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禾”名稱的由來
莊子這段話大概的意思是:“我莊周將要處於有材和無材之間。不過處於有材和無材之間似乎妥當,其實不然,所以不能免於拖累。若是能調和自然之道與本真之性之間的關係,那就大不一樣了。那時,既沒有美譽也沒有毀謗,一會兒是龍,一會兒又變成蛇,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隨時變化,而不偏執走極端。不管是上還是下,都以順應自然規律,達到和諧為法則,調整自己以適應自然規律,是萬物存在的基礎。主宰萬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還會受到外物的拖累呢!這是神農和黃帝的處世法則。若是萬物的情況和人類的倫理習俗就不是這樣了,有了匯合就有分離,有成功就有毀敗,廉潔剛正的自然容易遭受挫傷,高高在上的容易招來非議,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才能的人會遭人嫉妒與算計,沒出息的人會遭受別人的欺侮。不管怎樣做,都不能死板教條、拘泥一方!可悲啊,弟子們要記住,想要免於拖累,只有遵從道與德,才能免除世俗之累!”關於以上這段話的翻譯,多有不同版本。但我所見的幾種都不夠準確,因此,我自己做了調整,自認為還是能比較妥當的表達原文意思。這段話的關鍵字是“浮游”、“道”、“德”,還有至關重要的“和”。“道”可理解為自然規律,是本質;而“德”是道在萬物中的體現,是現象。莊子之所以“浮游”於“道”和“德”之間,目的是為了達到“和”的境界,物物而不物於物,其唯道德之鄉乎!
2012年,我開始籌備我的家具廠了,主要製作和銷售中國傳統硬木家具,起了個名字就叫“上禾”,源自莊子所說:“一上一下,以禾為量”。《呂氏春秋》中也記載了這個故事,但把“和”寫作“禾”。我做傳統家具,以明式家具的簡潔為基礎,考慮簡練,去掉“口”字旁,也算是遵從莊子教誨:擺脫因循守舊的觀念,走改良創新之路,難免會受到非議,去掉“口”字旁,免掉口舌,也是期盼做到“無譽無訾”吧。所以我把“上和”也寫做了“上禾”。
同時,也表達了我們製作器物的理念:器,以用為上;形,以和為量!
我們的名字就叫:上禾家具(北京)有限公司
上禾標識的由來:方圓之眼
1994年,路廣先生在中文系讀大一。
這一年,王世襄先生的大作《明式家具珍賞》獲得了第一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一時間此書熱銷,遍布大大小小的各式書店。當時他在八里台的書攤里翻到這本書後便愛不釋手,一個窮學生,囊中羞澀,只好到學校的圖書館裡借上一本。課餘時間細細研讀,也就是從那時起,他第一次系統地了解了中國傳統家具的榫卯結構。
書中介紹的“楔釘榫”讓他印象深刻,它是圈椅上的一個特殊連線方式。圈椅,顧名思義,椅子的靠背和扶手連在一起,是個半圓圈。從小他就對它很熟悉,在他們膠東老家隨處可見,幾乎每戶人家都會有一兩把,椅圈用一整根柳木彎成,沒有拼接,也不能拼接,因為拼接的椅圈不結實。但是王先生在書里介紹的傳統硬木圈椅都是榫接的,這樣的連線方式,他是第一次知道。
在很多人的眼裡,一整根木頭做成的椅圈一定會比拼接的椅圈結實。事實上,軟木柔軟有韌性,可以揄彎;可是硬木材料都非常堅硬,沒辦法揄成一整個椅圈。那應該怎么辦?只能榫接。榫接的椅圈能結實嗎?
王世襄先生在書中是這樣記載的:“楔釘榫是用來連線弧形彎材的一種十分巧妙的榫卯,圈椅的扶手,部分圓形桌、幾的面和托泥用此法做成” 。又:“楔釘榫基本上是兩片榫頭合掌式的交搭,但兩片榫頭之端又各出小舌,小舌入槽後便使兩片榫頭緊貼在一起,管住它們不能向上或向下移動。此後,更在搭口中部剔鑿方孔,將一枚斷面為方形的、頭粗而尾細的楔釘貫穿過去,使兩片榫頭在向左和向右的方向上也不能拉開,於是兩根弧形彎材便緊密地接成一體了。”(見《明式家具珍賞》)
那年學期結束,放了寒假回到家中的他就成了家裡的壯勞力。父母忙忙碌碌地準備年貨,煮年貨需要燒柴火,就安排他鋸劈柴。他又劈又鋸忙了一整天,幹完活後,發現柴堆里有一截槐木的鐵鍬柄,光溜溜的,很圓。這時候,他突然想起了書上寫的那個楔釘榫,於是找出做手工的鋼絲鋸,先回憶書上的樣子,剌了兩個揣手,又削出一個楔釘,釘在一起,很結實。拿起一頭往地上砸,一連幾下,榫卯紋絲不動。父親看到了,說:“淨搗鼓些沒用的,要是不累,繼續劈木頭去!”
製作楔釘榫的故事成了他自覺有趣的回憶。
2011年,他和黃華剛籌辦自己的家具工廠,需要設計一個標識,既能體現傳統家具的文化內涵,又要有一定的工藝感,他一下子就想起了這個“楔釘榫”。我們的先人起名字很厲害,楔釘榫的關鍵就在於這個“楔釘”上,兩個揣手揣住後,產生了一個方形的孔,在方孔上銷上楔釘,整個結構便變得牢不可破。取掉楔釘,兩個揣手一拉就開。這個“楔釘”既是一把鑰匙,也是一把鎖,是整個榫卯結構的核心。如果說兩個揣手合成的方孔是“眼”,那么楔釘就是“睛”。
他始終認為傳統的榫卯結構中蘊藏著豐富而又深邃的中國傳統文化,榫為陽、卯為陰。榫卯咬合後,內蘊陰陽,相生相剋、鎖鑰制衡;外象中庸,格角對稱、含而不露。楔釘榫是在圓形材上開方榫、以方榫連線和控制圓形結構,寓方於圓,圓中有方。如果從易經的角度看,兩個揣手一上一下,是兩個陽爻,合住後形成了一個方孔,又在中間形成了一個陰爻,一個典型的離卦。銷入楔釘,陰陽交泰。離是火,也代表光明。按照五行的說法,火在南方,顏色赤,因此,他們選擇了紅色作為標識的顏色。
有了以上這些思考,由他手繪草圖,請好友任冬先生為他們設計了這個標識,並為他們衍生出了標誌性的底紋圖案。好友點木堂設計總監(曾任正邦創意總監)的朱波先生,又對這個標識做了細緻的推敲與修正,達到了現在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