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遲子建的短篇小說。作者以第一人稱敘述,讓讀者近距離地感受芸芸眾生中種種徹骨哀痛,從而表達了作者對底層平民生存困境一往情深的關注和悲天憫人的情懷。女主人公在魔術師丈夫車禍去世後,獨自遠行。因山體滑坡,她所乘坐的列車中途停靠在一個盛產煤炭和寡婦的小鎮烏塘,在那裡,她目睹苦難、不公和死亡,有了與以往生活不同的經歷。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曾獲2007年第四屆魯迅文學獎。作者遲子建因此成為中國首位三奪魯迅文學獎的小說家。

基本信息

內容梗概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講述原本生活在甜蜜愛巢中的女主人公,卻突遭不幸,丈夫在一次車禍中喪生。無限哀痛的她掙扎著走出去,想去追尋丈夫的靈魂。不料,卻跌進了無邊哀傷的海洋,一個盛產煤炭和寡婦的污濁的小鎮———烏塘。這裡密布著死亡的陰雲;鬧市中充斥著無數的鬼故事;深巷裡迴蕩著人間最淒涼的悲歌;男礦工家裡渾然不知地供養著專程來“嫁死”的老婆;冰櫃裡藏匿著不能入土為安的丈夫的死屍。這些駭人聽聞的悲慘世事,令女主人公打著寒戰逃到三山湖。在那裡,她遇到了失去母愛、遍體哀傷的男孩雲領。女主人公在目睹了人間的種種不幸之後,突然覺得自己的生活變故是那樣的微不足道,而弱化了的哀傷又在大自然月光和清風的撫慰中,滌盪而去。於是,她終於走出了哀傷的牢籠。

主要人物

蔣百嫂

在烏塘所有的寡婦里,蔣百嫂是最大情大性的,不被烏塘眾人所理解。蔣百嫂本是良家婦女,賢淑勤勞。然而,一場變故改變了她:“蔣百失蹤後,她變了一個人似的,三天兩頭就去酒館買醉,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也變得很浪蕩了,隔三差五就領男人回家去住。”這樣一個讓烏塘女人敵視的寡婦卻也有讓人想不通的舉動,比如她喝醉了就去一個會唱民歌的民間老畫家那聽又悲又沒歌詞的悲調,並且還會哼上幾曲。蔣百嫂還有一出近乎神魂顛倒、神經錯亂的異常舉動,就是一逢到停電就開始大鬧,揚言“要用炸藥包把供電局給崩了”,並且“跟瘋了似的四處奔走呼號,絕不肯在家裡呆一刻。而一旦室內電燈復明,她就奇蹟般地安靜下來了。”

蔣三生

蔣三生是個八九歲的孩子,他承受著父親蔣百藏屍冰櫃的痛楚,承受著母親每日歇斯底里的折磨,瘦小憂鬱的他總是仰頭看天,希望在那裡找到答案。

雲領

一個孩子。雲玲的媽媽被有錢人的狗咬了,因為捨不得錢打狂犬疫苗死掉了,他的爸爸在景區給遊人放焰火,為了掙二百塊錢被南方老闆的生日禮花炸飛了一隻胳膊。這個七八歲的孩子為了生計,每日要琢磨著變戲法來推銷他的磨腳石。會玩小魔術的雲領,身上背負著死去媽媽的陰影,雖然少年老成但“笑容像晚秋原野上的最後的菊花”。

陳紹純

陳紹純是作為小說中最光華的生命被書寫的,和魔術師一樣也是文中一種符號化的形象,他經歷過死亡、文革中親友的背叛,深味人生的諸多苦難後,在靈魂的幽深地帶自然孕育出唱響心靈的生命之歌,他孤寂地唱著人世間至純至美的悲涼之音,堅執地用他的傳奇人生書寫著烏塘的民間歷史,竟被自己不願塗改的艷俗而又輕飄的牡丹圖框砸死。陳紹純的悲歌像是梨花枝頭晶瑩的露珠一般,又像一面照盡世人真面目的魔鏡,讓人欣悅片刻後頓覺淒婉悲涼。他憑藉一雙冷眼,一份靜心,一份悟性,來領略和透視歷史、現實和文化的銳變嬗替,“甘為舊有美質文化而殉道⋯⋯走上與心中的完美事物(雖然是歷史性的)共相廝守的終極之路”。

