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院村

侯馬市上馬鄉上院村,地處峨嵋嶺山腳下,北與東陽呈村相鄰。因較之東陽呈村地處高處,且村北的東陽呈有座寶峰院,故以院為名,相對於東陽呈村(舊稱下院)得名上院村。通過引導廣大村民辦磚廠、辦鐵廠,發展大棚菜等,搞麥、蔥間作,實施噴灌工程等,使上院村近年來成為我市人均收入較高的農村之一。上院村曾被授予地級“文明村”光榮稱號,村黨支部被地區授予“紅旗黨支部”光榮稱號。

基本信息

山西省侯馬市上馬鄉上院村

村情概況

光緒六年,上院村屬曲沃縣驛橋里;民國十七年,上院屬曲沃縣三區,時有44戶,男107丁,女86口;2000年,上院有157戶,652口人,耕地74.82公頃,人均收入3400元。
民國十七年《新修曲沃縣誌》記載:在上院村西有一滿水井,“出自神龍年間(公元705—709年),深九十餘尺,村人悉飲此水,因建廟其上,歲時祀之”。關於滿水井,當地人傳說:此井水經常是滿的,井上後建有龍王廟。有一村民打水時,看見井裡有一條龍在動,嚇得掉到井裡了。此後,井裡水位有所下降,人們也不在這裡吃水了,此井於五十年代已完全無水。井址現在村民黃作朝的院內。
據村民王希斌、黃金喜、李寶德、黃文朝等人講,上院村南坡上,過去有一大墓。相傳是一馬姓將軍的。馬將軍戰死後,配金頭葬於此。以前墓前有一墓碑,五十年代已毀。
上院村東南半里許,有個地方,俗稱“ 冢子疙瘩”。據傳說是漢朝時期一墓群。

當地名人

李來成:上院人,1930年生,解放前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侯馬第一次解放後上過東山,後在淮海戰役中犧牲。
登朝:上院人,1927年生,解放前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後參軍。解放後在海軍部隊,先在青島,後轉至青海。因車禍在青海去世。
黃武朝:上院人,1942年生,現在太原滌綸廠任經理。
黃一歐:小名路子,上院人,1924年生,原任北京大學教授,離休後居於北京。
侯馬1947年二次解放後,駐上院土改工作隊員是李端祥,袁致和

發展方針

上院村黨支部、村委會,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改善生產條件。他們積極引導廣大村民辦磚廠、辦鐵廠,發展大棚菜等,搞麥、蔥間作,實施噴灌工程等,使上院村近年來成為我市人均收入較高的農村之一。上院村曾被授予地級“文明村”光榮稱號,村黨支部被地區授予“紅旗黨支部”光榮稱號。

山西省原平市解村鄉上院村

上院地處丘陵區,位於縣城西南8.5公里處,地理坐標:東經一百一十二度三十九分,北緯三十八度四十三分,相傳有李娃一戶首先在此居住,後生兩子,兄弟二人相距一里,各修院落一處,按照地形和方位稱“上院”, “下院”,後人口增多,各成一村,仍沿用原名。通村公路共2417.8米,交通便利,上院現有人口462戶,共1547人,占有耕地3450畝,其中水地850畝,旱地2600畝。為本大隊駐地,獨村大隊,人們以農為主,主要種植玉米,今年來,人們所懂得的種植技術越來越多,產量逐年增加,除了種地,村里還投資辦起了五座磚廠。這樣,一部分剩餘勞動力可以進入磚廠工作,磚廠在自己收益的同時,也給人們提供了一條賺錢的道路,相對地增加了人們的收入。

山東省青州市彌河鎮上院村

村情概況

位於鎮駐地南6公里處,東鄰下院村,南、北、西三面環山,龍門崮海拔557米,村內流水常年不斷。耕地107公頃,居民370戶,1225口人。
該村原名“聖水峪”。因南、北、西三面環山,溝內豐泉爭涌交匯成河,四季長流,遇旱不涸,故稱“聖水峪”。後因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曾在修真宮養過病,愈後感念道長之恩,特敕封上村為“養老園”,後稱養老院。清初,村東又建一村,名小東養老院,1950年後按地勢高低劃分為上、下兩院。上院村歷史悠久,名勝遺蹟眾多。

青涼山景

舊時青涼山頂上有一方圓20米左右的平台,平台上建有廟宇,共5間,北西各兩間,東有一間,時稱青涼老母廟,是附近百姓進香之地。廟四周有圍牆,中央有三埠石碑,現碑已破壞,僅留一丁點殘碑。1947年,青涼老母廟作為攻打臨朐的前沿哨所,陳毅曾在此指揮過戰役,陳毅指揮部安在教堂附近。後來由於年久失修,廟宇被毀。今磚、石、瓦片遍地,僅有山頂一塊巨石之上的碑坐凹槽還在。此處松木蔥鬱,翠綠茂盛,是遊玩的好去處。

