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學校
依託區教院優質教育資源,按照“按最佳發展期設課,創最近發展區教學”的辦學理念,圍繞著“提高教育有效性”這條主線,堅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在課程與教學領域進行整體改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短短几年內,靜教院附校由原先一所薄弱學校(海防中學)一躍成為上海市的一個新的優質教育資源,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引起了教育專家和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從2004年7月8日起,解放日報先後五次以“輕負擔照樣高質量”為主題,報導了學校加強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做法,引起中央領導中宣部劉雲山部長、國務委員陳至立的關注。隨後,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上海電視台和文匯報等全國和滬上主要媒體也相繼報導,予以充分肯定。2005年9月8日,解放日報又在頭版頭條位置,以《學生“減負”教師“加壓 升學率“綠”起來》的大標題對學校進行專題報導;2005年11月4日、24日,人民日報先後以《二年級開始學數學,如何?——上海靜安區教育學院附校的實踐》、《素質教育和升學率何以兼得——訪上海靜安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學校》為題,對學校進行了連續的宣傳報導。
取得榮譽
學校先後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中國小行為規範示範學校”、“上海市普教系統德育先進集體”、“上海市雙語教學實驗學校”、“上海市藝術的特色學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和“少先隊全國紅旗大隊”、“全國雛鷹大隊”、“上海市中國小活力大隊”、“全國少年兒童‘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上海市五四特色團組織”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辦學理念
追求“綠色升學率”,提高教育有效性,為學生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礎。
教學改革亮點
1、以大課程概念構建雙語教學;
2、由《牛津英語》產生的教學方法、手段、模式,經驗向外推廣;
3、構建校本化、課程化、體系化實施的學校德育課程體系;
4、積極探索國中語文拓展閱讀和討論式教學;
5、 由市教委牽頭的中美合作項目“游游”活動、主題引領的IT教育研究項目,逐步形成學校IT課程體系;
6、由教育部牽頭的中法合作“做中學”項目,研究成果獲得中外專家認可;
7、充分考慮學生差異,關注學生個性,學校開設了百餘門校本課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8、不斷完善名師工程:從2006年6月開始,受市科教黨委、市教委的委託,由張人利校長領銜主持,學校與靜教院聯合承辦的上海市普教系統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區(縣)中心組名校長高級研修班、上海市中國小骨幹教師德育課程研究開發實訓基地,分別招收了首期註冊學員66位、21位,承擔著為上海全市培養名校長、德育名師(骨幹教師)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