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谷地村

下谷地村

下谷地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勐朗鎮,該村國土面積10.81平方公里,海拔1350米,年平均氣溫19.9 ℃,年降水量1595.8毫米,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谷地村委會位於瀾滄縣城東北方,距鎮政府所在地27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共有524戶、2020人;全半勞動力1211人(其中:男勞動力668人);居住著7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926人,占總人口的95.31%。10個村民小組中已通公路8個村民小組,未通公路2個村民小組;已通電5個村民小組,未通電5個村民小組;已通自來水6個村民小組,未通自來水4個村民小組。
2009年末,實有耕地面積6517畝,其中:水田1253畝,旱地5264畝。糧豆播種面積4361畝,糧豆總產量58.55萬公斤,平均單產134公斤。油料種植99畝,產量8590公斤,平均單產86公斤。甘蔗種植2717畝,產量8706噸,平均單產4.1噸。蔬菜瓜類227畝,產量1.9萬公斤,平均單產999公斤。茶葉232畝,實有採摘面積152畝,產量3830公斤。大牲畜存欄897頭,出欄137頭;生豬存欄2335頭,出欄1632頭(其中自宰自食226頭);家禽飼養9447隻,出售自宰12260隻。農村經濟總收入591.172萬元,農村經濟純收入1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9元,人均實有口糧292公斤。

自然資源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6517畝(其中:田1253畝,地5264畝),人均耕地3.26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5529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92.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畝,主要種植茶葉、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00畝;荒山荒地930畝,其他面積2368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523戶通自來水,。有52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2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66%、4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4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1戶(分別占總數的14%和12%)。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6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6輛,機車343輛。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3戶。全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4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8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38.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60.6萬元,占總收入的74%;畜牧業收入135.31萬元,占總收入的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58頭,肉牛76頭,);林業收入14.2萬元,占總收入的12%;第二、三產業收入11.1萬元,占總收入的5%;工資性收入2.7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102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2人(占勞動力的1%)在省內務工32人。省外務工17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294戶,共鄉村人口2045人,其中男性1094人,女性951人。其中農業人口2041人,勞動力1309人。該村以哈尼族、佤族為主(是哈尼族、佤族族混居地),其中哈尼族979人,佤族307人,其他民族28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38人,參合率97%;享受低保527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3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2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139人,距離鎮中學2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9人,其中小學生115人,中學生5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504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6499 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500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議籌勞 2434 個(勞均 2 個)。年末集體總收入 0.8 萬元,有固定資產 11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 個,下設 5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0 人,少數民族黨員 50 人,其中男黨員4 5 人、女黨員 5 人。
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 10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 1 個,共有團員 59 人。

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基礎設施較差,交通不便。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開拓道路,集中統一,發展茶葉、甘蔗、種植業。
發展甘蔗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000畝。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基礎設施較差,交通不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