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職業技術教育志

目錄

總序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篇上海開埠初期的職業學堂教育
第二篇實業學堂教育
第三篇晚清至民國時期的師範學校教育
第四篇職業學校教育
第五篇中等專業學校教育
第六篇中等師範學校教育
第七篇技工學校教育
第八篇半工(農)半讀學校教育
第九篇職業高中學校教育
第十篇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育
第十一篇教育行政
第十二篇教育科學研究
第十三篇人物
編後記 編纂人員名單
審定驗收人員名單
著作權頁

政府辦學

一、洋務派辦學
上海是興辦近代新學堂較早的地區之一。洋務派所提倡的“新教育”,以封建舊學為本。奉行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簡稱“中體西用”)的方針,據張之洞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其為清帝所讚賞廣為傳播的著作《勸學篇》中闡述:學堂之法“一曰新舊開學。四書五經、中國史學、政書、地理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不使偏廢。”又說:“今欲強中國存中學,則不得不講西學,然不以中學固其根柢,端其識趣,則強者為亂首,弱者為人奴,其禍則更烈於不通西學者矣。”“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治世變”,“中學體也,西學用也,兩者相需,缺一不可,體用不備,安能成才。”這個以封建的綱常人倫、儒學為本位的“中體西用”教育方針被沿用至清朝結束。
洋務派的新教育,即“西學”,內容包括“西文”、“西藝”兩方面。“西文”就是學習西方國家的語言文字;“西藝”指的是近代西方的科學技藝。舉辦學習“西文”和“西藝”的近代新學堂,派遣選送留學生出國留學深造,旨在培養承辦洋務的外交人才與翻譯人員,以及培養掌握近代科學,特別是艦船、軍械製造技藝的國防工業技術人員。
在上海由政府主辦,設定職業教育性質的學校,最早出現在清朝同治年間。
二、洋務派辦學的典型――上海廣方言館
上海廣方言館(原名“上海同文館”)
清同治二年二月十日(1863年3月28日),江蘇巡撫李鴻章奏請朝廷,仿照“京師同文館”,“於上海添置外國語言文學同文館”(簡稱“上海同文館”,同治六年改名“上海廣方言館”)。隸屬兩江總督與上海道(上海道兼學館總督)。李鴻章在奏文中提出辦學理由時說,“通商綱領固在總理衙門,但中外交涉事務繁,與洋人打交道必先有精通外國語言文字的人。”而我國官員紳士中絕少通習外國語言文字的人,遇中外大臣會商事務,如皆憑外國人翻譯難保無偏袒,往往吃虧,目前“中國能通洋語者僅恃通事(指譯員),凡關局軍營交涉事務,無非雇覓通事往來傳話,目前上海通事一途獲利最厚,於士農工商之外別成一業。其人不外兩種:一、廣東、寧波商伙子弟,……一、英法等國設立義學,招本地貧苦童稚,與以夜食而教肄之。所識洋字,亦不過貨名價目,與俚淺之理,即遇有交涉事宜,詞氣輕重緩急往往失其本指。洋務乃國家要政,若以樞紐付若輩之手,遂至彼已之不知,情偽之莫辨,操縱進退迄不得其要領,遂為洋務之大害”。因此,須培養自己的翻譯官以承辦洋務;另是翻譯外文書籍需要譯才,西方科技書目前僅譯出十之一二,如能都譯出來,一切輪船火器等巧技,應當由通曉,於中自強之道似有裨助。上海居住的外國人比較集中,種類較多,書籍較富,見聞較廣,同文館設在上海可以博採周咨,集思廣益,可收他處無法具有的良效。初僅設英文一館,後加設法文館、算學館。光緒十七年(1891年)添天文館。校址初設於上海城內舊學宮內,同治九年(1870年)遷入江南機器製造局。歸兩江總督及所轄江海關道管轄。設監督1人,由上海道兼任,首任應敏齋(寶時)。設總辦1人,由製造局總辦兼任。監院1人,首任馮桂芬。初設總教習1人;中學分教習4人;英文、算學、天文,法文館各設教習若干人。首任英文教習林樂知(Young JohnAllen)、法文教習傅蘭雅(John Eryer)、布(德)文教習金楷理(CarlT.Kryer)、算學教習席淦、天文教習周曰楨。中籍西教習還有原為該校學生嚴良勛、汪鳳藻、吳宗濂等。招收14歲以下(後改15歲以上、20歲以下)“資稟穎悟、根器端靜之文童”,不限八旗子弟。定額40人,最多時80人。另收保送生10人。分上、下兩班(後改稱正、附科)。除經史、國小外,下班習外國公理、公法、算術、代數、幾何、重學、天文、地理、繪圖等,上班習察地冶煉、制木鐵器、汽車圖樣、行海理法、水擊攻戰,研究外國風俗國政等。