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西北接冠縣路,東南接江蘇路。
歷史建築與遺址
禮賢書院
上海路上最早的建築是禮賢書院。當時德國傳教士Richard Wilhelm來青島後,學習中國文化,深深敬佩之下,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尉禮賢,字希聖,自稱山東人,信儒教。1900年他創辦了一所學校,以自己漢文名字命名叫禮賢書院,設在膠州路上自己家中。1901年開始在上海路興建校舍,是清末“廢科舉、興學堂”後較早出現的中學。後叫禮賢中學,一度又叫禮賢商業學校,後恢復中學,高中部分普科、德文科、土木工程科等。1947年曾申請升格為青島禮賢土木工程專科學校及附屬中學,教育部遲遲未批。解放後改為青島九中,是全國現存的“百年老校”之一。
尊孔文社
1912年尉禮賢又在學校之旁成立了尊孔文社,以聯繫在青島的知識分子,聘遜清學部侍郎兼京師大學堂總監勞乃宣來青主持社務。勞乃宣出身翰苑,精通典籍,又是語言文字學家,曾致力提倡漢語拼音化、漢語統一化、漢字簡化。在青島他新創了一種漢語拼音方案,曾在舊中國通用幾十年。1914年尉禮賢又建尊孔文社藏書樓,藏書里中、德文書籍各半。尉禮賢獨立將《論語》、《禮記》等幾十種典籍譯成了德文;又在勞乃宣的幫助下將《周易》譯成了德文。他的譯著中有幾種被轉譯為英文,為中國文化傳播向世界作出了貢獻。尉禮賢成為了國際著名漢學家,著名詩人徐志摩曾寫詩以贈。
中華基督教自立會
與禮賢中學一牆之隔,是1903年建的中華基督教會自立會,並建有尚德國小,尚德國小是由青島市中華基督教長老劉壽山於1920年創立的教會學校,後改為"膠澳商埠中華基督教私立尚德國小校",1936年學生達335人,教職員11人,教學工作及各項制度完善,教育教學質量較高。“七·七事變”後學校被迫停辦。1938年重新復校,但學生人數大減。抗日戰爭勝利後,學生人數達1000餘人。 建國後,人民政府將私立尚德國小改為私立民光國小。1952年與私立鸞台國小合併。同年12月,由人民政府接管,改校名為“青島上海路國小”,占地2954平方米,建築面積3307平方米。1978年後,市教育局確定該校為市重點國小。
第三公園
上海路南側是第三公園,日本占領青島時期在南部建了日本陸軍俱樂部,比中山路上的海軍俱樂部規模要大得多,不僅有一處大型劇場,還有眾多遊樂活動室,供日本侵略者尋歡作樂。解放後,在這裡施工時出土了幾個大缸,裡面全是嬰兒骨骸,是日本侵略者殘害中國嬰兒的鐵證。抗戰勝利後,這裡作為青島市鹽務局。
興亞新報社
上海路上尚德國小對面日本建了“興亞新報社”,在山坡上依山勢而建,二樓是社長室、辦公室、禮堂,一樓是編輯部、營業部,地下室(在第三公園內是一樓)是排字間和印刷間。從編輯部有專用樓梯下到印刷廠。抗戰勝利後,作為國民黨青島機關報《民言報》報社。
工人文化宮
青島解放以後將原址陸軍俱樂部、興亞新報社及原第三公園合併新建為青島市工人文化宮。原禮堂改建為現代化的青島工人劇場,戲劇、電影兼演,多次進行職工文藝演出,國內眾多藝術院團也曾到這裡演出,群星薈萃。原報社禮堂改為小劇場,光明茂腔劇團曾長期在這裡演出。半山之上曾建有簡易劇場,演出曲藝、魔術、地方戲。這裡一時間同有三處戲院,再加上體育場常舉辦球賽,工人文化宮人流涌動,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原日本侵略軍尋歡作樂的俱樂部改為工人活動室,有圖書館、閱覽室、美術室、音樂室、戲劇室、舞蹈室,工人業餘文化積極分子中,擁有全國著名的演員、畫家、作家。
1963年,中共青島市委指示舉辦學術講座,以活躍青島文化,市文聯、市圖書館、民眾藝術館、工人文化宮聯合舉辦“每周一講”,請外地、本市學者、作家每周一次舉辦講座,地點就在工人文化宮,這裡又成為知識殿堂。“文革”中中斷,20世紀80年代由工人文化宮獨家恢復。
救濟院和習藝所
救濟院,由市商會會長宋雨亭兼任院長,下設殘老所、育嬰所、濟良所、習藝所、借貸所、孤兒所、施醫所。上海路3號的育嬰所收養全市遺棄孤兒。市民經批准可來領養。當時市民在街頭發現棄兒送到這裡獎勵2元。
“習藝所”收容13歲以上20歲以下孤苦無依的男女少年,培養其學習織襪、木器等技藝。
上海路西段、鐵路兩側則是幾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