下許多有益的啟示。競爭與合作同在。只要互利共贏的理念在,中俄合作肯定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