肖開媚

肖開媚經營著一家婚介所,除此之外專門在婚宴上給別人唱喜歌。由於她品行低劣,她的喜歌里飄出的都是銅臭之氣,讓人的心靈不會因歌聲而產生真正的喜悅之情。而她也因沒有道德底線的約束,給礦工劉井發介紹了心如蛇蠍的“嫁死女”而被劉砍傷,成了人物口中敘述出的又一齣悲劇的主角和導演。

創作背景

2002年丈夫的離世,使遲子建沉溺在悲痛中,但她把這種感情注入了小說創作當中,“我用的是第一人稱寫,第一句話也完全是我當時的心境,就是想把臉塗上厚厚的泥巴,不讓人看到我的哀傷。因為當時不想讓誰來安慰我,我只想把過往的情感生活,用這部小說做一個紀念,也是紀念我的愛人。”遲子建說,她的愛人去世時,她幾乎不出門,一直待在家裡。當她看到新聞報導的礦難後, “雖然我沉浸在喪夫的傷痛當中,但我意識到生活對那些礦難遇難者的家屬是那么的不公平,即使在哀痛面前,她們還面臨著賠償官司。”“我可以衣食無憂地在被窩中懷念我的愛人,但那些女人連懷想的心境,生活都沒有給予她們,她們想要的是怎么樣生存下去,怎么樣拿到賠償,當這些東西完成以後,她們還要面臨著那種情感的空虛、生活上的貧困、對孩子未來成長的那種焦慮。”遲子建說,這時候她突然覺得自己的哀痛,在這些女人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這部小說跟她愛人離世有關,他是2002年去世的,小說是2005年寫成的,“我很想用這部小說來紀念我的情感,所以就有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說寫了北方煤礦地區一個寡婦的哀與痛及普通女性的生活悲劇”。

黃世君在遲子建34歲時,才走進她的世界。那個階段,遲子建僅用兩年就完成了長篇《偽滿洲國》的創作。可是,相愛4年後,黃世君因車禍離開了她,“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來了。那個“不斷打一個不再會有人回響的號碼”的階段,遲子建走過。那些再無人照耀的夜路里,文學的格子,她慢慢爬過。

作品賞析

主題思想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講述了一個未亡人為排解喪夫之痛而作的一次旅行活動,特別是講述了旅行見聞,表達了“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的哀傷。但深入研究,就不難發現除此之外它還充斥著對“人性的醜陋與邪惡”的展示與哀嘆,再一次深深發出對“芳草”、對美好人性復歸的真切呼喚。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革除自私、貪婪、欺騙、報復等醜陋的人性,都能夠尊重生命、珍視生命、遵守公共規則和道德,那么,悲劇就是可以避免的。換言之,人身上的弱點、人性的醜陋,是摧殘生命的一種力量,是造成人生悲劇的一種原因。

在一個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面前,當芸芸眾生都沉迷於“夜晚”和“沼澤”中時,尤其需要有人發出“靈魂”的呼告,以自己靈魂的痛苦和獻身的精神來承擔人類的眼淚、不幸和苦難,“幫助人把自己從獸性的桎梏和野蠻的深淵中解放出來,教會人們懂得優雅、得體、高貴和尊嚴的意義,而不蠱惑、縱容人沉溺於極度自私的道德放縱和精神墮落。”

