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文明史(第四卷上)

伍麥葉王朝和早期阿巴斯王朝時代的中亞第二章 15和16世紀帖木兒後王諸國第十八章 阿巴斯王朝以後的宗教潮流和蘇菲派對大眾的影響第十九章

內容介紹

《中亞文明史》第四卷所述年代約八個世紀,在此期間,伊斯蘭這一新的信仰日益興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始終影響著中亞大部分地區、西伯利亞南部邊緣地區及中國東部地區,並在這些地區與早已確立的各種信仰展開競爭。
在如今蒙古地區和貝加爾湖周圍地區的各民族擴張具有更加廣泛的國際影響,這些民族先是突厥人,接著是契丹人,最後是蒙古人。
突厥遊牧部落的西迂,對後來從阿富汗向西通過伊朗到安納托利亞的土地上的種族和社會結構產生了長期的影響。突厥,以及規模小得多的蒙古從烏滸河以南向阿富汗和北印度的軍事擴張,對這些地區也將產生持久的政治影響。突厥各民族的遷移而帶來的變革,因13世紀蒙古入侵而加劇。這一地區始終滿足於吸收周邊各種文明的影響。然而,從長遠看,佛教中的喇嘛教在蒙古和西藏奠定了基礎,而伊斯蘭教則在河中、南西伯利亞和新疆各族人民中紮下了根。在東歐,首先是俄羅斯,突厥一蒙古金帳帝國的建立對這一地區的歷中進程產生了持久而重大的影響。

作品目錄

出版計畫說明
編寫《中亞文明史》國際科學委員會委員名單
供稿者名單
導言
第一章 伍麥葉王朝和早期阿巴斯王朝時代的中亞
第二章 伍麥葉王朝和阿巴斯王朝初期伊朗、呼羅珊和中亞河中的教派和民族運動
第三章 烏古思、基馬克和欽察各國
第四章 薩曼王朝
第五章 哥疾寧王朝
第六章 喀喇汗王朝
第七章 塞爾柱人和花刺子模沙
第八章 古耳王朝
第九章 回鶻、黠戛斯和党項(8至13世紀)
第十章 喜馬拉雅西部各國
第十一章 契丹與哈喇契丹
第十二章 12至13世紀的蒙古人及其政權比拉
第十三章 成吉思汗繼承人統治下的中亞
第十四章 德里蘇丹王國
第十五章 信德、俾路支、木勒壇和克什米爾地區的歷史、社會和經濟狀況
第十六章 帖木兒王朝統治下的中亞(1370年至15世紀早期)
第十七章 15和16世紀帖木兒後王諸國
第十八章 阿巴斯王朝以後的宗教潮流和蘇菲派對大眾的影響
第十九章 社會經濟發展:伊朗東部和中亞的食品與服飾
第二十章 錢幣和貨幣制度
結束語
地圖
參考書目
辭彙表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