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溪村地處浙江省永康市東南部。南溪與李溪匯合處,距城區7公里。原屬合德鄉三十六半都,民國時曾屬合南鄉,1950年後屬石柱鄉,1959年屬石柱管理區,1961年屬石柱人民公社,1984年復屬石柱鄉,1985年8月改屬石柱鎮。1992年有411戶,1366人。下里溪原系李溪村的一部分,相傳唐代詩人李白曾駐足於此,飲馬於村邊大溪,遂取溪名為李。村以溪名,也稱李溪。後因章姓村民繁衍,溪之上游稱上李溪,溪之下游稱下李溪。本世紀50年代,村名中的李字均演寫為里,故下李溪就改稱為下里溪。
村莊簡介
下里溪章姓,始祖章剪,宋時為長溪令。三世孫章服登宋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吏部侍郎,才能出眾,精通經史,在任兩浙提舉市舶公事期內,為人剛直不阿,被遠遣汀州七年,奉旨放還,提舉太平興國宮。著有《論語解》、《孟子解》、《易解》各2卷,《古律詩》4卷。章服子章渭登紹興三十年進士;孫章徠登宋淳熙十一年進士,歷官右文殿修撰,寶慶年間召為宗正少卿兼侍講,著作有《凝塵集》;曾孫章大醇,又登寶慶二年進士。瓜瓞綿綿,印綬累累。章服玄孫章、章墾少有文名。鹹淳末,都城失守,浙東諸郡多陷,章遂與弟章墾以家資招募忠勇,得義兵數千人,收復婺城。制置使李珏聞訊,授章直秘閣知婺州,授章墾主管官誥院,通判衢州。
交通樞紐
唐代,睦州到溫州的驛道,途經李溪。宋代在村東的李溪寨,建有衢婺溫處四州都巡檢司,並在李溪專設行春驛,南通溫州,北通衢州,東通台州。明景泰年間,僉事馮城檄同知趙賢督耆民李思傑、施孟達建李溪橋,成化末年倒坍。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僉事歐陽清又捐俸倡修,命德顯和尚募緣,合金衢溫處四府官民之力,重建此橋。此後,李溪橋又坍。至清道光六年(1826),再在原橋上游捐建康濟橋。清代,永康縣境設急遞鋪10鋪,李溪鋪為其中之一鋪。至今尚留鋪基之名。由於這裡地處東浙要衝,太平軍曾在此設定兵卡。
1932年4月1日,永康至縉雲公路建成,途經李溪。隨著交通建設的進展,至今已有公路5條相連線,在村南不遠的石柱村建有石柱汽車站。東有通台州的省道,南有通麗水、溫州的國道,西有穿往新店、荊州、後吳的縣道,北有通往金華、杭州、上海的省道。1992年底動工興建的金溫鐵路,將從村東經過。在村東北建金溫鐵路下里溪貨運中心站。下里溪將成為金華、台州、溫州、麗水四地區物資的集散樞紐。
傳說古蹟
下里溪村,傳說、古蹟較多。唐代詩人李白赴縉雲訪問李陽冰時,曾飲馬於此,至今村裡的祠堂里還有一幅對聯的上聯書曰溪以李名,太白臨流曾飲馬。下里溪村南,還有謫仙門和謫仙橋之遺址。1937年10月,浙江第二輔助醫院由杭州遷此,陸續收容從前線退下來的抗日負傷官兵。除北方部隊外,還有當時杭嘉湖一帶從事救亡的學生和少許新四軍指戰員。傷員送到後,則由醫院安置於村內療傷。因藥物供應奇缺,常有死亡,事後均以一人一墓,墓前各立石碑,叢葬於村北留金嶺右側樓園山一帶,計200餘座。抗日戰爭勝利後,村人擬將抗日死亡榮軍骨骸集中一處。事先在浙、滬各報登載啟事,通知死者家屬認領。至期尚有150餘冢無人招認,乃醵資僱工將所有骨骸拾移到留金嶺左側和尚山腳,仍按原來一行一行順序排列,各立石碣一方,上刻姓名,以俟他日指名認領。墓冢高阜有抗日傷亡榮軍公墓大石碑,今此碑已毀,但每穴之碑,半數尚存。
經濟發展
下里溪村水資源十分豐富。村東有李溪,村西有南溪,近四十年還興修了18處小型塘庫,蓄水量達50萬立方米。村民有75人參加中國農業函授大學學習。1991年有32位種田能手分別被市人民政府評為農民技術員、助理農技員、農民技師。應鳳山、章飛龍戶,被市科委評為市級科技示範戶。全村農機總動力已達250千瓦。農業經濟發展較快。1992年糧食總產630噸,油菜籽4噸,西瓜160噸,水果(包括小棗、柑桔)15噸,畜牧業年產值12萬元,農業總產值61.25萬元。