藝術手法

意象

1、“夜晚”意象

是對存在狀態的隱喻,在小說中具有定性的作用,傳達出作者對生活及人生的理解。蔣百嫂反覆地吟詠:“這世上的夜晚啊—— ”這是對現實宿命般的認識和在此基礎上所具有的無奈與鄙視。她的丈夫已經進入萬劫不復的夜晚,永遠沒有了白天,更別奢望葬禮,別奢望墓地,而她今後的所有日子,甚至漫漫一生,也將在暗無邊際的夜晚中延宕。在此,處於黑夜的蔣百嫂和夜晚這兩個意象互相隱喻,發生關聯,成了整篇小說的核心。而“夜晚”對於敘述者“我”來說,更是目擊人生真相和生命限度的必備場景:魔術師丈夫死於夜晚的一場車禍,蔣百蹲坐於永是夜晚的冰櫃變成沉默的冰山,陳紹純在夜晚被一幅艷俗的牡丹圖砸死⋯⋯痛苦的記憶如同世界上所有的黑夜一樣籠罩在人們心頭,無法釋懷,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得不承受的“夜晚”之痛。黑暗,阻斷了人們渴望的幸福和安寧!

2、“蝴蝶”意象

小說末尾“我便將那個盒子打開,竟然是一隻蝴蝶,它像精靈一樣從裡面飛旋而出!它煽動著湖藍色的翅膀,悠然地環繞著我轉了一圈,然後無聲地落在我右手的無名指上,仿佛要為我戴上一枚藍寶石的戒指。”口 這一“藍色蝴蝶 的意象成為一個在讀者閱讀時引起審美注意的關節點,它唯美、悲弱、淡雅、婉約、溫柔、詩意的特質,讓人產生淡淡的失落感的瞬間又會讓溫暖油然而裝滿胸間。這瀰漫在文本中婉麗淒迷的造境可謂感傷的溫情抒寫,說它是“氣氛”也好“情調”也罷,可以確定的是升騰起縷縷詩意氤氳在文本間,形成了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借用霍桑的話就是“一種詩意的⋯⋯境界,這種境界不必要⋯⋯什麼真實性⋯⋯”不但滿足了人們祈求主人公愛情追憶之旅的超越與圓滿的心理,而且蘊涵了更深刻的思考,造就了更為寬闊的審美空間。

3、“銀河”意象

這一意象傳達出“我”對磨難的超越和高境界體認。因為銀河上接天際之蒼茫,下引地上之泉流,永存天地之間,它蒼涼卻不失溫暖,凝重而不失明朗。小說結束之際,“我”鳳凰式的涅粱是藉助於在雲領的引領之下完成的。在幽靜恬謐的清流之夜,“我”身處小溪、河燈、明月之間,心靈之傷痛剎那間獲得了稀釋和修復。“魔術師”丈夫的死儘管讓“我”的人生變成了一輪殘月,讓“我”的世界和生命滿溢出無法修補的殘缺,但是相比陳紹純無人傾聽的孤獨,以及抱憾而終的宿命,相比蔣百嫂陪伴凍在冰櫃無法安葬的丈夫,仍然為了生存要挨過的漫漫長夜,我畢竟擁有過與魔術師丈夫心有靈犀的過去,我畢竟用葬禮為他畫上了人生的休止符。因而知道了雲領一家的遭際,想起蔣百嫂的過往,“我突然覺得自己所經歷的生活變故是那么那么的輕,輕得就像月亮旁絲絲縷縷的浮雲。”嘲所以在清流,“我”把憂傷、悲痛、虛空與河燈一起放走,於是“心裡不再有那種被遺棄的委屈和哀痛,在這個夜晚,天與地完美地銜接到了一起,我確信這清流上的河燈可以一路走到銀河之中。”口 這一浪漫唯美的場景可謂賦予了夜晚應有的美好希冀,重新賦予人生應有的溫暖亮麗。顯然我們看到一個身陷生之困境的女主人公內心自我救贖之後完成了她的涅槧,耀現出普度眾生的大悲憫情懷,至此“我”史詩性的成長伴隨著藍色蝴蝶的停落終於圓滿落幕。

