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電影美學名著導讀

《世界電影美學名著導讀》是2010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文。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電影美學是一種高屋建瓴的掌控。試想一想,當初佛主釋迦牟尼隨意地拈花微笑,便

化學與人類文明實驗指導書

成妙悟。可是,如果沒有佛主的功力,誰都去拈花微笑一下,如何能達妙悟境界?結果只能是東施效顰,徒增笑柄。事實上,正是由於對世界、宇宙的本質了如指掌,所以,對佛主來說,拈花與微笑這樣的美妙感覺與直覺是完全舉重若輕、自然天成的事。

塔可夫斯基對電影本體的認識至深至遠,認為電影的本質就是記錄和保存時間,是雕刻時光,所以,他的電影除了深刻的思想,還有時間的晶瑩剔透,就像《伊萬的童年》、《鏡子》里的影像;所以,伯格曼稱塔可夫斯基捕捉生命猶如夢境,宛若倒影。

本書是對世界電影美學中頗具影響的著作或文章的導讀式分析,目的是給廣大讀者提供一個了解和學習電影美學理論的方便途徑。

圖書目錄

建構電影藝術的美學話語

——評巴拉茲的《電影美學》

電影語言革新的宣言

——維爾托夫《電影眼睛人:一場革命》

創造性地處理現實

——約翰·格里爾遜《紀錄片的首要原則》

蒙太奇經典理論

——愛森斯坦《蒙太奇論

愛因漢姆電影藝術理論

——愛因漢姆《電影作為藝術》

電影的聖徒與聖經

——巴贊《電影是什麼?》

現代性碎片的影像救贖

——克拉考爾《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麥茨論

——麥茨《想像的能指

世俗與神話:電影的野性思維

——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話》

一個經典電影理論文本

——塔可夫斯基《雕刻時光》

女權主義電影理論

——勞拉·莫爾薇《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

電影形式主義的探索

——諾埃爾·伯奇《電影實踐理論

“法蘭克福學派”電影工業的批判理論

——霍克海默、阿多爾諾: 《啟蒙的辯證法》

類型電影和大眾媒介的神話製造

——托馬斯·沙茲《舊好萊塢、新好萊塢:儀式、藝術與工業》

密語50小時

——特呂弗《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

靈感的塗鴉影像的前傳

——安東尼奧尼《一個導演的故事

大師記世紀行

——布努艾爾《我的最後一口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