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張村

下張村

在中國有許多個同名的下張村。雖說同名,但各有各的特色。下面介紹浙江省仙居縣下閣鎮下張村、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王靈鎮下張村和山西省運城市山西省夏縣夏下張村的情況。

浙江省仙居縣下閣鎮下張村

浙江省仙居縣下閣鎮下張村浙江省仙居縣下閣鎮下張村

下張村在浙江省仙居縣縣城東10公里處,仙居至朱溪的公路即“管鐵線”在其村南插邊而過,公路南邊是後馮村。由下張村、後馮村下華村虎坦村[當地人稱:火坦]、湖其園村形成一個三角鄉,下張是“下張鄉政府”所在地,以後併入下閣鎮。清朝時由仙居縣三十五都管轄,現由仙居縣下閣鎮人民政

府管轄,中國剛解放時“下張鄉政府”駐下張村,現北臨永安溪、西臨朱溪、東南有一條溪從下華村南直至虎坦村東與永安溪匯合,三條溪把五個村圍成一個島嶼。所以下張村人外出時,不管走東南西北都要走溪水,夏天發洪水外出都很危險,冬天外出都要赤腳過水刺痛。下張村村民到仙居城關步行需2小時。
1983年統計有412戶,1560人,耕地面積881畝以種植水稻為主,產蠶繭,居民大多有棕衣手藝。歷史上是一個集鎮,附近在約定日前來趕集,村中又分前街和后街二個居住區,居民大多數姓張。因地處永安溪下游,祖居張姓,故稱下張。

建制沿革

清朝是三十五都, 轄9莊:張店村、湖頭村、里直路村、後馮村、後林村(已廢)、湖淇園村、下張村、火坦村(虎坦村)、黃梁陳村
民國17年(1928)設下張區,轄三十五都 和三十六都下半。

解放後1949年設下張鄉。

1961年設下張人民公社。

1964年撤下張人民公社,由東方紅人民公社(懷仁)管轄。

1984年屬懷仁鄉管轄。

(以後待編)

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王靈鎮下張村

距:山西省平陸縣,平陸縣中心部‎ - 11 公里( 西}

山西省運城市山西省夏縣夏下張村

山西省運城市山西省夏縣夏下張村山西省運城市山西省夏縣夏下張村

距:山西省運城市山西省夏縣,夏縣中心部‎ - 41 公里 (北)

靈鎮張安村下張村三月三這天,自辦籃球比賽和舉行山歌對唱等,用一個全新的方式過一個傳統的節日。全村熱熱鬧鬧,一派喜氣洋洋。

王靈鎮下張村,是我縣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該村計畫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興建一個農業觀光示範園,利用張村瓜水庫建一個旅遊度假區。為加快這些項目建設步伐,下張村充分利用農曆三月三這壯族傳統節日,人員流動量大的特點,舉辦籃球比賽和山歌對唱,向各位客人大力宣傳下張村的建設前景和美好未來,使親朋好友能夠為建設一個新的下張村而出謀獻策。首首山歌都以當前春耕生產、森林防火、計畫生育、尊老愛幼、婆媳如何和諧相處和男女青年愛情為內容,健康、活潑、積極、向上,唱出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對美好愛情的嚮往。還有緊張、激烈的籃球比賽,再現了下張村人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頑強、拼搏的精神。當天,縣民族局、縣財政局、縣委統戰部等縣直單位也以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形式為下張村送來了節日大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