死亡的敘述

作品雖然沒有刻意描繪死亡,但作者渲染的情緒、調製的色調和作品中營造的氛圍已經足以告訴我們,死亡的嚴重和對人們心理與精神的深刻觸動。作者關於死亡的敘事方式還直接與民歌、民間故事、鬼神故事等勾連起來,其實這也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敘事傳統,《西遊記》、《封神演義》、特別是《聊齋志異》等無疑是這種敘事資源的淵藪。這裡存在著一個重要的隱喻關係,在傳統民間敘事包括文學作品中,歷來指認為陽間和陰間二分世界,陽間即生的世界,陰間即死(鬼)的世界;陰間是陽間的延伸,即死是生的延伸;換句話說,在民間敘事中,生和死、人和鬼是生命的兩種狀態,民歌、民間故事、鬼神故事成為一種有力的引證,說明生命不滅,生命永恆,死亡只是生命進入另一種狀態的關口,他人的哀傷、哭泣就成為了祭奠生命轉入另一種狀態的儀式。這種敘事方式滿足了作者理性世界的需求,實現了精神升華的期望。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合理地利用死亡這個虛擬世界形態的特性,以自己對死亡的切實感受牢牢確立對死亡的闡釋權,讓死亡反照現實,讓死亡叩擊靈魂,達到了高度的文學效果。小說亦真亦幻,在悲戚中敘述死亡的故事娓娓道來,隨著作者的情感流動舒緩推進。考察了民歌和鬼故事,感受了民間死亡。

“死亡是《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主旋律,它在小說里一遍遍奏響,密集到令人不能喘息的程度。”在這部小說中,死亡以兩處奇崛引入注目。一,密。在一部作品中死亡呈現出如此令人咂舌的密集程度,簡直令人生畏,但更多的,是悲憫心的生髮。作品本就是從一己之悲延展到眾生之痛的。先是溫暖作伴的丈夫的死去一一丈夫生前悉心呵護“我”,而“我”也是丈夫最珍視並唯一能欣賞的花朵,豈料生死難測。接著便是烏塘鎮現實生活中甚至連帶鬼故事、民歌中的死亡一一對命運失去掌控的礦工,白天進了礦區不知晚上能否回得來,如若再攤上一個來烏鎮特意“嫁死”的老婆,晝夜都沒有半點溫暖可言。被誤判死刑無辜枉死的女人,鬼故事中因憐憫孩子挽救妻子而殺死自己惡毒母親的男子,被自己改塗後的俗艷牡丹圖畫框意外砸死的歌者,被理髮店顧客的寵物咬後得狂犬病死去的張雲領母親,被輕易擁有醫護執照的獸醫的青黴素要去了性命的小攤主的妻子⋯⋯二,死亡的荒誕不經。追究魔術師之死,歸因竟是急著往家趕的菜農的一泡尿。菜農卻也生生覺得委屈一一如果不是當天菜攤生意好,如果酒館未送一壺免費的茶,如果同伴幫他分擔著多喝一些茶,如果僻靜處沒有那對親吻的情侶,如若街上不安紅綠燈,悲劇或可免於發生。其實,這是種種“偶然”之因促就的“必然”之果,是生活自身荒誕性的折射。魔術師溫文爾雅,美好得如同夢幻,而他為了生存也不得不屈就,被逼於聲色犬馬之所討生活。這正是生活的可堪痛心之處。唱純正大悲之音的陳紹純,為了成全牛枕對母親的一番孝心,無奈委屈自己的畫作,硬是給牡丹塗上不忍目睹的俗艷輕浮之色,結果,這個曾歷經劫數、真正懂得藝術和生命的歌者反被畫框吞噬掉性命,著實極具反諷之味。其他幾處的死雖借敘述者之口淡淡道出,背後的悲涼之味卻極深重。

