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的一個文學流派。 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

現實主義

文學藝術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在文學藝術史上,現實主義浪漫主義是兩大主要思潮,現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表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現實主義文藝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很高的成就。在文學中如詩經中的一部分作品,杜甫的詩、關漢卿的戲劇、曹雪芹的《紅樓夢》等便是其代表作。

浪漫主義

文學藝術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在文學藝術史上。它在反映現實上,善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神奇的想像和誇張手法來塑造形象。各國文學藝術創作自始至終就有這種特色。如我國文學中,屈原、李白的詩歌,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等都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藝思潮,產生於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意識形態。其代表作家有德國的歌德和席勒。法國的雨果、喬治·桑、英國的雪萊和拜倫等。

文藝復興

十四至十六世紀歐洲新興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十六世紀資產階級史學家認為它是古代文化復興,因而得名。新興資產階級出於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標榜,提出了人道主義,即人文主義思想體系:反對中世紀的禁慾主義和宗教觀,擺脫教會對於人們思想的束縛,打倒作為神學和經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威和傳統教條。文藝復興普遍的表現雖是科學,文學和藝術的高漲,但是由於各國的社會和歷史條件不同,文藝復興運動在各個國家都帶有自己的特徵。在義大利,詩歌、繪畫、雕刻、建築、音樂取得突出的成就,代表人物是詩人但丁。在英國,詩歌和戲劇達到空前的繁榮,主要代表為莎士比亞。

批判現實主義

歐洲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在文學藝術中開始占主導地位的文藝思潮。它是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矛盾尖銳化在文學藝術上的反映。它的進步意義在於注重研究社會問題。以現實主義的態度擴大了真實反映現實的生活面,塑造了很多有典型意義的貴族、資產階級人物形象,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現象,描寫了貴族階級沒落和資產階級興起與沒落的過程,揭示了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有些作品對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時還豐富了藝術技巧和手法。但由於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受到歷史和階級的局限,不能指出產生罪惡的根源,揭示其解決問題的出路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代表作家有法國的巴爾扎克、司湯·達、英國的狄更斯、俄國的果戈里、托爾斯泰等。

自然主義

文藝的一種創作方法與傾向。作為比較自覺的文藝思潮和流派,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繼法國浪漫主義運動後形成。它一方面排斥浪漫主義的想像、誇張、抒情等主觀因素,另一方面輕視現實主義對生活的典型概括,要求單純地描摹自然,照錄實物,追求事物外在真實與瑣碎細節,拒絕分析與批判,並企圖用自然科學規律尤其是生物學知識解釋人和社會。代表作家有左拉、龔古爾兄弟等。

古典主義

十七世紀歐洲出現的一種文藝思潮,主張以古希臘、羅馬為典範,所以叫古典主義。以法國發展的最為完備。主要代表人物有拉辛莫里哀、布瓦洛等。他們尊重王權,崇尚理性,在藝術上追求高雅、和諧、均衡的統一。當時曾具有進步意義,但是形式上,抽象化、概念化傾向嚴重,最後成為消極保守的陳規,被浪漫主義所取代。

感傷主義

歐洲十八世紀後期的一種文藝思潮。提倡抒發內心感受,強調個性的精神生活,多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寫景抒情,不滿現實,大都帶有濃厚的感傷情調。代表作家有英國的斯特恩、法國的盧梭等。

象徵主義

歐洲十九世紀頹廢主義文藝思潮中的一個主要流派,要求用晦澀難懂的語言表現恍惚迷離的神秘情境。代表作家如馬拉美等。

唯美主義

十九世紀末流行於歐洲的資產階級文藝思潮,主張為文藝而文藝 ,脫離現實生活而講求技巧和形式美。

印象主義

歐洲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間出現的文藝思潮和藝術流派。最早出現於法國,主要表現在繪畫上。代表作家是德國的霍普特曼等。

重農派

美國現代南方作家組成的一個鬆散的文化團體,又稱“逃亡者派”。1915年,一些與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鎮范德比爾特大學有關的文化人常常聚會討論文學及哲學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集會曾一度中斷,1919年重又恢復。范德比爾特大學教師、詩人約翰·克羅·蘭塞姆成為這一活動的實際領導者,他的周圍聚集了一批有才華的年輕人,如詩人羅伯特·潘·華倫、阿倫·泰特、唐納德·戴維森以及小說家安德魯·納爾遜·萊特爾、詩人莫里爾·莫爾等。1922至1925年,他們出版了有影響的小型文藝雜誌《逃亡者》,它所發表的重要的文章後來收組成為《逃亡者文選》(1928)。“逃亡者派”一詞即由此而來。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它不是一個有組織、有共同綱領的團體。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著海明威等人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的一句題辭,於是“迷憫的一代”成了一個文學流派的名稱。“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點是厭惡帝國主義戰爭,卻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們大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在美國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號的蠱惑下,懷著民主的理想,奔赴歐洲戰場。他們目睹人類空前的大屠殺,發現戰爭遠不是他們原來構想的那種英雄的事業,所謂“民主”、“光榮”、“犧牲”都是騙人的東西。他們在戰爭中經歷了種種苦難,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間的反戰情緒。這在他們心靈中留下了無法醫治的創傷。他們的作品反映了這些思想感情。例如,約翰·多斯·帕索斯的《三個士兵》、愛·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間》、威廉·福克納的《士兵的報酬》和《薩托里斯》。厄內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歐洲打過仗,負過重傷。海明威當時對待戰爭的態度,象其他反戰作家一樣,只限於厭惡、逃避與詛咒。他對戰後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觀的情緒較為濃厚。“迷惘的一代”不僅指參加過歐洲大戰的作家,也包括沒有參加過戰爭、但對前途感到迷憫和遲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傑拉爾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馬斯·沃爾夫等。“迷憫的一代”主要繁榮在20年代;30年代以後,他們的創作傾向,包括海明威在內,都有了變化。

