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詩經》的研究,歷來頗盛,然多為傳統文獻學和文學史的探討。《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作者從古文字學與語言學入手,進一步引入音樂考古學和民族音樂學的關注,對《詩經》各部分之多元的來源及歷史變化賦予了新的解答。全書基於翔實的資料與客觀的分析,認為《詩經》之“南”、“風”、“雅”、“頌”起初源於不同的樂器之名,其後發展為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音樂體式,因而反映了不同種族、不同地域所代表的不同文化。 從而,《詩經》的結集,伴隨著商周文明的對抗與融合,經歷了一個從禮儀化到世俗化、從標準化到地方化的複雜而漫長的過程。作者介紹
陳致,1964年出生於北京。1985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
1988年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2年赴美,1999年獲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學位。
1996-1999年,任教新加坡國立大學。
1999-2000年,威斯康辛大學訪問教授。
2000年至今,任教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主要從事《詩經》、古史與清代學術史方面的研究,先後在《中國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中國詩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台大歷史學報》、《人文中國》、《東方文化》、英國《劍橋皇家亞洲學會學報》(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德國《華裔學志》(Monumenta Serica)、荷蘭《通報》(T’oung Pao)、美國《中國文學》(CLEAR)等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曾主編《中國古代詩詞典故辭典》(1992)、《周策縱舊詩存》(2006),著有From Ritualization to Secularization:The Shaping of the Book of Songs(德國華裔學志出版社,2007年)。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早期中國研究》叢書策劃人、《諸子學刊》副主編。
作品目錄
序 李學勤中文版序
第一章 研究現狀與研究方法
一、關於《詩經》的文本
二、研究中的問題
三、綜合多元視角的研究方法
(一)古文字與語言學的分析
(二)從音樂考古學與民族音樂學的角度研究《詩經》
第二章 庸、頌、訟(誦):商代祭祀的樂器、樂調和禮辭
一、商周文化的對抗與傳承
二、殷商文化的優越性及其在周代的延續
三、從考古發現的樂器來看晚商和先周的音樂文化異同
四、商代祭祀樂舞與周初雅樂之關係
(一)對“頌”的傳統解釋:從古文字學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二)“庸”的字源學探討及其與“頌”在古音義上的關係
(三)祭祖活動中的商代祭祀樂舞:以考古及文字資料為依據
(四)商代祭祀樂舞的重構
(五)祭祀儀式中的祝詞:誦(訟)
(六)商代祭祀樂舞的名稱及其在周代的變體
五、由神性向功利性的轉換:商周之際祭祀樂舞的儀式化
第三章 雅樂的標準化
一、周人對夏人的認同
二、“夏”與“雅”的字源關係
三、夏樂:最初的雅樂
(一)“夏”與“大夏”
(二)舞夏、夏舞、夔和夒
(三)夏籥或夏龠
(四)九夏——夏樂舞之九個分節
(五)伴隨夏朝樂舞的初民樂器
四、雅樂的構成形式
(一)音樂的象徵作用及夏樂之成為禮文
(二)雅樂各部分的內容和作用及其與《詩經》篇章之關係
(三)從傳世文獻資料看雅樂中伴奏的樂器
五、從考古資料看商周樂器的類型異同
六、涵化後商周音樂有等差的融合:《詩經》中大小《雅》的來源
第四章 古文字中的“南”及《詩經》中的“二南”
一、《詩經》中的“南”
二、關於“二南”名稱的來源
(一)“南”作為方位詞
(二)“南”為詩之一體
(三)“南”為音樂之一體
(四)“南”作為王朝卿士之稱以及職貢之名
三、“南”字之字源
(一)南:一種容器或一種樂器
(二)“南”為初生之竹:關於“南”字字源之假說
(三)“南”與“鎛”:江蘇丹徒背山頂編鐘銘文新釋
(四)商周樂鐘的類型及其演變
(五)“南”作為南方的打擊樂器
四、“周南”與“召南”
(一)周公所封與召公所封
(二)二南地域問題
(三)關於南國之疆域
(四)從二南詩來看二南地域
(五)從二南詩來看二南時代
(六)南方的雅音
五、二南詩樂之分離
第五章 “雅”的地方化:商代雅樂的復興
一、宗周的隕滅,諸夏觀念的出現,及雅樂在地方上的擴散
(一)夷夏觀念於兩周之際的嬗變
(二)春秋時期的雅樂觀念
二、“風”字古義及其在《詩經?國風》中的涵義
(一)風:春秋時期歌詩之名
(二)瞽:周廷的樂師
(三)瞽為《詩》的編輯
三、《國風》出自民間說
四、商音的化石化與風詩的流播
(一)邶鄘衛之詩
(二)殷商音樂的化石化
(三)鄭衛之音:殷商舊樂的再現
第六章 未能作結的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