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盃歷史
1950年,為了表彰國際足聯主席雷米特創立這項大賽,這尊獎盃被命名為“雷米特杯”。按照規定,第一支三次贏得世界盃的球隊將可以永久保留雷米特杯,在球王貝利領導下的巴西國家足球隊在1958年瑞典世界盃和1962年智利世界盃上成功蟬聯冠軍,並在1970年世界盃上第三次捧起雷米特杯,並將永久獲得雷米特杯。
在1970年,巴西隊成為第一支三奪世界盃冠軍的球隊,從此以後巴西隊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因此,國際足聯需要製作一尊新的獎盃,用於1974年的世界盃。1971年,在7個國家總共53件作品中,義大利雕塑家西爾維奧·加扎尼加的創意被選中,從此象徵足壇最高榮譽的“大力神杯”誕生了。 這尊沿用到今天的獎盃高達36厘米、重6175克,由18K黃金製成,底座鑲有兩圈墨綠色的孔雀石。“大力神杯”的設計者加薩尼加這樣描述他的作品:“從基座上延伸出的幾條曲線呈螺旋狀向上伸展,一直連線到頂部的地球造型。作為雕像主體的兩名運動員的形態設計充分展現那令人激動萬分的勝利瞬間。”
大力神杯的底座上可刻下1974至2038年17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名,換句話說在2038年的世界盃完結之後,大力神杯將會退役,由新一代獎盃取代。
關於獎盃的形象,設計者加扎尼加這樣描述道:“線條從底座開始向上延展,以螺旋式的曲線上升,兩名運動員的形象也隨著浮現,他們向上伸展開身體,托舉起整個地球,這是光輝和榮耀的象徵。”在獎盃的底座上,從1974年起冠軍球隊的名字被刻在上面,獎盃擁有的空間,足夠容納下直到2038年世界盃的所有冠軍隊名字。當初,這尊獎盃的造價約為5萬美元,它的估價則達到了1,000萬美元。 關於這尊獎盃的名稱,官方定為“國際足聯世界盃獎盃”,但根據兩個運動員托舉起地球的形象,很多人習慣稱它為“大力神杯”。與之相似的是,1974年前使用的雷米特杯,因其形象為希臘勝利女神尼凱,也有“女神杯”的別稱。
雷米特金杯
在1930年第一屆FIFA世界盃™舉辦前的兩年,國際足聯制定了有關世界盃的一系列章程。其中規定將設立一座獎盃用於獎勵最後的冠軍得主。設計獎盃的任務最後交給了當時著名的法國雕塑家阿貝爾·拉夫勒爾(AbelLafleur)。
雷米特杯自誕生之日起就命運多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時任國際足聯副主席的義大利人奧特里諾·巴萊西(OttorinoBarassi)為了避免雷米特杯落入德國法西斯手裡,把它藏在了床下的鞋盒裡,這使得雷米特杯直到戰爭結束才得以重見天日。
1966年,國際足聯在英格蘭舉辦世界盃紀念展覽,雷米特杯自然是最重要的展品。誰料到在嚴密的保護下不翼而飛,後來在一棵樹底下被發現,而立功的還是一條名叫“泡菜”(Pickles)的小狗,這件離奇的事至今仍然是無頭懸案。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巴西隊在球王貝利的帶領下第三次奪冠,因此,雷米特杯被永久的保留在巴西。而厄運到此並沒有結束,1983年,雷米特杯在里約熱內盧再一次失竊,案子最後雖然破了,但是可惜的是,雷米特杯已經被竊賊們熔掉了,自此,這座象徵世界盃最高榮譽的獎盃永遠消失了。雖然後來巴西足協製作了一個仿製品,可是人們心中的遺憾卻無法抹去。
雷米特杯高35公分,重約3.8公斤。獎盃上端的雕塑由純銀製成,外表鍍金。底座由青金石製成。
底座的四面各鑲有一面金牌,上面鐫刻著獎盃的名字和分別在1930年至1970年九屆世界盃上摘得桂冠的球隊名字。
大力神杯
1970年巴西隊在墨西哥城第三次奪得冠軍後,FIFA世界盃™第一個獎盃--雷米特杯(JulesRimetCup)就永久的被巴西足協所收藏。因此國際足聯決定為1974年世界盃™製作新的冠軍獎盃,來自七個國家的多名設計者向國際足聯遞交了53個不同的設計方案,最終國際足聯選擇了義大利藝術家西爾維奧·加薩尼加(SilvioGazzaniga)的作品。
新的世界盃被命名為“大力神杯”。他的設計者加薩尼加是這樣描述他的作品的:“從基座上延伸出的幾條曲線呈螺旋狀向上伸展,一直連線到頂部的地球造型。作為雕像主體的兩名運動員的形態設計也充分展現了那令人激動萬分的勝利瞬間。”
國際足聯規定,大力神杯的所有權將一直屬於國際足聯,此後每一屆FIFA世界盃™的冠軍得主都只能保留大力神杯四年時間,到下一屆世界盃開始時交還給國際足聯,換取一件國際足聯頒發的純金複製品作為珍藏。
大力神杯高36公分,重約6.2公斤。此杯含4.97公斤18K純度黃金,基座由兩層孔雀石組成,上邊將用來鑲嵌17塊銘刻著冠軍球隊名稱的金牌,按照這一規定,大力神杯將可以使用到2038年世界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