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氣湯[下氣湯]

下氣湯[下氣湯]
下氣湯[下氣湯]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下氣湯是一味傳統中藥,適用於胸腹背閉滿,上氣喘息等症。

藥方出處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組成】半夏9克 生薑9克 人參4.5克 橘皮9克(一方無人參)

【用法】上藥四味,嚼咀。以水 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日服三次。

【主治】脾虛氣滯,胸滿腹脹。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組成】大腹檳榔14枚,杏仁28枚。

【主治】胸腹背閉滿,上氣喘息。

【用法】上㕮咀。以童便3升,煎取1升半,分為2服。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杏仁以下氣,大腹檳榔以泄滿,童便導之下行。然唯初病氣實者為宜。

《四聖心源》卷四

【來源】《四聖心源》卷四。

【組成】甘草6克、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9克(泡,去皮尖)、芍藥6克、橘皮6克、 五味子6克、貝母6克,(去心)

【主治】治氣滯在胸膈右脅者

【變化】後世麻瑞亭去斂肺止咳之五味子、貝母、橘皮,加潤血疏肝之首烏、丹皮,理氣化痰之橘紅,將其化裁為驗方“下氣湯”。

【用法】煎大半杯,溫服。

【藥性功用】:(1)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2)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3)雲茯苓健脾滲濕,治在脾而助其升。三味和合而調理後天脾胃,助其氣血生化之源,以扶正抑邪。(4)橘紅、杏仁,入氣分,清肺理氣,化痰降逆。(5)杭芍藥、丹皮、首烏,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膽。八味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調和上下之功,則胃降而善納,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氣不滯,心腎因之交泰(水火相濟),諸臟腑紊亂之氣機,因而復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各種病症加減】

