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吠檀多學派的主要學說。又名絕對不二說(kevala^dvaitava^da)。西元七世紀,吠檀多學者高達帕達(Gaud!apa^da)於其所撰《曼殊迦佉耶頌》(Ma^n!d!u^kya-ka^rika^)第三章中提出此說。其中設譬雲︰大我之梵如大虛空,小我則如瓶中之虛空。瓶中之空來自大空,為大空之一屬性。二者本質全同。小我發乎大我,而為大我之一屬性,本質亦復了不相異。瓶中之空暫為瓶所制限,以別於大空;小我亦暫為身所制限,而恍若外於大我。若瓶破則瓶中之空融於大空;身體之制限若解,小我直冥合於大我。故現象界雖有我他彼此之分,實則在根柢上萬有悉為普遍同一之我。
高達帕達這種主張,其後由商羯羅( S/an%kara)發揚光大,影響後世印度思想界甚鉅,成為後世印度思潮的主流。直至今日,尊奉傳統印度哲學者中絕大多數仍採行此說。
相關詞條
-
不二論
吠檀多哲學是在長達三千多年的印度思想史上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的哲學,數個世紀以來一直對印度的思想、宗教、文化產生著廣泛和深遠的影響,這是其他哲學思想所無法企及的。
英文翻譯 歷程 -
人地不二理論
因此,人即是地,地即是人,人地不二,這就是人地不二理論的環境哲學意義。 人地不二理論的最終目的是為民眾提供一種心靈環保體驗實踐的方法論基礎。 從人地不二...
哲學基礎 心靈環保意義 -
吠檀多派
,亦稱“局限一元論”或“有限不二論”等。主張梵與我既是一又是異。該派主要...的解釋,從而在吠檀多哲學內部形成了不同的派別,其中最主要的有:“無差別不二論”、“差別不二論”、“二元論”。還有“二不二論”、“純粹不二論...
吠檀多派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印度哲學史
基本簡介源於印度次大陸的世界主要傳統哲學之一。印度古代通常把哲學稱作“見”,即哲學學說或哲學體系,也稱為“探究的學問”。 印度哲...
基本簡介 基本特徵 古代哲學 中世紀哲學 近代哲學 -
全哲學綱要
^stika );其次,又以各派與‘不二一元論’思想之親疏,由最下位次第...(順世派)說為首的十六種學說。作者摩陀伐站在不二一元論的立場,以商羯羅為‘全...企圖將所有學說導向不二一元論。因此認為各種學說是趨向究極的一個階段,自有其...
解釋1 解釋2 -
六祖壇經
內容簡介《六祖壇經》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
內容簡介 創作背景 作品目錄 詞語注釋 作品鑑賞 -
鍾陽[當代國學復興者]
人物簡介鍾陽,當過保全、推銷員、記者、編輯,現任南昌學院(原江西大宇學院)校友總會副秘書長兼校友國學研究會會長、天元國學社指導老...
人物簡介 學術造詣 社會職務 學術交流 代表作品 -
心物一元
簡介【提要】此處所說的心物一元是非心非物亦非一的,也就是心物不二。云何...,能所相關,處於一元,不可強分為二元或多元。五.心物一元論與佛經論典不...一體。隨後經中又破除了這種和合關係,當然心物和合也不是心物一元論的旨意。經...
簡介 解釋 -
印度吠檀多哲學史(上卷)
的限定不二論;摩陀婆的二元論;筏羅婆的哲學;16世紀不二一元論派的動向等。 ...
內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