時空轉換下的反襯對比

小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城市、烏塘、三山湖三個空間的轉換,帶領讀者一步步感受到主人公“我”的自我救贖和自我超越。在這三個空間裡,城市象徵著死亡。“我”的丈夫在城市裡意外過世,成為整部小說的發端;烏塘象徵超越,“我”通過在烏塘的見聞了解到世間還有更加深刻的苦難,從而逐漸消解了“我”自身的苦難;三山湖則是一個治癒身體和心靈的超驗空間,我在紅泥泉里緩解了身體上的疲憊與病痛,也在月光下的清流中實現了對亡夫思念之情的釋懷。在這一過程中,主人公生命的體驗不斷得到深化,既具有佛教中的“超脫”意味,也具有一定的生命美學價值。這篇小說的又一特色之一反襯對比,在時空轉換的過程中,會比在單一時空中更具有衝擊性和延展性。

第一,以死反襯生,即以死亡的恐怖和毫無道理反襯生活在這樣的現實下的人的辛酸和艱辛。蔣百的“被失蹤”自不必說,主人公“我”的丈夫被一輛瘸腿機車撞死;早點攤主的老婆被獸醫冒充的醫生治死;畫匠陳紹純被懸掛著的畫框砸中腦袋而死;小男孩雲嶺的媽媽,也是獨臂男人的妻子,被小狗咬傷後沒有去醫院,最終得狂犬病而死⋯⋯這些死亡的意象貫穿故事始終,無論是正面描寫人物的死亡過程,還是通過“未亡者”的敘述側面體現死亡,這些死亡方式都是看似荒誕和毫無道理的。生命的無常似乎才是這裡永恆的主題,由此便襯托出了故事中人物的堅忍和不易。

第二,以景色和歌聲的美麗反襯死亡的陰暗可怖。三山湖風景秀麗,烏塘雖說不夠迷人,但它的每條街巷都有一個溫和的名字,而且這裡住著辛苦過日子的夫妻和擁有美妙歌聲的老人。然而死亡在這裡是無法擺脫的:下井挖煤的人每天出門都要“多看老婆孩子兩眼”,晚上可能就回不來了;死去的蔣百蜷縮在家中的冰櫃裡,再也感受不到溫暖;雲領媽媽死前痛苦地掙扎,近於癲狂⋯⋯生活的美麗溫暖和死亡的醜陋不堪在故事中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帶給讀者極大的心靈震撼。

第三,主人公在一路的見聞中,從個體傷痛體察出了他人的傷痛。小說以“我”和魔術師的愛情作為發端和主線,但整部作品主要講述的卻不是他們的愛情故事,而是主人公一路上見到的形形色色的“他人”。“我”的傷痛與這些人的傷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失去丈夫的痛苦在蔣百嫂看來是微不足道的。“你家這個變戲法的死得多么隆重啊,你還有什麼好傷心的呢!他的朋友們能給他送葬,你還能最後親親他,你連別人送他的花圈都不要,燒包啊,有的人死了也燒包啊。你知不知道,有的人死了,沒有葬禮,也沒有墓地,比狗還不如!狗有的時候死了,疼愛它的主人還要拖它到城外,挖個坑埋了它;有的人呢,他死了卻是連土都入不了啊! 刮這是蔣百嫂在聽了“我”對丈夫葬禮的敘述後的反應。在常人看來再正常不過的痛苦卻得不到她的同情,是因為她有比我更沉重深切的苦痛,那是有著更深刻背景、更複雜歷程的苦痛。“我”在理解了她的傷痛後,逐漸走出了個人的沉浸。