天主教堂

明朝末年青州府道台張文煥,其祖上曾跟隨燕王朱棣起兵,被封為將領,其後人遂在京加入天主教。時張文煥在青州的舊宅即是今青州天主教堂。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對衡王府進行抄襲,張文煥之子張法清便避居於當地養老院村,即今上院村。時局漸平後,張便在該村發展教徒。光緒三十年(1904年),法籍傳教士袁神父,謀資修建鐘樓1座,共3層,併購銅鐘1隻。今教堂位於村中部偏東,靠近村前小河,有法式門樓,堂內寬闊,室內貼有多種信教圖片,教堂最西邊1間為2層,木質結構,上邊可坐教徒,蹬木梯而上。教堂東邊是法式鐘樓,共3層,各層全為木質地板,最上層懸掛教鍾,鐘聲震遠。後此鐘被原中共中央華東局借走,並留有借條。
教堂西側60米處,有古槐兩株,呈東西排列。東邊一棵較大,周長約5.3米,是青州市最粗的一棵古槐。西邊一棵略小,這兩株古槐系何人所栽,栽於何年無考。兩棵古槐同居一條小巷中,樹幹蒼勁,虬枝繁茂,古味甚濃,呈顯巧奪天工的藝術造作。

衡高唐王墓

衡高王墓在“文革”期間被毀,之後又被一光棍漢挖掘建房,今遺址已是一片廢墟。此墓當時南北長60米,東西寬100米,四周有院牆,有墓誌,“文革”期間,此墓被掘出四塊墓碑,上記載有衡高唐王的家譜,裡面葬的是明代某位高唐王和他的一個妃子。

修真宮

位於上院村西兩條大谷交界處,“西環山,依茂樹”。修真宮分青龍白虎殿、三清殿和玉皇殿,有鐘樓“鯨音”和鼓樓“鼙韻”。四周有圍牆,朝南有穿心門,整個建築呈南北縱式排列,南為青龍白虎殿,中為三清殿,北為玉皇殿,院中有古碑十幾塊,其中最大碑為青州之最。古碑記載:此宮不知建自何代。從修真宮西出土的北齊佛像基座及附近蓮花庵址分析,南北朝時期,這裡曾為佛教寺院。唐朝末年,被改為道觀,即今修真宮。
相傳五代後周時期,趙匡胤曾因傷寒住在修真宮的玉皇殿,宮內老道長用一些中草藥為他精心調治後痊癒。趙為報答道長救命之恩,在登基北宋皇位後,請老道長去開封,但被道長婉辭。無奈之下,趙匡胤賜書一“皇帝萬歲萬萬歲”的牌位,供在玉皇殿內,同時敕封土地。土地東到郭家崖,西到黑山頂,南到小石河,北到蘇家井,敕改修真宮為養老園。之後,養老園演變為養老院。後聖水峪村名也變為養老院。1950年後,養老院改為上院村。
“文革”期間,修真宮遭毀,玉皇殿、青龍白虎殿被扒掉,萬歲牌位也被一村民當劈柴燒掉,院中直徑1米的10幾棵古松樹被伐掉,碑誌也在重修臥龍橋時被當材料使用,今僅存大的一塊,碑帽尚完整,為龍形雕刻。今三清殿屋面受損嚴重,處處透天,前牆坍塌,一些古代花磚、字磚也殘缺不全,壁畫模糊不清,最南邊的鐘樓雖僅存,但也破爛不堪,面目全非。現經修繕,面貌一新,每逢節日,當地很多百姓前來進香遊玩,熱鬧非常。

臥龍橋

修建於明末。由於這裡常年流水不斷,為方便村民出入,故“文革”期間,重修臥龍橋。當時村民便把修真宮內的石碑全部搬來架橋。現發現的只有四塊,據說還埋著一部分。臥龍橋南邊,有塊建橋時捐助者碑記。相傳,趙匡胤病在此處,被修真宮老道長救起後,在此修橋,故起名為“臥龍橋”。

蓮花庵

位於村西約300米的山峪里,據當地老人講,舊時這裡是一個尼姑庵。現已夷為平地,村民已種上小麥、果樹等。在方圓50米左右的地方,有很多瓦礫磚塊,經市博物館鑑定,瓦是戰國前遺物,專家推斷,這裡很可能是一座古村落。

龍門崮山洞

龍門崮後山腰中有兩個洞。東為玄武洞,西為紫陽洞。玄武洞洞口約2米見方,朝正南方向,向里約15米左右有一小拐彎,呈越深越小之勢,腳下為淤泥石塊。紫陽洞距玄武洞10米左右,洞口比玄武洞略大,進洞2米左右,昂頭可見一個天窗,天窗正上方還有一小洞,往裡走20米左右,空間雖越來越窄,但呈曲折迂迴之勢。推斷此洞很深,有開發價值。

