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屍最具有神秘色彩。該嬰屍仰身屈肢,年齡約在8個月至1歲之間。雙眼各放一塊石片,鼻孔中塞有紅色絨毛。頭戴藍色羊毛帽,身裹紅色毛布,外面用紅藍兩色相捻的繩綑紮。由於嬰兒面部經過繪飾,因而他的睡態顯得安詳可愛。隨葬品有牛角杯和用羊乳房縫製的餵奶器。考古學家發現的另一具乾屍是成年人,死者生前身高1.8米以上,服飾和罕見的葬具規格頗高,表明其生前地位顯赫或身份特殊。
出土背景:
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南緣,曾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新疆且末縣,繼“世界最大的和田玉”獲吉尼斯證書後,又獲兩項吉尼斯證書:一項是“最多人數的家庭叢葬乾屍陳列室”,一項是“最早年代出土的撥弦古樂器——箜篌”。
今天上午,在烏魯木齊巴音賓館,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新疆總代理聶晶川先生將兩份“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頒給了中共且末縣委副書記江海波。
“最多人數的家庭叢葬乾屍陳列室”出土於扎滾魯克墓地二十四號墓。據介紹,該墓地的年代上限距今約三千年,下限為東漢至南北朝時期(公元五至六世紀),墓地延用時間長達一千五百年。該墓乾屍系目前保存最好、人數最多的家庭叢葬乾屍群,一九九六年十月考古發掘出土,已建成陳列室。
該墓為單基道長方形棚架墓,葬有男、女、小孩共十四人,以仰身屈肢葬為主。從男女叢葬的情況來看,這裡當時流行夫妻合葬和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家庭叢葬習俗。專家認為,扎滾魯克古墓葬是古代且末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崑崙山北麓發現的最大的墓群之一。
“最早年代出土的撥弦古樂器——箜篌”,是扎滾魯克墓地二十四號墓的隨葬品,共兩件。這是中國首次出土的箜篌。
這兩件箜篌現收藏於且末縣托乎拉克莊園歷史文物陳列室內。木質為本地產的胡楊木,由三部分組成:音箱、頸、弦桿。在發音部位繃蓋獸皮,由木楔固定,二十三孔,底部有“桃心”型孔洞。一件全長六十一點六厘米,另一件全長八十七點六厘米。
‍
相關詞條
-
且末古城
且末古城,遺址位於新疆且末縣,在這裡我們能看到2000多年前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人們在此生活、棲居的痕跡。據當地的嚮導講,且末古城,原是重要的居住區。在且...
古城介紹 歷史 -
乾屍
乾屍,顧名思義,就是乾燥的屍體。通常情況下,人體死亡之後,體內細胞會開始其自溶過程,細胞中的溶解酶體釋放出各種蛋白水解酶,使生物大分子逐步降解為小分子。...
分類 條件 乾屍之謎 -
且末遺址
且末遺址位於且末縣城西南約5─6公里處,距庫爾勒市直線距離550公里,1957年國家定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基本簡介 史書記載 -
且末寶寶
切末寶寶是指且末嬰兒乾屍,是目前僅存的世界上最早的嬰兒遺體。且末嬰兒乾屍在台灣展出,還未抵台,就引起台灣媒體的廣泛關注,在長達3個月的報導中,媒體親切地...
簡介 外形 疑點 -
新疆古代乾屍之謎
2005年4月25日,一男一女兩具已沉睡千年之久的新疆古代乾屍的容貌被吉林考古專家復原。這兩具乾屍是上世紀初日本探險家大谷光瑞從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盜掘文...
-
且末國
且末國是我國西域的一個古王國,在今婼羌縣西南之且末縣,縣末城在今且末縣城西南。
歷史簡介 考古發現 旅遊景點 -
且末男屍
且末男屍是出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的乾屍。現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簡介 人種 聲名 -
且末故城
且末故城位於且末縣境內,現有故城遺址多處,多為漢唐時期遺存,可惜很多已被風沙淹沒。 其中有:一、托乎拉克勒克故城,位於縣城南5公里,為唐代遺存,5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