人性敘述

不可分割的困境

小說中通過自我哀傷的化解過程,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到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現實困境中去,它成為小說創作和諧旋律中的一個不和諧音,遲子建敘寫的一個個悲劇故事,讓讀者和主人公“我”一起直面那些無可迴避的驚心動魄。作者在文中借魔術師之口說出:“生活不能沒有魔術”,“變戲法”也是人生面對苦難時一種積極的消解方法吧,人都得不斷尋求靈魂的涅槃和自我的超脫。“我”從一腳踏在灰濛濛的烏塘開始,便被這個小城鎮上人們的各類苦難悲痛所淹沒,“我”本來是與外界隔絕的,內心只有痛失魔術師丈夫的悲哀,是“我”的不幸和痛苦與烏塘悲苦小人物們的痛苦磨礪連結在了一起從此再不可分割。在這種心靈共鳴的觀照中,“我”終於明白雖然失去了魔術師,但生活卻不能沒有魔術,人生不能沒有希望和愛願。當穿越夜晚的黑暗與疼痛,作者在大悲痛之中給予的溫情和撫慰,使主人公和作者本人漸離痛苦的深淵,從而在無邊的困境中尋找到釋放心靈的出路。

溫馨的生活片段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不乏溫馨的生活片段描寫,生活中的親情和愛情往往流露於那些瑣碎的生活往事中。肇事農民的喋喋不休顯示了尋常夫妻生活的甜蜜繾綣;;周二夫人生活中的愛意隱藏在 “時不時的鬥嘴”中。在小說中,死亡和悲痛不可避免,但生活仍將繼續,正如那些生性單純的兒童一樣,在痛苦過後會樂觀地生活。雖然剛剛哭過,甚至臉上還掛著隱約的淚珠,蔣三生卻可以很快 “變成像一個甩著長尾巴的小松鼠抱著松塔似的抱桌酒菜快樂地前行”。小說中人與人之間,甚至人與動物之間的溫情與善良隨處可見,泛著人性的光輝與美好。正是透過這些場景的描寫,人們終於又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人生的美好。在死亡的黑暗中,生命如同一束耀眼的亮光照亮你我。

作品評價

第二屆“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獎”頒獎會上,詩評家謝冕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踏出了一行明顯的腳印,在盈滿淚水但又不失其冷靜的敘述中,在處處懸疑卻又詩意盎然的文字間,在命運相濟而又態度迥異的女性人物里,作者向我們推演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悲劇,而是在尋覓悲劇背後的原因。天災、人禍以及它的難以逆料和無法克服。比起簡單的描寫底層生活的小說,遲子建顯然超越了表象的痛苦,直抵命運的本質。”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的劉曉芬說:作者以第一人稱敘述,讓讀者近距離地感受到芸芸眾生中種種徹骨的哀痛,從而表達了作者對底層平民生存困境一往情深的關注和悲天憫人的情懷。正像羅曼·羅蘭曾經讚譽高爾基的那樣“… …用自己的藝術的明亮的光芒,來照耀那些掩蔽著貧困和社會不義的陰暗的隱秘場所”。但是,我們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真正的可圈可點之處在於面對大眾的生存困境,作家不僅僅只停留在同情、關注的層面,而是用自己的心靈和智慧上下求索,多方探尋救贖人生苦難的有效途徑,尋找充滿詩意的棲居地。

作者簡介

遲子建 遲子建

遲子建,女,1964年元宵節出生於中國的北極村——漠河。她的父親希望她像曹子建那樣富有文采,所以取名“子建”,小名“迎燈”,童年在黑龍江畔度過。1984.年畢業於大興安嶺師範學校。1987年入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辦的研究生班學習,1990年畢業後到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工作至今。1983年開始寫作,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五百餘萬字,出版有四十餘部單行本。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樹下》《晨鐘響徹黃昏》《偽滿洲國》《越過雲層的晴朗》《額爾古納河右岸》,小說集《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向著白夜旅行》《逝川》《白銀那》《清水洗塵》《霧月牛欄》《踏著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以及散文隨筆集《傷懷之美》《聽時光飛舞》《我的世界下雪了》《遲子建隨筆自選集》等。出版有《遲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本的《遲子建作品精華》。曾獲得第一、第二、第四屆魯迅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勵。作品有英、法、日、義大利文等海外譯本。

所獲榮譽

2018年9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