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篇水泥、水泥製品
第二篇玻璃、玻璃纖維
第三篇牆體屋面材料
第四篇石材、石灰、砂石料
第五篇建築防水材料、保溫材料
第六篇建築塗料和建築塑膠製品
第七篇建築、衛生陶瓷
第八篇建材機械
第九篇建材供應
第十篇科技教育
第十一篇行業管理
第十二篇人物
附錄 編後記
編纂審定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牆體屋面材料
概述
上海地區使用粘土磚可上溯至良渚文化時期,當時已有最初的低溫紅燒磚塊。大規模使用,當自唐代始。唐天寶十年(751年)始建華亭縣(現松江縣)城牆,南宋嘉寶十二年(1219年)建嘉定縣城,元末張士誠重建松江縣城,明嘉靖年間(1553年)建上海縣城和嘉定縣城,都使用大量磚瓦。這些城牆絕大部分已拆除,至今尚存磚木古塔14座,其中有9座建於唐代與宋代。清嘉慶、道光年間,青浦縣商榻鄉已有從事磚瓦生產專業戶,產品行銷本地和江、浙一帶。
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殖民主義者入侵上海,對西方習用的機制紅磚和平瓦需求日增,此時西方生產磚瓦技術也傳入上海。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和光緒二十六年先後開設的浦東磚瓦廠和瑞和磚瓦廠,首先採用機械生產磚瓦。經過30多年發展,上海共開設機制磚瓦廠9家,民國19年(1930年)生產機制磚1億塊,機制瓦610萬張。比利時和法國合資的義品磚瓦廠和大中磚瓦廠大量生產各種空心磚,英商中國汽泥磚瓦公司開發生產汽泥磚(即加氣混凝土輕質磚),為上海高層建築提供輕質牆體材料。民國23年,長城磚瓦廠利用工業廢渣生產實心和空心煤渣磚。到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前,上海磚瓦業較為興盛,最高年產粘土磚瓦2億塊,從事手工制坯農戶有3500多戶。
抗日戰爭時期,磚瓦廠全部停產或減產。抗日戰爭勝利後,磚瓦業一直未恢復到戰前水平。1949年,上海僅生產磚瓦5000萬塊,瓦1000萬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適應基本建設需要,1952年國家對重點磚瓦企業,通過贖賣、租用和公私合營等方式,組建華東一、二、三磚廠和公私合營振蘇磚瓦廠,新建和擴建輪窯3座,擴大磚瓦生產能力。與此同時,市郊鄰近各縣也發展磚瓦業,至1954年,青浦、崇明、松江、上海、川沙等縣共有磚窯101座。1956年,全市縣以上磚瓦廠生產磚瓦8556萬塊,比1952年增長1.75倍。當年市建工局材料研究所用工業廢渣研製成粉煤灰建築砌塊,用於建造五層住宅。1959年,吳涇磚瓦廠新建年產粉煤灰砌塊12萬立方米生產線,產品作為多層住宅主要牆體材料。1966年粉煤灰砌塊產量達14.22萬立方米。
“文化大革命”期間,粘土磚和粉煤灰製品產量停滯不前。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大中和川沙磚瓦廠各建一條一次碼燒生產線,上海矽酸鹽製品廠對粉煤灰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年產能力達22萬立方米,住宅砌塊廠也建成年產粉煤灰砌塊10萬立方米生產線。1979年,全市粉煤灰砌塊產量突破20萬立方米。上海矽酸鹽製品廠和華東新型建材廠,通過引進技術和自行研製改建二條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線,年產能力達到20萬立方米。
1990年,上海磚瓦企業有157家,生產粘土磚32.76億塊(折統一磚),粉煤灰砌塊15.95萬立方米,加氣混凝土砌塊7.06萬立方米。
建材機械
概述
解放前,上海的水泥、平板玻璃製造業生產設備均從國外進口。20年代,上海中華和大華鐵工廠曾生產小型制磚機等建材機械。
解放後,華東工業部為解決華東地區水泥廠生產設備的備品備件困難,組織上海機械和冶金工業企業試製水泥廠所需備品備件,為成套製造水泥裝備打下了基礎。1958年市機電工業局所屬企業聯合試製成3台Ø2.5/3.1×57~78米新型濕法水泥迴轉窯和配套設備,用於上海和吳淞水泥廠。當年上海建築機械廠試製成平板玻璃垂直引上機,至1960年共生產40台,供全國各地平板玻璃廠使用。1958年,上海鋼窗廠改建成玻璃機械製造廠,生產垂直引上機、混合機、籠型碾和空氣交換器等平板玻璃成套設備。1968年。上海瓦筒石灰廠(現上海磚瓦機械廠)製成真空制磚機和立式制管機等產品。
70年代,市機電局所屬企業聯合試製成Ø3.5×145米大型濕法迴轉窯和各種粉磨、包裝、運輸等成套設備。1971年,上海玻璃機械廠試製成中國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設備,用於洛陽玻璃廠。1978年,上海新建機器廠從一機部劃歸建材工業部,並改建成生產水泥機械專業廠。上海建材設備廠陸續開發生產鋸石機、切邊機、研磨機等大理石和花崗石板材加工機械。
進入80年代,上海建材機械重點開發生產先進的水泥窯外分解乾法窯、浮法玻璃和花崗石板材加工裝備。通過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提高建材機械製造技術水平。至1990年上海已能製造日產水泥熟料2000噸窯外分解乾法生產線成套設備和日產450噸級浮法玻璃成套設備,以及年產4萬平方米花崗石板材成套設備。成為中國製造建材機械重要基地。