1.濕氣盛者(如水氣病、脾虛脹滿):以豬苓片9~12克易茯苓,建澤瀉9克易甘草。

基礎方:粉甘草6克法半夏9克雲茯苓9克炒杏仁9克廣橘紅9克炒杭芍12克制首烏20克粉丹皮9克

化裁方:建澤瀉9克 豬苓片9~12克

2.濕氣盛而腹脹者:以茯苓皮9~15克,或豬苓皮9~12克易茯苓。歷節(如風濕或類風濕),以土茯苓15~30克易茯苓,建澤瀉9克易甘草。

化裁方:豬苓皮9~12克或茯苓皮9~15克

風濕或類風濕:建澤瀉9克土茯苓15~30

3.胃逆納呆,頭目昏暈者(如血壓偏高):以炒白朮9~12克易甘草(甘能令人中滿,而妨食納,且甘草補氣升壓,故易之)。

化裁方:炒白朮9~12克

4.暑月濕熱,苔白膩而胃口不開者:以生薏仁15~20克易甘草。

化裁方:生薏仁15~20

5.膽胃上逆,甲木化火,口苦咽乾,頭痛眩暈,關寸脈大.舌紅苔黃者:以黃岑炭9~12克易杭芍,平膽以清上熱。

化裁方:黃岑炭9~12克

6.脾濕肝鬱,乙木下陷,少腹冷痛下墜,關尺脈大,舌淡苔滑者:以桂枝木6~9克易杭芍,暖肝以助升發。

化裁方:桂枝木6~9克

7.血虛者(如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以炒赤芍9~12克易杭芍,潤燥以補血虛。

化裁方:炒赤芍9~12

8.心動悸,脈虛數或結代者(如心臟病):以生地炭9~12克易丹皮,潤血以復脈。

化裁方:生地炭9~12克

9.血瘀頭痛,經絡瘀阻,肢體串痛,或半身不遂,月經澀少者:以老川芍6~9克易丹皮,通經活絡以怯瘀。

化裁方:老川芍6~9克

10.月經量多.色淡神疲者:以全當歸9~12克易首烏,溫經補血以調經。

化裁方:當歸9~12克

11.脾腎虛寒,納差腰痛,關寸脈大,舌淡苔滑者(如胃病、慢性腎炎):以上肉桂3~5克易首烏,溫中暖下以祛寒。

化裁方:肉桂3~5克

12.陳年咳嗽,水源乏竭,舌紅少苔,夜熱煩躁者:以大熟地9~12克易首烏,滋燥以生水。

化裁方:大熟地9~12克

13.肺逆咳嗽者:以廣陳皮9~15克易橘紅,順氣以止咳。

化裁方:廣陳皮9~15克

14.膽胃氣滯,胸脅痛疼者(如膽囊炎、膽結石):以炒枳殼9克易橘紅,破滯寬胸以止痛。

化裁方:炒枳殼9克

15.胸脅氣滯益重者:以炒枳實9克易橘紅,破氣開滯以止痛,兼利大腸。更重更痛者,以炒青皮6~9克,或鵝枳實6克易橘紅。

化裁方:(1)炒枳殼9克(2)炒青皮6~9克(3)鵝枳實6克

16.肝鬱脅痛者(如急慢性肝炎):以佛手片6~9克易橘紅,疏肝理氣以止痛。

化裁方:佛手片6~9克

17.胃脘痛疼,胃酸缺乏,食少疲睏者:以香櫞片6~9克易橘紅,舒肝以開胃。

化裁方:香櫞片6~9克

18.氣滯胸悶.痰多不利者:以全瓜萎9~12克易杏仁,化痰利氣以寬胸。

化裁方:全瓜萎9~12克

19.胸膈脹悶,俯仰俱難者:以瓜簍皮9~12克易杏仁,利氣以除壅。咳唾痰涎,

化裁方:瓜簍皮9~12克

20.膠粘難出,胸悶氣短者:以炒簍仁9~12克易杏仁,利痰遂飲以寬胸。

化裁方:炒簍仁9~12克

21.氣滯胸悶,大便乾而不利者:以郁李仁9~12克易杏仁,清肺潤腸以利便。

化裁方:郁李仁9~12克

22.月經澀少,色黑有塊,胸悶心煩者:以炒桃仁9~15克易杏仁,活血理氣,化瘀以通經。

化裁方:炒桃仁9~15克

23.妊娠嘔惡,食納不開者:以姜半夏6~9克易法半夏(法半夏有墮胎之弊),和胃降沖,順氣以開胃。

化裁方:姜半夏6~9克

24.如心悸者:以生地炭易丹皮,加廣鬱金9~12克、延胡索9~12克、柏子仁9~12克、北沙參15~3o克、白蔻仁6~9克、赤丹參15~20克、白茅根9~12克。

化裁方:生地炭9克加廣鬱金9~12克、延胡索9~12克、柏子仁9~12克、北沙參15~3o克、白蔻仁6~9克、赤丹參15~20克、白茅根9~12克

25.腎寒膝痛者:以上肉桂3克易首烏,加炒杜仲12克、川續斷15克、骨碎補9~12克、炒乾薑3~5克、草蔻仁4~6克。

化裁方: 肉桂3克加炒杜仲12克、川續斷15克、骨碎補9~12克、炒乾薑3~5克、草蔻仁4~6克

26.咳而痰少者:以廣陳皮12克易橘紅,前胡12克、川貝母9克、炙冬花12克、北沙參20克、白蔻仁6克、炙五味4~6克。

化裁方:廣陳皮12克 加前胡12克、川貝母9克、炙冬花12克、北沙參20克、白蔻仁6克、炙五味4~6克

27.膽胃病(如膽胃氣痛、膽囊炎及膽結石〕:以炒枳殼9克易橘紅,以全瓜蔞9克易杏仁,加廣鬱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6克、廣木香4克、白蔻仁6克。

化裁方:全瓜蔞9克炒枳殼9克加廣鬱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6克、廣木香4克、白蔻仁6克。

28.肝胃病(如慢性肝炎):廣鬱金12克、延胡索12克、半枝蓮12克、白花蛇舌草l2克、縮砂仁9克、赤丹參15克、軟柴胡9克、焦山扼3~5克。

化裁方:加廣鬱金12克、延胡索12克、半枝蓮12克、白花蛇舌草l2克、縮砂仁9克、赤丹參15克、軟柴胡9克、焦山扼3~5克

29.胃脘痛(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炒白朮9克易甘草,加廣鬱金9克、延胡索9克、烏賊骨12克、炒乾薑3克、白蔻仁6克、三七粉3克,(分沖)......。

化裁方:炒白朮9克加廣鬱金9克、延胡索9克、烏賊骨12克、炒乾薑3克、白蔻仁6克、三七粉3克

《女科指掌》卷三

【來源】《女科指掌》卷三。

【組成】蘇葉、陳皮、桑皮、茯苓、青皮、白芍、大腹皮、甘草。

【主治】子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