學生學完後為附生,準其應科試舉,並充各衙門及海關翻譯館。1898年與江南製造局炮隊營裁併,改名江南製造局附設工藝學堂。後定名兵工學堂及中學堂,分專門、普通二科。學生有名可考者百餘人,多服務於外交、教育、軍工工業等。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上海製造局設立操炮學堂。操炮學堂為學習軍事工程的學堂,學習內容為漢文、外文、算學、繪圖、軍事、炮法等。光緒七年(1881年)改為炮隊營,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併入江南製造局所屬的工藝學堂。
清光緒八年(1882年),李鴻章奏準設立上海電訊技術學校,培養近現代電訊技術人才。由盛宣懷總辦電報事宜。次年十一月初八日(12月28日)津滬電報線建成開放通報,在上海成立電報局並相應設立學堂。光緒八年二月底(1882年4月)津滬電報歸由商董招股集資為官督商辦企業。學堂屬商辦(至光緒三十二年改為官辦)。電報學堂初租賃民房設在胡家宅會香里(現福州路西藏路東南轉角),招一個按報班,學額20名。畢業無定期,挑選學業優秀者派到電報局任接線生,缺額則陸續招收新生補足。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國電報總局從天津遷到上海,電報學堂即遷址鄭家木橋(現延安東路福建路口北側),附設在電報總局內。至此,上海成為中國電訊總樞紐和近代信息中心。因各地需電報技術人才迫切,學校為加速培養人才,不斷增加招生名額,除加設測量班招生20名外,另設有額外班,即新生入學先在額外,接受初步訓練,再正式入按報班培訓。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因南京匯文書院選送學生來滬學習電報技術,乃另在上海縣西門內安康里租民屋增設兩個按報班。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於鄭家木橋電報學堂旁又增設按報班,學額12名,測量班和額外班各招生20名。
清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98年6月12日)盛宣懷奏陳開辦南洋公學折中“竊世變日棘,庶政維新,事務萬端,非人莫任,中外臣僚與夫海內識時務之俊傑,莫不以參用西制興學樹人為先務之急。……臣惟師道立則善人多,故西國學堂必探原師範,先設師範院一學堂,復仿日本師範學校有附屬國小校之法……”光緒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1898年7月6日)奉朱批,該衙門知道,單並發。由輪電兩局集捐籌辦。
洋務時期,政府在上海舉辦的技術教育,自清同治二年(1863年)起有上海外國語言文字同文館(廣方言館)、工業學堂、操炮學堂、工藝學堂、上海電報學堂等。
(1)都以總理衙門奏準、憲台、督撫鑒核。由縣府督辦或主管部、局兼管。
(2)經費由官府撥款。江海關道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呈折中:關於同文館“教習薪水及一切經費,當此庫款支絀,別無閒款可籌。唯有仿照原奏,亦請于海關徵收外國船鈔項下,核實支銷,以資需用。是否有當?理合開折具文,詳請仰祈憲台鑒核,批示祗遵。”光緒七年(1881年)機器製造局總辦稟覆南洋通商大臣折中:“伏查廣方言館原系江海關道所設,嗣由城內移館入局,即歸局就近兼營,其經費出自船鈔項下,道中按年核成解局,局中按年造冊移道轉報各憲。”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江南製造局總辦林志道稟創辦工藝學堂折中:“惟是廣方言館經費出於船鈔項下,而操炮學堂口糧出於職局洋稅項下,一經拓為工藝學堂,則炮隊口糧改為添設工學經費,於報部尚不為難。”
(3)畢業生安排。上海同文館試辦章程中規定:“肄業生三年期滿,能一手翻譯西書全帙,而文理亦斐然成章者,由中西教習知照上海道送通商大臣督撫衙門考驗,咨明學政,按照奏定章程作為附生。通商督撫衙門及海關監督應添設翻譯官承辦洋務,即可遴選承充。其精通西語西文才能出眾者,仍遵上諭由通商督撫專摺奏保,調京考驗,授以官職”。工藝學堂章程中規定:“學生學成之後,留充寧滬西學堂教習之選,局中需用員司,亦即此項學生隨時錄用,以鼓其奮發之心”。上海電報學堂規定:“成績優秀學生,畢業後派至電報總局任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