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0年科學故事(彩圖版)

世界5000年科學故事(彩圖版)

《世界5000年科學故事(彩圖版)》是2005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魏志敏、王焰編著,是一部全新的世界科學知識讀本。

內容簡介

本書以歷史故事為敘事單位,按時間順序簡要勾勒出世界5000年科學發展的歷史輪廓,補充“科學家小傳”、“科學小知識”等欄目,對世界科學發展史上的科學大發現、科技大發明以及重要科學家進行較為全面的介紹。所選故事均圍繞世界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成果展開。100多位科學大師,100餘項科學成就,立體再現世界科學5000年的發展歷程。精心擷取300餘幅精美圖片,立體、全方位地展示輝煌的人類科學成就,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裝幀設計熔歷史的厚重感與藝術的靈動性於一爐,圖文搭配和諧統一,以圖釋文、圖文並茂,充分滿足現代人的閱讀欣賞需求。

本書力圖通過百科全書式的編輯理念,打造一部全新的世界科學知識讀本。全書精心選編近一百個科學故事,內容涉及對人類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大發現、科技大發明以及科學家等,將世界科學的發展演進娓娓道來,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5000年人類智慧的結晶,近百位科學大師,百餘項科技成果,150千生動的文字,300餘幅精美的圖片,帶你走進一座異彩紛呈的世界科學殿堂,伴隨你開始一段彩色的讀書之旅。

目錄

最早的太陽曆

胡夫金字塔

腓尼基人開創航海業

泰勒斯預言日全食

古巴比倫城和空中花園

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理論

博學的亞里士多德

歐幾里德和《幾何原本》

亞歷山大港的法洛斯燈塔

阿基米德的故事

托勒密的錯誤

阿拉伯鍊金術中的化學

古登堡的活版印刷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麥哲倫環球航海

推動地球的哥白尼

第谷的天文觀測

維薩留斯偷屍做解剖

比薩斜塔上的實驗

李普希發明望遠鏡

哈維與血液循環

克卜勒和行星運動

馬德堡半球實驗

帕斯卡與帕斯卡定律

科學化學的創立

牛頓與萬有引力定律

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

哈雷和哈雷彗星

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

珍妮紡紗機

瓦特發明蒸汽機

拉瓦錫的發現

牛痘接種法的發明

伏打發明電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

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車

電磁感應產生電流

莫爾斯發明有線電報

細胞學說的創立

焦耳與能量守恆定律

與死神抗爭的巴斯德

達爾文的進化論

化學家的神奇眼睛——光譜分析法

從麻沸散到現代麻醉藥

孟德爾的突破

諾貝爾和安全炸藥

門捷列夫破解元素之謎

天才麥克斯韋

吸爾發明電話

本茨的汽車

大發明家愛迪生

盧米埃爾發明現代電影

倫琴射線

無線電報問世

居里夫婦的故事

普朗克的量子假說

大科學家盧瑟福

血液的秘密

想飛的萊特兄弟

巴甫洛夫的實驗

冥思苦想的愛因斯坦

從地圖發現大陸漂移說

摩爾根創立基因說

宇宙大爆炸

哈勃定律

改變世界的電視

瘟病的剋星——青黴素和鏈黴素

雷達的發明和套用

從核裂變到反應堆

人造地球衛足升空

雷射誕生記

加加林的首次宇宙之旅

夸克模型的提出

發現脈衝星

阿波羅登月

探索生命的奧秘

海洋探索——海洋學的興起

神通廣大的計算機

多莉羊和克隆技術

156—159飛機的歷史

198—199美、蘇太空人大掃描

200—201美國曆次登月

書摘

(P010-012)一提起埃及,大家會不約而同地想起金字塔,這沒錯!金字塔已成為今天埃及的象徵,但埃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重要的文明成果還有太陽曆。

古埃及的太陽曆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曆法,約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已出現,這跟尼羅河的定期泛濫關係密切。從某種意義講,甚至可以說尼羅河的定期泛濫催生了太陽曆,所以在這裡有必要交待一下尼羅河的情況。

尼羅河,是上源青尼羅河、白尼羅河兩條尼羅河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匯合後的正式稱謂。它全長6700千米,堪稱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它流經坦尚尼亞、盧安達、烏干達、肯亞、衣索比亞、蘇丹和埃及等10個國家,最後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羅河主宰著它流經國家的命運,離開了它的滋潤,這裡的文明將灰飛煙滅。但由於尼羅河水流緩慢,泥沙不斷沉積使河床持續填高,致使多次泛濫成災,但河水退後,又留給當地人大片沃土。因此,古埃及人需找到其中的規律以趨利避害。

經過長期觀測,古埃及人逐步發現尼羅河泛濫的規律,當它開始開始泛濫時,清晨的天狼星正好位於地平線上。這一點天文學上稱為“偕日升”,即與太陽同時升起,於是這一天便被設定為一年的第一天。不巧的是,天狼星偕日升的周期並沒有很快被發現,智慧的古埃及人也沒有放棄,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他們終於發現:天狼星偕日升那天與其120周年後那一天恰好相差一個月,而到了第1461年,偕日升那天又重新成為一年的開始。於是古埃及人設定1460年的周期為天狗周(因為他們的神話中稱天狼星為天狗)。

我們把古埃及的太陽曆與當前的公曆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就不難發現其科學性:一年的天數為365天,繼而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末了還剩5天則作為宗教節日,就如同我們傳統的春節一樣也是5天,這比精確的一回歸年(365.25天)僅少0.25天,120年後少30天,1460年後就會少365天,又接近一年,如此便形成一個完整的周期。這樣精妙的曆法凝結著無數古埃及先民的智慧。

在古埃及,人們運用大量的時間進行天象的觀測,特別是對天狼星位置的觀測更加細緻入微。他們發現,在固定的時間裡,天狼星從天空消失,在太陽再次出現在同一位置時,它又從東方的天空升起,這就是一個周年。同時,古埃及人把天狼星比太陽早升起的那一天定為元旦。

古埃及人創製的太陽曆對尼羅河流域的農業生產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也是古埃及躋身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重要標誌。正是有了這樣一部較為完備的曆法作指導,古埃及的先民才得以準確預測尼羅河河水漲落,合理安排農時,做到趨利避害,獲得一年又一年的大豐收,從而具備了穩定的衣食之源。在這個物質基礎上,古埃及才得以在宗教、建築和醫學等領域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