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秋

上海春秋

《上海春秋》,上海春秋,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07-1-1。本書寫上海歷史的變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曹聚仁 著

ISBN:10位[7108026066] 13位[9787108026064]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07-1-1

定價:¥25.00 元

內容提要

曹聚仁於上世紀20年代初在上海開始了他的教書、著述、辦雜誌、做記者的生涯,前後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多個年頭。他不僅對上海有著特殊的感情,而且一直以外鄉人和原居民的雙重視角,來深入探究這個城市。有感於海外對上海的隔膜和誤讀,曹聚仁於上世紀60年代初,在香港的《循環日報》上開寫專欄,署名“土老兒”,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翔實的史料,向海

圖封面
外讀者介紹上海的歷史沿革,尤著力於書寫近現代以來的上海。其中對新舊上海的觀照,著墨甚多,引人感慨。

這些手稿和剪報經過作者家屬的匯集、整理和學者的校訂,續集出版為此《上海春秋》。內分開埠、四郊、洋場雜話、人物、報刊舊話、寺廟、名園、海上劇話、遊樂場等十四輯,舉凡上海的古往今來、滄桑巨變、風雲人物、民情風俗、異景奇觀、掌故軼事,皆有展示,不失為“精彩的上海地方史志隨筆集”。作者游弋於浩繁史料與文獻之間,又往返於歷史與現實之間,論者評為“極有裨於上海史料,同時又是極有興味的小品文字”。

作者簡介

曹聚仁(1900-1972)生於浙江浦江(今屬蘭谿市)。中國現代作家、學者、記者。第一師範學校1921年畢業於浙江省立一師,同年到上海;在民國女子工藝學校任教,並為《國民日報·覺悟》撰稿。1922年記錄章太炎的講演稿《國學概論》在《覺悟》發表,引起社會注意。

1932年主編《濤聲》半月刊。1934年協助陳望道編輯《太白》。次年與徐懋庸創辦《芒種》。

抗戰爆發後,任中央通訊社戰地特派員,採訪淞滬戰役、台爾莊戰役,後活躍在東南各戰區。1941年至1943年在贛南主持《正氣日報》。1945年回上海在大學任教,並任《前線日報》編輯。

1950年移居香港,為《星島日報》專欄撰稿,後改任新加坡《南洋商報》駐港特約記者。1956年後先後輯有《北行小語》、《北行二語》、《北行三語》等文集。1959年任香港《循環日報》主筆,後繼任《正午報》主筆。晚年著有《聽濤室隨筆》,於1970年在香港《晶報》連載,後更名為《國學十二講》在香港出版,1986年北京三聯書店出了增訂本,改名為《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後病逝於澳門。

目錄

總序

題記

開埠

開篇

滬瀆壘

華亭、上海、下海

上海的成長

一百年前之上海

——《滬游脞記》

四郊

吳淞的開埠

從吳淞到寶山

真如

——真如寺

諸翟·趙家花園·北新涇

七寶(古蒲溪)

高橋

松郡九峰:余山

青浦——崑山

洋場雜話

黃浦灘頭

黃浦灘頭的銅像

工部局

“領事裁判權”

會審公堂

黎黃氏案

——大鬧公審公堂

巡捕

——紅頭阿三

天主堂舊話

洋場花絮

——黃協塤《淞南夢影錄》

洋場感事詩

——袁翔

滬上繽紛錄

金融世界

人物

報壇舊話

航運與鐵路

轎·車·路

服裝

寺廟

名園

茶樓·飯店·咖啡館

海上劇話

遊樂場

附錄一 原版序

附錄二 原版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