工業企業從無到有。1992年全村已有村辦、聯戶辦、個體辦企業43家。有鑄造廠、工具機廠、發動機廠、機械廠、印刷廠、膠合板廠、水泥製品廠、食品廠、塑膠廠、搪瓷廠,此外,還有外單位辦於下里溪村的永康制氧廠、四川滬園汽車集團公司永康分廠等。全村工業總產值600萬元。村境東北坡地蘊藏著豐富的澎漲土礦,村委會正在籌備採礦機械,擬在近期投入大量開採。
明代,李溪已有自然集市,清代石柱村隨興集市。至民國,隨著通道的遷徙,集市集中於石柱一處。近年石柱集市發展迅速,市址向北延伸,新建的新市街將接至下里溪村南。原來的村中古道,逐步加寬,大道兩旁已有20多家商店,商業街已具雛型。村西工業區新發展商店數十家。商業服務設施逐步建設、不斷完善。
在教育文化方面,距村100米處的上里溪村,有國中1所、高中1所。為了便利兒童上學,近幾年村里又新建村完小和幼稚園各1所。創辦了健華圖書館,藏書6000冊。
村民生活
村民生活在不斷提高。1982年以來新建住宅13000平方米。1992年人均收入1364元,人均儲蓄存款餘額1200元。全村有電視機232台,錄像機6台,冰櫃100台。1991年,下里溪村被評為金華市奔小康示範村,村黨支部被評為金華市奔小康先進黨支部。
當地風俗
(1)除夕。這是比較忙碌的一天。要淨廚、撣塵、清理庭院;殺豬、宰羊、殺鵝、殺雞;烹調盛節佳食;裹粽、炊糕、燒兩年飯,煮三牲祭品以及各種菜餚,貼春聯;謝年;隔歲;坐徹夜。
春聯。俗叫“過年對”。在舊時用兩塊桃木畫上鬥神掛在門上以驅除魔鬼,叫做“桃符”。後來,由畫鬥神變為貼春聯。寫春聯很講究,要用新買的萬年紅(紅紙)寫字,動筆時要先寫“迎春開筆,萬事大吉”,再開始寫春聯。貼春聯也有俗定規矩。舊時若年前春,要在封年(交春前)放鞭炮後開始張貼,現行多謝年前張貼。不謝年的人家則放三十日或三十日夜張貼。由家庭最尊者貼上第一張後,方可讓其他家庭人員動手貼。張貼順序:先貼大門楹聯或房門斗方,再貼檻窗楹聯,然後貼灶君,菜櫥、欄頭、農具、行擔、谷櫃等。如遇家喪,春聯一律用素色紙寫對,以示哀悼。三年後再用紅紙寫。
(2)春節。新年開始的第一個傳統節日,迎春風俗儘是講究。
開門:大年初一開門,家家戶戶都要放爆竹,開門以最先為幸,所以,三十日深夜,青年人就如臨戰鬥,個個聚精會神,緊盯著時鐘、手錶,等待零時的到來。時針一正,即引火,搶先放響第一炮,以爭第一名。放火炮係為討吉兆之俗,若遇有一響著,則要再放一個補之。
瞻祖:舊時早餐後,家主要帶全家大小至祖先畫像前拜年,俗叫“拜太公”。每大房頭祖宗像前,都敲起銅鑼金鼓,兒孫輪批拜之,由房頭族長向子孫分發麻酥,凡拜者,每人一雙,具有國小、國中、高中畢業學歷者,可領雙份、三份、四份。爾後,再向本房長輩拜年道賀。邑西,還有集長輩於大廳堂,下輩齊拜上輩之集體拜年禮儀,俗稱“拜大年”。拜畢,上丁者(即滿十六歲之男丁)同飲年酒(由房頭常主開支)。
拜年。年初二開始互相串門到親戚家拜年。表示對親屬長輩尊敬和祝福。舊時,拜年先向親戚最長輩者拜起,一直拜到平輩為止。新婦回娘家拜年要擔“翁”。外甥到外公外婆家拜年,外公外婆必須包紅紙包賜給外甥們。拜年回家多回雞子土索麵、索粉乾,表示“有吃有餘”。到娘舅、娘姨、姑母、表兄、表姐等一些親戚家拜年,客氣的擔麥餅肉搭果子包,叫“雙份”。每年正月二十日前,路上拜年客人來人往,車水馬龍。門庭大的人家,拜年客送走一批迎來一批,熱鬧非常。拜年期一般在燈節之前,也有延長到“清明碰到拜年客”的,就是意味拜年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