水資源

臥龍橋西80米,有三處泉眼,西邊一處大泉,被埋管引水至村民家中,全村1200餘人全飲用此泉。南邊一泉涌勢大,流量急,並與另一泉匯成小溪。三泉四季長流,大旱之年從未乾涸。現經過綜合開發,修建了石渠,把泉水引到村東田裡,形成自流灌溉。泉水甘甜爽口,可與礦泉水相媲美。

聞喜縣後宮鄉上院村

村情概況

上院村原名蔡村上院,1959年更名為上院,位於聞喜縣城東南蕭山腳下、沙渠河畔,在後宮鄉北部。全村十個村民組,480餘戶,2150餘口人,7200餘畝耕地。蔡姓始祖先定居此地,取名蔡村,後隨戶口增加,依地形將東頭以上地方改為上院,余為下院。

文化底蘊

嗣後宋、吳、郭、張、寧、李、王氏等族相繼遷至,宋氏居東頭,吳、張、寧氏居吳家坡,李氏居李家疙瘩新窯、反頭,垣坡王氏居西坡。2000年在村舞台西北方百米處發現一穴,金大安二年(1210)古墓,居今八百餘年。據此推測,上院建村至少也有千餘年歷史。全村原有相當規模的古建築群,均坐落在村中心,關聖廟巍峨壯觀,座東向西,建在五米以上高的村門洞上,村門由長方形大青石條砌成,整潔美觀,關聖廟三間內塑關公、周倉、關平、華陀四尊像。西面是人行道,前有木欄桿維護,廟後對面居村門洞口四米處有一碑樓,內豎碑一幢。廟前五十米處,有一正方形碑樓,中立一碑,東西兩邊各四幢碑,主要記述以寧北洋為首於清光緒年間修復排洪涵洞和集資之盛況。關聖廟背後為四間火神廟,中間三間插廊,南面樹三幢碑記,內間樹三尊神像,廟背面為舞台三間,後台設一間化妝室,南面五洞廊房,北面為大波池,四面用方塊青石砌成。舞台背後為公立學校,西北各五間教室。上述建築均為磚木結構,琉璃瓦封頂,四面為翹,白灰粉壁,木雕裝飾,莊嚴肅穆,古樸典雅。除火神廟外,1939年盡被日寇焚毀。

歷史名人

據史書記載和鄉野傳說,上院曾出不少名人。清順治十八年,郭景汾辛丑科進士及第,寧氏大師傅保箴、二師傅守箴、三師傅良箴創辦私塾,興學育人。李企武考中清光緒舉人,李沌碬秀才曾任民國聞喜南山區(石門、店上一帶)區長,主持籌劃為本村建舞台一座,興辦公立學校一所,為發展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李企顏北京政法大學畢業,曾任民國綏遠省清水河縣長,郭春泉曾任民國聞二高(東鎮北街)校長,張啟明太原國民師範學校肄業,學識淵博,精古通今,詩文書法俱佳,寧申智太原市公安學校畢業,曾任民國永和縣公安局長,解放後任聞喜縣政協委員。吳彥生共產黨員,任中國人民志願軍103團團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屢有戰功,後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歷史事件

從抗戰至今,上院村發生不少事件,1939年10月日軍燒毀民房五百餘間,窯洞四百餘孔(含下院),財物不計其數,殺害無辜村民李存恭、郭四龍、王春山、郭金庸四人,其間賈真一匪幫橫行鄉里,殘害百姓,濫殺無辜,迫使不少村民背井離鄉,投親靠友,逃往他鄉。1947年土改運動中,由於縣委指導錯誤,使運動擴大化,誤斗誤殺了一些人,為左傾路線的重災區,此年經後宮整黨,使錯誤得以糾正。新中國成立後,在歷屆黨支部村委會帶領下,經村農業合作化、公社化、文化大革命,全村的經濟有所發展,面貌有所改變,但因左傾路線影響,走了不少彎路,村民的溫飽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五十年代初,以支部書記李祥奎、村長寧恩榮為首帶領民眾建舞台、蓋學校立下功勞。

經濟建設

1978年,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指引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實現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歷經二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全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農田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文化教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據統計,全村現有中專畢業生23人,大專20人,研究生2人,在外幹部職工150餘人,其中縣級五人,局級十一人。其間以王甲申、李文為首,帶領民眾蓋舞台、建學校、打深井、修油路,特別是把全村由東南坡逐步向垣上搬遷,寫下了建村以來的光輝篇章。目前一個田字形的具有現代氣息的村落格局已經形成。全村村民決心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黨支部村委會帶領下,奮發圖強,開拓創新,發揚傳統,再創輝煌,向現代化的目標奮進,實現經濟更大的騰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