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00年9月,因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我有幸認識古田和子,她是我提交會議論文的評論員。會後,承蒙她惠贈本書日文原著,得以先睹為快,領略了她駕馭史料的嫻熟技巧和剖析問題的縝密思辨。如今欣聞她的大作將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中譯本,列入《中國近代史研究譯叢》,出版社邀我撰寫中譯本序言,盛情難卻,欣然應允。然提筆之際,頗感躊躇。貿然為名著作序,恐非本人學識所能擔當。是故,在此僅能談談我再次通讀全書之後的片段感觸,冀望能有助於讀者對本書的理解。
圖書目錄
中譯本序
序論 建立空間概念
一 課題與分析角度
二 論點與組成部分
第一章 上海網路中的神戶——運送外國棉製品的中國商人
引言
一 駐兵庫領事報告中的中國商人
二 上海的復出口
三 在上海為神戶市場採購棉布的中國商人
四 上海進口棉布交易實態
小結 上海網路延長線上的神戶
第二章 上海英國棉布復出口的統計分析
引言
一 統計分析的方法
二 分析結果與歷史學的解讀
小結
第三章 上海網路與長崎一朝鮮貿易——1880年代
引言
一 朝鮮開港與早期日朝貿易
二 長崎的英國棉布進口貿易
三 從上海統計資料看長崎一朝鮮貿易
四 上海網路中的長崎一朝鮮貿易
五 行為主體
小結
第四章 角逐仁川貿易的日中兩國商人與上海網路——1890年代初期的東亞
引言
一 清國商人抬頭論
二 上海一仁川線登場與長崎衰退
三 招商局仁川航線與芝罘、仁川的山東商人——國家關係與區域經濟關係(1)
四 上海一海參崴航線與進軍上海論——國家關係與區域經濟關係(2)
五 1890年代初期銀價波動與仁川貿易的實際形態
小結
第五章 印度、日本的工業化與上海——1880年代後半期至1890年代前半期
引言
一 印度棉紗與上海
二 中國棉花與上海
三 直接進口還是依靠中國商人?
小結 上海在亞洲經濟史中的作用
第六章 上海海關統計分析
引言
一 上海在對外貿易中所占比例
二 上海的復出口率
三 上海的貿易收支——“上海”與“上海之外的世界”
小結 海關統計的特點與中華帝國經濟
結論 市場、網路與中華帝國經濟
引言
一 確定上海網路在東亞近代史中的位置
二 國民經濟與中華帝國經濟
三 市場秩序問題
補論“亞洲交易圈”理論與亞洲研究
引言
一 建立亞洲的“正面歷史(positivehistory)
二 範式的轉變
三從亞洲反觀歐洲
四 區域系統理論的具體運用
五 今後的課題
附錄 最近相關文獻
後記
初次發表一覽
圖表一覽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