黑山派詩歌

美國當代的一個詩歌流派。20世紀50年代初,在麻薩諸塞州黑山學院任教的查·奧爾遜、羅·鄧肯、羅·克里利等人創辦《黑山評論》雜誌,提倡與40年代流行的傳統格律體相反的“放射體”詩歌,逐步形成一個流派。奧爾遜的《放射體詩歌》(1950)一文闡述了他們的主要觀點。奧爾遜認為詩是把詩人的“能”傳遞給讀者的東西,因此詩是“能的結構”和“能的放射”;要以順應呼吸的“音樂片語”代替傳統詩律中的節拍;形式只是內容的延伸;一個意念必須直接導向另一個意念,提倡快速寫作。黑山派詩人還倡導詩歌朗誦。他們強調詩歌的自發性和口語化,採用美國口語和埋語,反對艾略特等人精雕細刻、廣徵博引的學院派詩風。50年代後期他們與垮掉派詩人合流,引起較大的反響。

垮掉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的一個文學流派。有人根據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稱)譯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詩歌的部分特徵,稱為“節拍運動”或“敲打詩派”。“垮掉青年”對戰後美國社會現實不滿,又迫於麥卡錫主義的反動政治高壓,便以“脫俗”方式來表示抗議。他們奇裝異服,蔑視傳統觀念,厭棄學業和工作,長期浪跡於底層社會,形成了獨特的社會圈子和處世哲學。50年代初,他們的反叛情緒表現為一股“地下文學”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統治發動衝擊。多數垮掉派文人來自東部。著名的有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 巴羅斯、格雷戈里。柯爾索、約翰·克萊倫·霍爾姆斯、塞繆爾·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凱魯亞克與巴羅斯合寫偵探故事未成,卻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說《小鎮與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爾姆斯從中受到啟發,在小說《走吧》(1952)中更明確地反映紐約“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紐約時報》上鼓吹垮掉派文學,但這種嘗試受到東部學院派勢力的壓抑,他們就往西部尋求同道和發展基地。當時洛杉磯近郊的西威尼斯有個以勞倫斯·李普頓為首的垮掉派組織,他於1955年發表小說《神聖的野蠻人》。在舊金山,以勞倫斯·弗林蓋梯的“城市之光”書店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從事“文藝復興”的反學院派詩人,他們的首領即是後來成為“垮掉的一代”理論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羅斯。

黑色幽默

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編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進入70年代後,“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繫,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菸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魔幻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是本世紀五十年代前後在拉丁美洲興盛起來的一種文學流派。它不是文學集團的產物,而是文學創作中的一種共同傾向,主要表現在小說領域,限於拉美地區。
“魔幻現實主義”一詞,首先出現於繪畫界。一九二五年,德國文藝批評家弗朗茨·羅在研究後期表現派繪畫時,寫了一部理論專著,題為《魔幻現實主義,後期表現派與當前歐洲繪畫的若干問題》,其本意是說,魔幻現實主義是表現主義的一種。後來,西班牙馬德里的《西方》雜誌譯載了這本書,於是“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術語就被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語文藝界所廣泛運用,人們借它用來稱呼本世紀中期在拉丁美洲文壇上湧現出來的文學新流派。 魔幻現實主義的形成有一個過程。歐洲超現實主義文學的影響和啟迪,是促使拉美文壇形成魔幻現實主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三十年代,魔幻現實主義同先鋒派文學的各種現代主義思潮的界限還不甚分明,表現主義、象徵主義、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各種因素皆有,在內容上還經曆本地主義,世界主義等階段。五十年代,胡安·魯爾福的小說《佩德羅·帕拉莫》問世,為魔幻現實主義豎起一面大旗,後起之秀風起雲湧。六七十年代以來,拉美的小說家在藝術上作出新的探索。近年來,拉丁美洲的評論界認為,魔幻現實主義已成為當代拉美文學小說創作的主要潮流。
屬於這一流派的著名作家和作品有:瓜地馬拉作家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的小說《總統先生》(1946),墨西哥的作家胡安,魯爾福的小說《佩德羅·帕拉莫》(1955),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百年孤獨》(1967),秘魯作家馬利奧·略薩的小說《城市與狗》(1962),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